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大学知道?
2013-04-29黄文车
黄文车
“模仿”的大学之道?
综艺节目《大学生了没?》刚播出的时候,曾经刮起一阵模仿风潮,我也很爱追着看,主要是想透过这个节目了解一下现在的大学生到底在想些什么。当时,很多同学的留言都会来个什么样“了没?”。这情况就如两年前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电影把台湾中年人曾经的青春记忆硬是全部抽拉出脑匣的隔柜一般,我们都必须要坦诚面对“那些年”如何如何!年轻的学生们也一样,分组报告、个人作业或是FB的社团标题,都是怎样“那些年”。可是我疑惑的是:那些年轻人不正是青春无敌的时光,他们更早的那些年或许值得回味与留恋,但他们未来的更多年,才是需要挥洒生命去追求的“练习曲”。
大学生们都在炮制着一种叫做“模仿”的姿势,然后蛰伏四年或更久,表面上看起来煞有其事,实际上真的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于是我想:所谓的“大学之道”,真的能在“大学”知道吗?
大学生的通病
Rebekah Nathan在她的社会学研究成果My Freshman Year: What a professor Learned by Becoming a Student(《当教授变成学生:一位大学教授重读大一的生活纪实》)书中提到美国公立大学内的大学生都表现出以下的“特质”:很多学生惯于睡到中午甚至更晚才起床;同学总是避免星期五去上课;大教室的第一排座位总是到最后才坐满;不满十八岁的学生私下喝酒。这本书是2006年出版的,Rebekah Nathan做研究的时间想必更早,但这些特质几乎都可以在台湾现在的大学生身上看到。
台湾的《Career》杂志也在几年前做过大学生学习成就与毕业就业配合度的调查,他们罗列出当时大学生的十大特征:
一、一种文凭,十种程度
二、普遍不用功
三、打工潮与弃学潮
四、挑容易读的科系
五、生平无大志,快乐就好
六、对未来充满恐惧
七、缺乏独立性,依赖世代
八、生涯价值观与才能的多元化
九、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最大困扰)
十、常识、资讯贫乏
这十个特征在现今大学生的身上,还是普遍可以看见。从上述特质,我们可以统整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目前的大学生多只看见“眼前的现状”,看不到“未来的方向”;于是乎大学生可以为眼前易掌握的事努力忙碌,但对未来该储备的内涵筹码视而不见或无法照应。我特别举了两个五年以前的调查结果,还有台湾、美国的大学生学习情况对照,主要是想阐述这情况并未在这几年获得显著改善,而且还有每下愈况的隐忧。我们也许可以说目前台湾现实环境不容许你做过度的美丽憧憬,但是如果台湾的年轻人因为害怕梦想而不敢逐梦,那么台湾未来的生命力和创发力,恐怕就真的荡然无存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它要说的是一种“态度”
在进行主题演讲、TA训练课程或具有术科专业的通识教学中,我通常会带入人力管理的思维。一开始我会试着让同学们思考,当他们未来想成为一位“某某专业人才”时,那应该要如何做才会成功?或是他们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或条件?
这时台下通常会议论纷纷,然后我开始让同学回答。答案当然会因各科系或课程而五花八门,不过结果绝对在我掌握之内,因为被回答出有关于需具备“专业技能”的答案,永远只占所有答案的百分之五至十;至于剩下的那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总和而言就是一种“认真的态度”。
《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然后接下来就是大家都曾经背诵过的那一大段文字。《大学》其实是写给当时得以进入“大学”就读的王公子弟们看的,而大学要教授给他们的,是未来当他们位高权重时能够明其德、亲其民,甚至可以到达至善。但是回到现实来说,我们都不是古代的王公贵族,现在的《大学》或大学,如何让学生找到信仰之道?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还是不厌其烦地写出这一大段文字,只是想阐明一个重点,那就是,如果我们将大学之道收束于最小的一个要求,那会是什么?从朱子的角度来解读,那便是“格物以致知”。但我觉得这个最小要求,其实是从“格物致知”延伸的那种“认真态度”,因为只有当自己认真看待每一件事情时,才会燃起热情去实践它、成就它。
所以人力管理思维中要告诉大家的是,成功的起步在于你的“态度”,而所谓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要说的,其实就是一种学习时的“认真态度”!
