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三历史复习的几点思考

2013-04-29贾学翠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西学东渐史观史实

贾学翠

高三复习课究竟如何上?如何把握复习的广度与深度?这是广大高三历史教师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下面笔者以岳麓版必修(Ⅲ)第20课《西学东渐》为例谈几点拙见。

一、充分利用高考题

可通过搜集各地高考历史相关试题,总结命题特点、命题趋势,明确重点,制订复习策略。《西学东渐》一课涉及2012年的高考试题有8道之多,分析研究后我们会发现:从考查内容看,主要是考查历史人物,如魏源、林则徐、康有为、粱启超和严复等。从考查能力看,一是考查对思想家思想观点的灵活理解能力;二是考查对史料的解读能力;三是考查知识迁移的能力。为此,在复习备考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提醒学生识记主要思想家的代表作及其思想主张;二是要加大训练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三是注重提高学生解读原始史料的能力;四是要把握知识的纵横联系。

二、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做到融会贯通

复习课不能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要注重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要善于比较。这里以横向联系为例,打破模块限制,概括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阶段,把某一阶段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联系起来。如在复习必修(Ⅲ)“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时,应注意联系必修(Ⅰ)、必修(Ⅱ)在近代史中相应的史实。像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相对应的政治模块的史实有: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民族面临危机;相对应的经济模块的史实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比较可纵向比较(以时间为维度),也可横向比较(以空间为维度)。通过纵向比较,我们会发现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渐进性十分清晰,阶段性明显。而通过横向比较,我们会发现中西近代化进程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从器物(洋务运动)到制度(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再到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的近代化进程是从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到制度(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再到器物(通过工业革命,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的过程。

三、选取史料,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针对高考试题越来越“史料化”的倾向,教师应选择有价值的史料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史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他们的应考能力。在《西学东渐》一课中,笔者曾创设过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中华文化优越论

材料一英国王位竞可以由女儿继承,女王逝世后,再由女王的子女继承,这种改姓乱统的现象,使一向提倡忠于一姓、提倡宗法正统的儒家系统的知识分子,认为英国显然是无父无君的蛮夷之邦。

材料二

中国人是那样地固执己见,以致他们不能相信会有那么一天他们要向外国人学习他们本国书本上所未曾记载的任何东西。

问题:(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人思想观念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社会对外来文明持什么态度。

四、深度分析。强化理解

在复习过程中,有些学生经常会有这样的苦恼:教材基础知识都背过了,可是一做题就出错。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相关知识没有充分理解。高三复习不能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要抓住重点、深度分析、强化理解。在《西学东渐》一课中关于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借助资料卡片《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向学生阐释康有为把孔子尊为变法改制的祖师,来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

五、运用多种史观认识历史,拓展学生思维

当代史学在史观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是出现了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这些新史观极大拓展了研究视野,逐渐改变了以往流行的革命史观的单一范式。事实上,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对新史观的考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六、讲练结合

复习课要有相应的练习,练习题须精选。在这一环节,笔者选取了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8题。该题把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机、洋务运动的实践、清政府的腐败、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等知识点较好地结合起来,强调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突出个人迹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这一时代主题。通过该题的练习,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了相关重要史实,提高了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强化了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猜你喜欢

西学东渐史观史实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全国质量奖“西学东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轨迹与时代特征
“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的近代命运
“西学东渐”与上海近代体育的嬗变(1843-1949年)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
日本“大东亚战争史观”阴魂不散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