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不敢胡来的国外慈善

2013-04-29时文

金融理财 2013年7期
关键词:遗失物慈善机构年收入

时文

网友调侃说这世界存在两种逻辑:逻辑与中国逻辑。在中国逻辑中我们已经熟悉了用惯用思维去思考行事,忘记了自己所为是否真的“合逻辑”。古人云: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那不如来看看世界其他国家面对募捐是怎样的形式方法。

中国募捐往往是号召、鼓动性的“群体事件,”不同的是美国的募捐往往以个人捐款为主。作为世界上慈善捐款金额最多的国家,美国的慈善捐款是全民的自发行为。捐款不公布姓名与金额,与你的职位、社会地位,阶层都无关,捐款的目的不是为了作秀或迫于“号召”,大家的目的只是为了帮助他人。美国89%的家庭每年都有进行慈善捐款,平均家庭每年捐款为1620美元。美国个人捐款加上遗产捐款总额占慈善捐款总额的83%,构成了慈善捐款的主体。当然,这也与他们的“孩子要自立,父母不应给孩子留钱”观念有很大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做慈善严格而透明的程序,约束慈善机构及其成员的标准和规则一样严格且透明。对于资助项目申请、拨付款项和运营费用的预算等都系统均已经相对完善。“慈善评级机构”的信誉如果收到影响,那么将使其整个慈善活动无法进行。美国绝大多数州都规定,慈善机构必须向州首席检察官提交年度报告,首席检察官还可以代表公众对触犯公共利益的慈善机构提起公诉。而且任何美国公民都可以去慈善机构查阅账目。

如果说美国捐款更草根,更透明,那么英国捐款就更日常。中国,提到捐款我们想到的总是大喇叭里喧闹的号召声,与大红榜的捐款名单。但英国,捐款活动就像英国人民一样安静。整个捐款活动没有号召、表扬或“要挟”,给不给、给多少都是自由的,不想给的摆摆手就行。应为捐款已经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司空见惯。人们的平均年收入大约在2万英镑出头,很多人每月或每周都要进行固定或半固定的捐款。一位英国教师告诉记者,他没有见过从不捐款的英国人。据《卫报》统计,年收入4万英镑以上的高薪阶层,他们每个月会拿出2%的收入作为各种捐助使用;年收入仅仅5000英镑的穷人,每月则会拿出收入的4.5%去做公益事业。但尽管如此,没有人会因为你收入高却捐款少而加以指责,毕竟,既然是日常所为,谁又会多加注意呢?

德国的捐款比例更是居世界前列,成年人几乎达到100%。1/4的德国人平均捐款 5次,每次平均35欧元。捐款对象主要为天灾人祸的受害者、儿童和残疾人等。但完全自愿的捐款得益于从小做义工的实践性教育。德国联邦家庭事务部曾经公布过一份“志愿者评鉴报告”。报告显示,德国14岁以上从事义工活动的人,占人口总数的36%。这些人一年中平均有大约100个小时,在以体育、青少年儿童及教会为主的组织中当义工。予人玫瑰的余香是在真心帮助别人后才能嗅到的,而一时兴起的捐款恐怕只是敷衍。恐怕我们更多需要的是一种帮助他人的教育。

我们的近邻日本又是怎样捐款的呢?日本捐款的特点当属——匿名。在“3·11日本大地震”时,媒体报道最多的就是匿名捐款。而报道竟是因为捐款者将巨额捐款匿名邮寄给灾区政府后,令政府不知所措,只好交给警察局。警察局则先将匿名捐款作为遗失物品处理。按日本的遗失物处理法,超过3个月无人认领的遗失物,可由拾得者所有。所以日本灾区,要过3个月之后,才能以“拾得者”身份从警察局领回捐款,用于救灾。这样一个过程在我们看来似乎有点矫情,但仔细想来,却充满了对日本捐款者匿名以及灾区政府秉公的敬佩之情。

其实捐款本很简单,目的本也单纯,捐出去的钱无非就是为了能让更多急需用它的人们一解燃眉之急。作为捐款的我们,沽名钓誉想着助人之外的目的难免有损我们怜悯的初衷;作为政府或相关捐款机构,没有将钱如数及时用到需要的地方必然枉费了捐款人的一片心,也耽误了救济的时间;而作为媒体,与那些看不到踪影的网络水军,是不是更该理性思考,客观评价一场捐款,与其起哄式地施压要挟捐款,不如鼓励下诸多捐款善行。反观国外诸多健全的募捐体制,最重要是就是“透明”。一个透明的募捐过程,是对捐款人与受助人的负责,也是对募捐机构的有效监督。漫漫募捐路,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猜你喜欢

遗失物慈善机构年收入
No.3 海底捞预计2021年最高亏损45亿元
年收入3000万美元的玩具网红
拾得人是否有权要求报酬
关于遗失物法律体系的探析
标准线
英国慈善制度对我国慈善机构内部控制的启示
最难成为1%人群的美国州
论静态条件下遗失物的物权归属
基于法治视角探析我国慈善机构监管法律制度
浅析遗失物的善意取得制度:以我国《物权法》第107条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