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材料作文如何多角度立意

2013-04-29李晶晶

新课程·中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车夫晏子多角度

李晶晶

近年来,新材料作文备受命题者青睐,因为它提供给学生的思考角度多,思维开放性广,能够给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受以前“提示语(材料)+标题”的命题作文影响,在写新材料作文时,不能够发散思维,多角度立意,写出来的文章几乎千篇一律,毫无新意。

事实上,新材料作文中,一则材料往往有丰富的内涵,只要能吃透材料,发散思维,从多侧面、多角度进行审读,就能提炼出不同的立意。下面我结合具体材料说说如何通过多维审视进行多角度立意。

材料一: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身边的钻石说:“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钻石说:“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

分析上述材料,从石头和钻石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命题者对两者的情感态度,进而把握材料的主旨。

(一)从石头的角度,它认为自己与钻石并无不同,对人们的区别对待感到愤愤不平,它不能看清自己,从自身找原因,也不能正确看待钻石。显而易见,它是命题者批判的对象。据此可确定立意:(1)正确认识自我;(2)正确对待别人;(3)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

(二)从钻石的角度,它能够认清自己,话语中显露出深刻的认识,还能抓住机会,借助星光让自己发出耀眼的光芒。命题者对它持褒扬的态度。据此可提炼出如下立意:(1)君子善假于物也;(2)要正确认识自我并善于借助外力成就自我;③要取人之长为己所用以成就自我。

材料二:晏子是齐国的国相。一次外出,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见她的丈夫头顶着巨大的车伞,鞭打着四匹马,十分得意。车夫回到家,他的妻子要求离去。丈夫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做齐国的国相,扬名诸侯。今天我看他外出,志虑深沉,面无喜色。而你身高八尺,给人做车夫,却趾高气扬,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离去。”从那以后,她的丈夫一改故态。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照实回答,晏子举荐他做了大夫。

在上述材料中,出现了晏子、车夫和车夫妻子三个人,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人物的言行确立不同的立意。

(一)从晏子的角度,他贵为国相,却“志虑深沉,面无喜色”,不似车夫的自鸣得意。由此可得出立意:(1)谦虚是美德;(2)勿以高位骄人。晏子在车夫改过后举荐他做了大夫,又可这样立意:(1)以小见大,知人善任;(2)不论尊卑,唯德是举。

(二)从车夫的角度,他起初趾高气扬,洋洋自得。后来经妻子指出缺点后“一改故态”,据此可提炼出如下立意:(1)知错能改;(2)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三)从车夫妻子的角度,她从门缝仔细观察丈夫和晏子,比较他们的不同之处,从而及时发现丈夫的不足并且义正词严地批评和规劝丈夫,据此确定立意:(1)有比较才有发现;(2)只有用心观察才能了解人。

(四)从晏子、车夫的角度,一为国相宠辱不惊,一为车夫洋洋自得,根源在于他们是否找准自己的位置,所以还可以这样立意: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材料三:牛顿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上述这则材料和前两则材料不同,只有牛顿一个对象,不能通过不同对象进行立意,这时只有从牛顿的话入手来多角度提炼立意了。

(一)从牛顿的自我评价来看,众所周知,牛顿对力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是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却谦虚地说自己只是个孩子,没有发现浩瀚的真理的海洋。据此可确定立意:(1)谦虚使人进步;(2)自知者明;(3)科学无止境;(4)不能满足于已有成就,故步自封。

(二)从“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可知,像小孩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才能有所发现,因此可这样立意:求知、发现需要童心。

(三)从“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这句话可确立立意:(1)要善于发现事物不同寻常之处;(2)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

总而言之,当我们读到一则材料时,一定要以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去多维审读材料,多角度提炼立意。在此基础上,小中取大,陈中拔新,同中求异,平中猎奇,找出一个深刻、独特且利于展示自我特长的立意去构思,这样定能写出一篇独具慧眼、极富个性,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

(作者单位 江苏省阜宁中学左滌江校区)

猜你喜欢

车夫晏子多角度
“三个车夫”之鉴
一道三角函数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对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角度思考
晏子不辱使命
一道数列题的多角度思考
晏子使楚
多角度写好读后感
人力车夫
胡适笔下的“人力车夫”
晏子使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