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闯关游戏与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
2013-04-29姚琳
姚琳
摘 要:无论是专业英语,还是公共基础英语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都是比较“头疼”的课程。究其原因是长久以来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信心不足。那么如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英语的局面呢?通过试探讨将闯关游戏与高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动力。
关键词:闯关游戏;高职英语;可行性;原则;保障条件;预期展望
高等职业教育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而高职英语课程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低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改革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是当前高职英语教学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笔者试论述“闯关游戏”与高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的可行性、原则、保障条件和结合途径。
一、闯关游戏与高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生源在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都与本科生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往往喜欢通宵达旦打游戏,废寝忘食、乐此不疲,而觉得学习索然无味。游戏为何能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呢?通过研究发现:游戏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情绪,游戏等级的设置能激发学生挑战的欲望,通关后能使学生获得快感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重要的是游戏强调的是切身体验。高职学生是一轮又一轮录取后“淘汰”而来的,整体而言,他们文化基础差,尤其是英语。课堂上不管老师如何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就是不参与课堂,久而久之高职英语课就成了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因此,如果能准确地将闯关游戏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闯关游戏与高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的原则
1.闯关游戏设置要符合学情并满足于英语教学的需要
闯关游戏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闯关游戏在内容设置和等级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可接受能力,高职学生表现欲望强,争强好胜,形象思维能力强。因此,游戏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过于简单他们会不屑一顾,过于难他们会望而生畏。总之,要把握好难易度。同时要与英语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切不可本末倒置。
2.防止两个偏向
(1)防止学生只重视游戏过程,不作深入分析学习
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训练获得相应的英语技能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单只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分析,而且必须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进行单一的指导。然而在目前的高职教学中由于教学的对象众多,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逐一的辅导,再加上高职生知识水平及理解掌握能力的参差不齐,往往会出现学生只重视游戏的乐趣,而没有真正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现象。
(2)防止游戏缺乏持续的激励作用,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下降
游戏之所以能吸引学生,让学生通宵达旦、乐此不疲,就是因为游戏中设置的难关,赋予了学生挑战的欲望,游戏中设置的等级让学生如痴如醉的去追求。“游戏闯关教学模式”的精髓也就在于通过游戏的形式不断激励学生,去挑战下一个难关,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如果游戏闯关教学不能给予学生持续挑战的欲望,单靠赋予学生一定称号的简单做法,那
么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游戏的参与度下降,失去对游戏的兴趣。
三、闯关游戏与高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的保障条件
1.完善教学配套设施
游戏闯关与高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的前提是学校有完善的教学配套设施,有足够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供教学使用。
2.英语教师要有一定的游戏开发能力
游戏闯关与高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需要英语教师有一定的游戏开发能力,并能很好的利用游戏来服务于教学。
3.校方应该更新教学理念
闯关游戏能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变苦学为乐学。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好地体现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校方只有认识到这些,一线英语教师才有可能去进行实践教学。
四、闯关游戏与高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的预期展望
想闯关就得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而通过闯关又训练了英语技能,二者相辅相成。如果闯关游戏设置上把握好难易程度,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同时与英语知识有机结合,加上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力,那么高职英语课堂一定不会再出现学生一言不发,老师急得直瞪眼的场面,反而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性强的场景。久而久之,自然会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必会大幅度提高。
笔者多次参与吉林省英语AB级考试的阅卷工作,备感头疼,因为学生除了瞎写外,就是空白。认真答卷,准确性高的学生不多。究其原因是学生英语基础薄。而长久以来的被动的知识灌输让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闯关游戏教学实质就是“玩中学,学中玩”,这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正是这种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通过切身的体验来学习英语知识、训练英语技能的方式一定会受学生所喜爱。
参考文献:
龙卫平.浅谈在技能教学中引入游戏闯关[J].广东教育:职教版,2009(11).
(作者单位 吉林省白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