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论坛盛开公益之花
2013-04-29
6月的厦门,这座濒临台湾海峡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海港城市,成了海峡两岸爱心人士相约聚首共话公益的平台——第五届海峡论坛·两岸公益论坛在此间受到海峡两岸的热切关注。
从2009年至今,每逢初夏,福建省广邀两岸朋友,已举办五届海峡论坛。一年一度的海峡论坛,是迄今两岸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参与界别最广泛。涉及范围最广的民间交流盛会。两岸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海峡论坛取得的共识催生了一系列惠及两岸民众的政策和措施出台,为两岸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一湾曾经流淌着浓浓乡愁的海峡,变成充满亲缘和商机的和平共赢的黄金通道。
两岸关系的转变,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经由两岸民间交流深植于两岸人民心中的相交、相知、相亲、相爱是海峡论坛更加宝贵的财富。一届比一届热烈的海峡论坛,对此作了最好的印证。
公益事业的发展助推 两岸公益论坛首次举办
今年,在社会的共同期待和多家机构、人士的积极努力下,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两岸公益论坛首次落户第五届海峡论坛,适逢盛会,水到渠成,这是多年来两岸公益交流与合作历程中的一件大事。
两岸的公益事业都根植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共通之处,同时,现代公益又具有各自的特点,需要相互交流借鉴。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的海峡论坛已举办到第五届,突出基层民众为主角,保持草根性特色,面向基层、面向民间、关注民生。作为分论坛的两岸公益论坛以“携手公益惠泽民生”为主旨,正是凸显此次论坛特色的一大亮点。论坛成为凝聚两岸公益领域专家学者、志愿者、企业界及媒体界相关人士的重要平台,通过对话交流、展示成果、经验分享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共同推动两岸公益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这次两岸公益论坛历时两天,参加论坛的各界代表近300人。代表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首先,两岸各界代表纷纷认为,主办单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搭建这样的平台非常必要,两岸公益领域需要这样一个平台。两岸公益慈善事业有着共同的根基,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公益文化和公益精神的传承。可以说,两岸公益论坛的举办是海峡两岸这么多年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应运而生的产物。其实,两岸的公益合作早已开始,近年来更是在联合救灾等领域表现出高度默契,展现了深厚的民族情感,但两岸公益合作还处于自发性和零散性的状态,缺乏常态化的机制和平台。两岸公益界人士需要有这样的平台来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在公益组织建设、文化理念传播、项目策划实施、社会志愿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的经验交流与务实合作。其次,本届两岸公益论坛的举办,将对两岸的公益交流与合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大家在这个平台上,结识新朋友,拓展方方面面的合作。
两岸公益论坛的举办,最显著的成果之一就是广泛、深入的交流。两岸的公益组织、企业要交流,两岸的志工业也需要交流。并且,大家交流的不仅仅是工作层面的内容,还有两岸同胞之间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在论坛报到当天,有的台湾代表看到主办方工作人员辛勤的工作,就热情地送上点心。众多发言嘉宾的报告中,也充满了对两岸公益机构可以共同携手的热切期待,提出希望可以再尽一份自己的努力为公益事业做贡献,等等。各界代表都认为要长期地把论坛办下去,并且待时机成熟时,也可以把论坛放在台湾举办。
第二个显著成果就是形成了一些务实的合作项目。比如台湾张老师基金会就与厦门市海沧区政府就心理咨询的合作有了前期的接洽和意向;祈福集团将支持组织芦山地震灾区中学生赴岛内参加活动……主办方会将论坛的公共邮箱长期保存下去,除了发布本次论坛的各类资料,论坛的后续成果、经验、感想也可以让两岸公益界人士进一步分享,形成后续的一个常设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为两岸公益发展开拓新空间
在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开展两岸交流和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这两个领域都积累了一些经验,尤其是近年来,基金会将两个工作领域的资源有机整合,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彰显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开展两岸公益交流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中表明,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两岸在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各有优势、互有需求”。台湾在公益慈善方面是先行者,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公益慈善文化和社会诚信体系,民众和企业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度较高,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具有比较普遍的自觉性,志工服务无处不在。在公益组织发展方面,台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运作公益事业的专业化、精细化程度较高。目前台湾的慈善事业在逐步转型,从民间个人的慈善行动转向团体化、组织化和家庭化的慈善行动,有很多经验值得大陆学习和借鉴;而大陆地区的公益慈善事业经过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也逐步系统化、专业化,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积累了很多方式方法,大陆的公益组织正在蓬勃发展,其专业化程度正在快速提升。特别是当前在各类公益慈善活动和重大灾难的救助中,来自基层的志愿者发挥了越来越广泛的作用,成为公益慈善领域的亮点,而公益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也在逐步加强。当然,尽管两岸在联合救灾等领域表现出高度默契,展现了深厚的民族情感,但公益合作还处于自发性和零散性的状态,缺乏常态化的互动机制和平台。两岸公益交流有着迫切的社会需求,公益合作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相互借鉴、共同进步,是造福两岸民众的切实举措。这正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发起举办两岸公益论坛的初衷。我们需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促使两岸的公益精神和人文关怀延伸到各个方面,把两岸公益事业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据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李宁介绍,此次论坛是两岸公益领域非常重要的一次交流,由于所处社会环境不尽相同,两岸公益理念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在“两岸公益交流与合作”的大主题下,代表们就“志愿精神与公益实践”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构建”进行深入探讨,汇聚智慧,传递爱心,取得惠及两岸民众的实际成果。以本次公益论坛为契机,目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已在探讨和规划中的公益交流与合作项目有:本次论坛在现场特别启动了“与时间赛跑——温暖远征军老兵”的微公益项目,呼吁两岸爱心人士共同关注当年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浴血奋战的远征军老兵,并将在后续工作中组织两岸同行共同参与项目的实施工作,感受爱,凝聚爱,传递爱。同时继续开展企业公民社会责任调研,组织两岸企业界开展企业文化交流;共同举办两岸教育界公益主题交流(第九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大陆、第五届两岸社会教育研讨会——台湾);开展两岸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合作,组织台湾心理专家赴芦山地震灾区开展心理疏导,组织地震灾区中学生赴岛内参加主题夏令营;发动媒体持续关注两岸公益领域发展,弘扬公益理念与文化,这些都有可能作为本届两岸公益论坛的成果呈现出来。未来两岸公益合作强化互助,将更加注重后续延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