APP下载

瞄准文言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2013-04-29万红梅

师道 2013年7期
关键词:虚词文言文言文

万红梅

容老师的一课《卖油翁》从诵读开始,先用听的方法检测一下学生对这篇课文理解的水准,接着通过让学生齐读、个别读,并在此过程中予以评价、指导,最后教师示范读的方式,让学生的诵读水平达到准确、流畅的程度。接着以提问抢答的方式,让学生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白话句子,这些文言句子包含着课文的重要知识点,比如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等。第三步是让学生把刚才学到的重要知识点还原到文言文当中去,把白话文句子翻译成文言句子,这是初步的学以致用。第四步是由老师带领学生把整节课学习的重要文言知识点整理出来,分类归纳,以期让学生形成清晰富有条理性的知识体系。课堂的核心内容是容老师给学生一段自己编写的白话文,并巧妙地把整节课学到的重要知识点遍布在一篇白话文段落中,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将其翻译为文言文。

这堂课好,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容先生舍弃了许多繁琐形式与技巧,务求简约、实用,瞄准了文言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教学目标有具体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可见,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目标是“读懂”并学以致用。容理诚先生正是把握住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和文言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没有受当下对语文“人文性”过分关注的影响,把主要精力和着眼点放在文言基础积累和文言语感的涵养上,采用最切实有效的诵读法和文白对译法,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发现问题,在诵读中涵养语感,然后又在文白对译中积累文言词汇,学以致用,让学生自学、乐学,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

我们深知文言文教学的价值是文字、文章、文化等多层面的,而文字层面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层面,如果这个层面还没有搞清楚,还没有弄懂,就在文化、审美的层面去挖掘,去拓展,去生发,无异于平地起高楼,无异于“快步跑进社会主义”,可能表面上看起来课堂丰厚深刻,热热闹闹,其实不过是凌空蹈虚,缘木求鱼,学无所得。

所以说,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我们首先应该把目标降下来,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舍本逐末,而是应该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踏踏实实,做好基础工作,把握住文言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可以以每篇选文为起点,勾画标注,查阅工具书籍,切实弄清初读时不甚明了的实词虚词的具体含义和用法,重点标注一些用法特殊的字词,摘录一些句式特殊的句子,识记一些关乎古代文化常识的语汇,并强化诵读,在反复的吟诵中培育良好的文言语感。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一、读:品味音韵,体会情感

我们知道,课本上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奇文,是诗文中的极品,是古典文学的精华,而对如此精彩的文章,不读就不足以体味其精妙,不读就不足以领会其神韵,不读就不足以涵养性情、积淀思想,所以说,读,应该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很多文学巨子、国学大师都是在涵咏诵读古代典籍和诗词中成长起来的,鲁迅、蔡元培、王国维等都曾在少年时期对文言经典反复诵读,甚至达到倒背如流的境界。但审视一下我们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我们要求的不是朗读,不是诵读,而是背诵,当然,背诵并没有错,可背诵的出发点是错的,它是出于世俗功利的应试目的,这样背诵就失去了它原本的价值,仅仅成为了一种机械的记忆,无效的重复。当学生在摇头晃脑中对文言篇目反复背诵时,当学生在练习本上反复抄写时,语言的精妙和节奏的优美随着时间消失殆尽,当学生学习文言文仅仅是为了应付老师抽查而不得不忍受的苦差事,仅仅是为应付考试的功利需要时,文言文在中学教学中就完全变了味,没有了音乐的优美,有的只是枯燥的重复;没有了思想与品位的淘洗,有的只是单调的练习。

容老师正是意识到了诵读的重要性,才会将诵读贯穿整节课的始终,以读促解,以读促译,以读促用。本来文言文是讲究韵律,节奏感极强的,它在平仄交错中,跌宕起伏,极富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回环往复,抑扬顿挫。特别是文言虚词,它岂止是语法之作用,它洒遍文中,宛如真气游走,给文言文带来语气、语速、语调的变化,使文中充满人性的气息与灵动,充满自然之美。

