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官本位”伤了艺术
2013-04-29逸风
逸风
受官场文化影响,部分艺术品的价值也按官职大小论价。据记者采访了解,某地有人曾花上千万元收藏了一位书协主席的字,结果这位主席下台后,字贬值到100万元。(4月1日《中国文化报》)
从千万收藏到贬至百万,是社会欣赏理念和买家收藏口味变了吗?当然不是。作品急剧贬值,只不过是失去权力的光环后,也就没有了炒作的资本。价格虚高之中趋炎附势、因人为贵的水分瞬间蒸发,只剩下作品本身的价值。
文化艺术创作本应自由随性、清心寡欲,与权力走得太近,使其失去了原有的灵性,沾染上官本位,铜臭味。一方面,作品不按艺术价值只论官职大小,主席的字就比副主席的好,副主席的字就比秘书长的好,这种官帽下的价格机制挤压了真正有创作力的书法家;另一方面,有的官员与文化工作者结成利益共同体,用权力把后者包装成“大师”,再拿着“大师”的作品送礼,从而达到互利共赢。
有权力的地方就有江湖。文化体制的行政化,使得作协、书协、画协等不再是人们眼中的清水衙门,而是成为一个个十足的名利场。许多人拼命钻营就为了在协会当个主席、秘书长、理事,然后拿官场上的身份去卖自己的艺术品。前不久,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换届,产生16名常务副主席、18名副主席,舆论一片哗然。然而,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知情人爆料,一个副主席一年卖字收入可达数百万元级,理事收入也在50万—100万元之间,“只要坐上这位子,便有大把的名和利”。
与此同时,围绕文化资源的垄断和寻租备受诟病。近年来,由国家财政拨款的各类文学奖项,享受公务员待遇的作协领导屡屡获奖引发公众质疑。而花钱买荣誉、花钱买奖项更是在许多比赛和评优中成为潜规则。业内人士透露,有些全国戏曲比赛如果不送礼别想拿奖,“进复赛就得掏钱,看钱打分。”
除了前苏联,世界各国的作协都是民间团体,没有行政级别。我国作协等文化团体享受行政待遇和财政拨款的初衷,是给予其稳定的保障,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创作。但事实上,这种国家“包养”作家的效果却是事与愿违。有人调查表明,在1000余名某地作协会员中,仅有20%常有文章发表,10%常有著作出版。也就是说,八成作协会员很少从事写作,或是根本与写作无关。更有媒体总结出作协的四大“罪状”:入会审查不严、终日无所事事、胡乱评定职称和官僚主义作风。
市场经济下,文化团体的行政色彩越发尴尬。有实力的作家靠稿费和版权收入就能养活自己,不用国家给发工资,配专车、秘书;不搞创作只吃行政饭的,国家干嘛要花纳税人的钱将其白养起来?去年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表示,将努力推动作协去行政化、去衙门化,“应该是一个小的机构,一个大的群体”。只有文化的归文化,权力的归权力,才能既避免二者媾和产生文化腐败的怪胎,又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