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以预约的精彩

2013-04-29杨霞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3年7期
关键词:预设雪花小朋友

杨霞

教学活动是一首流动的音乐,随时都有不确定的音符带来新的生成的乐章。也正是因为有了意料之外的插曲,教学活动才闪烁着创造的光辉,课堂因此而灵动。面对“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教学问题,教师若是对这支“红杏”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僵局。课堂呼唤智慧,教学寻觅机智。我们离不开教学机智,离不开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离不开生命与生命的碰撞。

一、预设生成,活动教学有备而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呼唤生成的活动,但并不摈弃“预设”。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了预设就没有了规范,没有了预设也就没有了确定性。正是教师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进行多种考虑,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使幼儿真正“活动”起来,并在“活动”的过程中撞击出新思想、新创意、新观念、新问题。

1.根据幼儿实际预设生成。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个性、优缺点等,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幼儿的认知基础、能力水平、情感取向,同时也要预测幼儿在课堂上参与活动时的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教师在进行活动教学时,面对“突发事件”,才能心中有底,应对自如。

案例一:我们一起做

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请小朋友画出自己能干的右手,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好。见到孩子们都用自己的左手来画右手时,教师提示可以和好朋友合作,聪明的幼儿马上用自己的右手帮好朋友画右手,然后请好朋友帮助画右手。教学进行得十分顺利,孩子们体验着“一起做”的愉悦。可是有一幼儿却怎么也不肯与别人合作,打破了原本和谐的教学,原因是这位幼儿本来就用左手写字画画,根本用不着与别人合作。如果教师在设计“画右手”活动时,能够考虑到班级中有善用左手画画的孩子,把活动内容改成“请小朋友画出最能干的那只手”,就不会发生上述尴尬的场面。

2.根据活动实际预设生成。

有些活动本身的结果是多元的,不同的操作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活动会产生哪些结果,针对不同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引导,让幼儿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感悟、升华,以达成活动教学的目标。

案例二:合作本领大

教师安排了实验——哪组小朋友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从颈小肚大的瓶子里拉出彩球。这个实验的实质是考验幼儿的合作意识。只有合作,才能依次从颈小肚大的瓶子里拉出彩球。教师在活动设计中预设了两个活动方案:

方案一:实验成功。一是凑巧,二是合作。

(1)现场采访,判断原因。(前种原因,再做一次实验。)

(2)后种原因,追根问底。

方案二:实验失败。

(1)请参与者谈谈失败的感受。

(2)请其余幼儿思考获得成功的方法。

一个活动,两手准备,这样的课堂怎会不精彩?一个活动,充分预设,这样的教学怎会不鲜活?

二、把握生成,活动教学慧眼得金

课堂生成包括“意料生成”和“意外生成”,两者彼此交叉呈现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为师者既要借助精简的预设、开放的空间,催生“意料生成”;也要依赖灵活的教学机智,邂逅“意外生成”,共同演绎丰富精彩的活动教学。

1.平等对话,期待生成。

案例三:鱼

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变个魔术看看,欢迎吗?”(幼儿纷纷鼓掌欢迎,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

教师用一张彩色纸很快地撕出一条鱼。说:“怎么样,很厉害吧?”幼儿都带着钦佩的眼神看着我。这时,一位幼儿忽然叫了起来:“这样的魔术我也会变!”一句话,打乱了我的步骤。其他幼儿都盯着他看,有的说:“哪有那么简单!”我笑着对他说:“那你也来变变看,不过可不能跟我一样哦。”他很自信地从物品筐中拿出小泡沫,用彩色笔一涂,钩上回形针,大声地说:“看,我变的泡沫鱼!”我马上大声地表扬了他:“哇!你真棒!你的泡沫鱼比老师的彩纸鱼还要好看,因为它是立体的呢!”其他幼儿佩服地看着他,鼓起了掌,他也满脸得意。这时另一幼儿站了起来:“老师我还有更好的方法呢!”“是吗?”我感兴趣地鼓励她,“那请你来试一试吧。”她很快地从物品筐中拿出酸奶瓶,用纸一包、一卷,用彩色笔画上眼睛,在嘴巴的位置吸上两块磁铁。这是我事先没想到的。我高兴地竖起大拇指称赞她:“你可真聪明,这种方法老师都没想到呢,你却想到了,太了不起了。”很快,其他幼儿也想出了与众不同的方法:

幼儿1:用纸对折,做的鱼就可以站立了。

幼儿2:用矿泉水瓶来做更好。

幼儿3:用糖纸来做闪闪发光的鱼又方便又好看。

幼儿4:老师的小包就是一条大鱼,我用磁铁来吸它。

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教师只有因势利导、巧妙点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生成才会精彩,课堂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案例三中幼儿虽然打乱了教师的步骤,但是教师抓住这一意外事件,使它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通过鼓励与幼儿互动,创设了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2.抓住契机,捕捉生成。

案例四:雪花

在2009年初,下了一场大雪,四周白雪皑皑,非常壮观。孩子们对雪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就带领孩子一起到雪地里“疯”了一回!正当大家兴奋地打雪仗、堆雪人、捕捉“小雪花”时,我却发现陈凡悄悄地离开了“大部队”,偷偷地钻在树底下,只见陈凡把树根边的雪花捡起来往裤子的口袋里塞,于是我挥挥手向她示意,问到:“凡凡,你发现了什么宝贝?”陈凡不吭声,把口袋捂得紧紧的。眼尖的小朋友们马上叫了起来:“陈凡把雪藏在口袋里了!”我充满笑意地看着陈凡说:“凡凡,你告诉我们,为什么要把雪藏在口袋里呀?”陈凡说:“我想把雪花带回家给奶奶看看。”我马上问小朋友们:“陈凡要把雪花带回家,你们说她的奶奶能看得到雪花吗?”孩子们马上议论开来,意见分成了两派,一派说“能”,一派说“不能”。于是我给陈凡找来一个塑料袋,让她把雪放在塑料袋里带回家。回到活动室,孩子们时刻关注着这袋雪,不一会儿,雪开始融化变成了水。孩子们兴奋地告诉我“雪融化了!”由此生成了一系列孩子们自发的小实验,如“怎样不让雪融化”、“制作冰花”、“使冰块融化”、“雪花变色”等。

活动中意外的发生总是具有偶然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要是“计上心来”,抓住契机,在意外情况上作文章,往往能使孩子获得独特的感悟。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评价一堂好课的其中一个标准是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才称为丰美的课!”动态生成,让平淡的课堂变得趣味无穷,让平常的课堂情节变得迭宕起伏。教师要合理地捕捉动态生成,让它多一些真实的美丽,多一些有效的精彩。

猜你喜欢

预设雪花小朋友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雪花
淘气的小雪花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Let’s DIY Poster
小雪花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