比如《卖油翁》中: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两个“乎”字岂止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两个“乎”字的并用,如连珠炮般射出,不仅表现出康肃突然被一个卖油翁看不起急于辩解的心理,而且反映出康肃傲慢、无理、轻视的态度。再比如《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一个“兮”字带来语调的延长,语速的舒缓以及语气的抒情,我们仿佛能看到屈原眼中流露出的对祖先的崇敬与自豪,仿佛能感受他喊出这句话时又是多么的激动。而下一句“朕皇考曰伯庸”则是一种语气的停顿,与前面的延长抒情形成对比,给文气一种高低起伏之感。

再看杜牧的《阿房宫赋》开头第一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开头就不同凡响,如凌空突兀而来,灼人耳目。暂且不去管它内涵如何丰富,情感如何激烈,作者艺术概括力如何了得,单其音节、语调就气度不凡,真是高低错落,长短变化,气象万千,工则对仗严整,散则韵味十足,读之,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给人一种泰山压顶之势,奔雷激荡之威,即能感受到六国其亡也忽焉,秦朝其兴也勃焉。秦皇一扫天下之豪迈,阿房宫兴建之宏伟,跃然而出,作者此等笔力,此等匠心,如何不读之。读之,诗情画意,音乐之美,一齐涌来,令人心胸开阔,心神俱爽,忍不住为它拍手叫好。

二、译:积累字词,构建网络

文言文学习,首先从读懂文章开始,想读懂文章必须学会翻译,要想能够翻译,必须积累足够的文言词语,就如同学英语积累单词一样,字词积累得越多,掌握得越牢固,阅读翻译文言的能力就提升得越快,但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不能止于知识的传授、重点字词的翻译和积累,我们要构建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文言文教学体系。容老师就是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从诵读、翻译课文着手,从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点出发,最后归结于让学生建立清晰、富有条理的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我们知道,表面上高考考的文言文都是课外的文段,实际上几乎所有的考点、知识点都或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课内。学习时,教师应该首先有这样的意识:带着学生把课内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让它们结成网、长成树,并借助每一篇古文练习、讲解的机会,让学生一边回顾知识,一边调动灵动的思维,分析上下文来推理,来思维,来猜想,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形成阅读能力。比如,“之”常见三种词性,七种意义,出现一种讲一种,出现第二种,又编入知识网,同时复习第一种,像滚雪球一样,等到第七种出现时,有的已经复习七遍了。在初步形成“之”这个虚词的知识框架时,举例时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例子全学过,复习时也是固定的例子。因为固定的例子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二是例子要典型,因为虚词这一题有时每项的第二句来自课内,教师可以凭自己的经验举那些出现频率较高的例子,以及容易误解的例子。比如:“郯子之徒”,这里的“之”易误解为“的”,而实际上应解为指示代词“这些”。

此外,在梳理时要注意的第二点是:不要过于繁杂。一个“以”字,古汉语词典中关于它的用法有好几页,讲太多条学生理解不了,记不住,或者互相混淆,等于没讲。老师要凭自己的经验帮助学生梳理那些常见、常考的几种,特别容易混淆的要重点辨析。比如“以+名词”,翻译为用、拿、凭、把,“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以+动词”,翻译为用来,“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最后,要注意的一点是:不断重复。有时候,重复是最好的老师,不断地重复,学生才能不断地记忆,这一点教师要有耐心。先回顾某个词已经讲过的常见用法、意义,再让学生结合此时的语境来辨析,教师适当引导他们在猜读时如何利用语境,形成一种有足够思维机智参与的活的动态的课堂。

当然,简洁、干净、典雅、形象、传神的文言文,对培养学生积极的鉴赏态度、良好的审美趣味、高雅的艺术趣味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我们并无抹杀这些价值的意思,更不反对从文化、审美的角度深入挖掘文言文教学的价值,而是希望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把握住文言的核心价值,培养学生基本的文言文学习能力。而非花拳绣腿,表面上看起来美丽动人,境界高深,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猜你喜欢

虚词文言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