大学之道,在亲民。那是一种“社会实践”
2011-2012学年度,我在学校开设一门“服务学习”课程,上、下学期分组分班进行。这是一门“社会参与”的体验课程,很多大专院校其实早已行之有年,但如何让课程与学生的学习可以透过亲身参与而获得实践,这是我要规划思考的内容。长期以来我的专业都在民间文学,而民间文学学科有一部分的训练来自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工作,于是我让中文系的学生走出学术殿堂,让他们参与文化资产保存与活化的社会体验课程,这当然必须结合地方公共部门与第三单位的协助与支持。
2012年也正好是三年一科“屏东疯迎王”的王船平安祭典,这次服务学习课程正好设定在迎王的前置调查作业。屏东的迎王祭典向来以东港、小琉球名气较大,关注东隆宫和三隆宫的纪录者应该也比较多,因此我和南州乡公所、台湾蓝色东港溪保育协会合作,选择了南州迎王祭典作为服务学习参与重点,也向学校通识教育中心申请了“南州迎王祭/记典”计划并获得通过。中文系学生们跨界进入社会学的“地方文化生活圈”,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开始进行地方文化资产的调查与保存工作。
一学期下来,整班的同学从新鲜好奇到疲惫微怨,体会到田野工作最辛苦的地方。不过我们约略完成南州十村的迎王文史调查,只是学校课程结束了,我们的工作才真正要开始。我找了几个愿意参与且热情不减的同学继续接下来四个半月的专题定点调查,最后完成了《陪王爷游南州》文化手册、举办南州迎王老照片展,并让学生参加成果发表会而且要亲自上台报告。当学生看见手册出版、被观光客拿着参阅的那一刻,我看见他们的神情绽放出自信的成就感。而最是令我感动的,是他们亲身参与服务过程中的心情分享,记得其中一组在调查南州乡七块村的张家古宅后准备离开,这时古宅内的老人家起身缓缓送行直到门庭。
学生觉得不好意思,急忙说:“恁(你)毋免送啊!阮家己(我们自己)行着可以啊!”
孰知老人家温柔地回答说:“阮(我)毋是欲送,阮(我)只是毋甘。”
听到老人家舍不得他们离开,学生们红了眼眶。与老人家挥手致意的当下,我相信这个生命经验与工作坚持,一定会在学生们的人生旅程上烙下印记。
或许可以这样解读:大学之道的“亲民”,其实就是一种社会参与,而大学生必须亲身实践;相反的,如果现今的大学教育只局限在学术殿堂,那大学生恐怕就永远“无感”于社会脉动与人生实况。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那是“给自己的期许”
“完美”谈何容易!而且我相信:人总要有点缺陷才会有努力的空间。
因此,大学之道要求“止于至善”,其实是一种自己对于未来的期许方向。
Rebekah Nathan在My Freshman Year: What a professor Learned by Becoming a Student一书中以2003年美国大一及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发现三分之二以上的大一学生入学时的目标是期望将来找到自己喜欢或是赚钱的工作;然而经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最成功的大四学生,是那些能在生活中妥善安排好学校要求的人。”而且大四学生多数同意在大学生活中,“学得的多半是了解自己的能力,以及和他人的关系。”
所以我们要问的是:一个成功的大学生,究竟是怎样的形象?美国社会和台湾社会当然不同,而且在多元价值、开放发展的社会里,不宜也不应用单一价值去规范大学生的成功形象。但就如电影《练习曲》中的那句经典对白:“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大学之道的第三阶段,是为自己的理想拼命。
但是你要如何认知大学生活中的自己,应该学习怎样的人生角色?Tom Kelly和Jonathan Littman合著的The Ten Faces of Innovation(《决定未来的十种人》),书中从“学习类”、“组织类”和“建造类”此三种类型的十种人去说明如何创新与改造自己的未来人生。这十种人未必是最有能力的人,但是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技能、观点和能量,那么将之彼此结合,就能发挥惊人的力量。举例来说,上述的南州迎王社会实践课程中,需要有“人类学家”这种学习类角色去挖掘文史新知并且创造出自己的观点,也要有“跨栏运动员”这种组织类角色去发展并克服田野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此外,当然更需要有“说故事的人”这种建造类角色去整合学习类角色所开发出来的观点,以及从组织类角色取得的权力管理,用以强化人性价值和某种文化特性,以便实现生命创新。
人生不会有一个终点站叫做“至善”,好让你的生命列车可以安稳停止,但是我们总要连结不同的车厢,安置好车头才能前往。我相信大学生们的未来方向,其实是到站前每段故事的累积与精彩总和。
充实自己,机会是留给准备好的人
钱穆大师曾经写下两句人生座右铭,他说:“天下断无易处之境地,人生岂有空闲之光阴。”
台湾的大学生目前面对的是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竞争的对手来自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因此拥有专业技能和核心才能是绝对必要的;不过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大学四年充实自己。一旦准备跨出大学进入职场的第一步前,绝对不要忘记问问自己:“我准备好了没有?”
用认真的态度、社会实践的方法,不放弃对于未来目标的期许,如此大家才能找到各自的“大学之道”!
(选自台湾《幼狮文艺》2013年3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