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中的那些事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2013-04-29单靖雅

时尚北京 2013年7期
关键词:艺术剧院北京人艺曹禺

单靖雅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一个记载着北京人艺几代艺术人梦想的地方。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望文生义,一个看见名字就知道它的建立、内容、藏品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地方。的确,它是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衍生出来的文化机构。

北京人艺成立于1952年6月12日。在距今六十年前,建院初期,一场关于名字的激烈争论正在上演着。而这场争论还要从另一个剧院说起。建立于1898年的莫斯科艺术剧院,无论是在俄罗斯戏剧文化上,还是在世界戏剧文化上,它都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戏剧老大,是世界戏剧标榜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代表。恰好当时在北京人艺搞艺术的那些人所崇拜的就是莫斯科艺术剧院。为了显示敬意便有了下面这样的争议:“既然我们尊崇莫斯科艺术剧院,在艺术上它更是我们的标杆。何不效仿其名为北京艺术剧院。”当然,有提议就会有争议。争论说:“无论是从文化背景上,还是其它方方面面上,中国与50年代的苏联都是两个不同的国度,完全效仿不妥,应有所区别。”事实上,莫斯科艺术剧院在十月革命之前是专供少数贵族阶层茶余饭后玩戏、赏戏、看戏的消遣场所。直至1917年,沙皇被推倒,它才摆脱了贵族专属的身份。“而我们中国的话剧院不应是小众的,贵族式的。它更应强调人民性,不妨再加上‘人民二字。”自此它被正式命名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当然,六十年间,北京人艺始终展现着“人民”两字的深刻含义。“如剧目反映。北京人艺表演了诸多具有时代背景和特点的现代戏,且每一个剧本的创作、排练前夕都会深入体验生活,尊重生活的本身规律。自然有着生活为基底的剧目是其大众性的最佳体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馆长刘章春说道。

戏中物

当了解完母体后,还是言归正传的看看剧院不可缺少的衍生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吧。“在2007年6月12日北京人艺成立55周年之际,凤毛麟角、独一无二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正式落成。它将具有生命价值的,常年沉睡在仓库中的资料展出。其实,对于北京人艺来讲,展示它独特的艺术想法与追求是博物馆建立初衷。确实,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北京人艺通过它的剧目、人物、理论取得了种种社会地位、声誉,不断的积攒了一大批艺术资料,其中不乏极其珍贵的手稿。如文物界公认的郭沫若、老舍、曹禺、沈从文的手稿原物。与此同时,这也记录着他们与北京人艺在历史上曾有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仿若当年排演《武则天》时,北京人艺特意把身在国家历史博物馆做研究员的沈从文先生请到剧组讲解中国古代服饰。而沈先生也专门为《武则天》服装写下了长达十多页的个人建议。就在这不经意的一来二去间,北京人艺留下了许多名人大家的手稿。”同样,在博物馆的剧目一厅中还珍藏着一些意义非常的演员日记。犹如1950年排练《龙须沟》期间,北京人艺总导演焦菊隐“逼迫”演员每日记录的创作日记,它封存着多少陈年却依旧鲜活的记忆。

除去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手稿外,服装、道具也是博物馆至关重要的成员。“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道具等物品带有掺假的成分,但是当它进入戏剧的感念中,便会蜕变的真实有艺术性。宛如1958年,北京人艺上演着一部反映苏联十月革命的话剧——带枪的人。戏中军衣是必不可少的道具,但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一出戏要使用呢料做几十件演出服,根本是天方夜谭。而能工巧匠的服装老师傅们尝试使用便宜的麻袋布作为代替品,在灯光闪亮的舞台上,比真正的呢料服装还要真实。”尽管每一部话剧都有着它以假乱真的道具,但以艺术创作为本体的依托,使得本是一文不值的道具有着不凡的收藏价值。

戏中人

喜爱戏剧的人都知道,戏剧有四要素——演员,故事,舞台,以及观众。演员可以算的上是四者当中最关键的要素。不过在改革开放前,北京人艺的高知名度演员就不止一两个,如舒秀文、叶子、欧阳山等等。对此馆长刘章春解释道:“北京人艺是一个依靠大家的群体智慧支撑起来的舞台。但由于建筑面积有限,不可能一一展示,只能以戏带人。”然而,在人物厅中依然展出了北京人艺的四巨头,即四位创始人。其中更有一位不仅在话剧界极富盛名,在文学圈也是举世皆知的大家,且在民间也有着口传心授的“鲁郭茅巴老曹”的趣谈。而我们所谈论的正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任院长——曹禺,老艺人口中的万先生。“毋庸置疑,直至今天,曹禺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有着任何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从1934年,他的第一个剧本《雷雨》的诞生便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话剧、话剧写作、起承转合、刻画人物等文学创作手法,为中国剧本创作指明了一个专业、正规的方向。当然,他的巨作不愧被后人称之为经典。由其作品强健的艺术生命力便可预见,2014年《雷雨》将迎来它80岁的生日。其实,在1949年之前,三、四十岁的曹禺就已大红大紫。连主席毛泽东都远知他的大名。话说当年毛泽东主席参加重庆谈判时,周恩来总理组织了一批文化名人受其接见,曹禺便在其中。见面时主席更是紧握曹禺的手说:‘足下春秋鼎盛,好自为之。确实,继《雷雨》之后,他的《日出》、《北京人》、《原野》不断问世,毫不夸张的说那年代全国都在演着曹禺的戏,甚至很多剧团都把他的《雷雨》设为看家戏,要说那天说剧团揭不开锅了,演上那么几场《雷雨》一准能上座。”

北京人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一个看着那妙笔生花的剧,演着那悲欢离合的戏,塑造着可圈可点的人,引人深思,让人奋进的地方。

猜你喜欢

艺术剧院北京人艺曹禺
北京人艺是“一棵菜”
《永恒的回忆》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交响乐团——纪念李德伦大师百年诞辰交响音乐会
曹禺与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成立始末
曹禺与一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
从《日出》看曹禺怎样处理戏剧结构的矛盾
艺术剧院创新艺术管理模式的分析与阐述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交响乐园《不朽的贝多芬》交响音乐会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民乐园《五月礼赞》民族管弦音乐会
孤独而高傲:北京人艺60年
曹禺三下“鸡毛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