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绿色交通共建美丽中国

2013-04-29杨传堂

中国水运 2013年7期
关键词:交通绿色发展

杨传堂

党的十八大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是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之一。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不断强化政策引导,健全法规标准,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示范试点,注重宣传推广,初步形成了交通运输领域节能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力推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总体粗放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基础设施布局不够合理,运输组织效率不高,土地、岸线、空域等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等还问题比较突出,推进绿色交通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切实将节约能源资源要求贯彻到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管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以绿色发展引领和推动科学发展。

第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绿色交通发展奠定重要前提和基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交通运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处理好加快发展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关系,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彻底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在坚持资源节约与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要按照优化布局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更加注重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运输装备结构、运输组织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更加注重提升行业监管水平,大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充分挖掘结构性和管理性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潜力。

第二,加强科技创新,为绿色交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利用高新技术降低消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方面,交通运输领域的潜力很大。要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老旧交通运输装备,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等新兴产业,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第三,加快完善体制机制,为绿色交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要正确处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中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并举,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公众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交通运输行业要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强化目标责任制,实化抓手,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考评考核制度,狠抓落实、一抓到底,切实推进绿色交通发展取得实质进展。要狠抓试点示范和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好低碳交通省区、城市试点和低碳港口、低碳公路、低碳航道等主题性试点,深入推进“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重点用能企业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等专项行动,积极打造一批绿色交通示范工程,推动全行业加快绿色交通发展步伐。

第四,加大教育宣传,为绿色交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加快推进绿色交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行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要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纳入重大主题宣传内容,结合“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绿色交通理念走进千家万户。要积极培育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文化,不断增强全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意识,积极倡导公众采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使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全行业和社会公众的自觉行动。

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每一位交通人都应勇于置身其中、善打硬仗。紧紧抓住机遇,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在经历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阵痛之后,交通运输必将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部省共推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

6月18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史和平分别代表交通运输部、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进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框架协议》。协议提出,到2020年,江苏省将率先全面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示范省份。

根据协议,江苏省将全面组织推进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工作,到2020年,江苏交通运输行业率先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率先应用节能环保交通运输装备,率先建成集约高效交通运输组织体系,率先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率先夯实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管理能力基础,率先建成一批国家级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示范城市、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示范港口、示范公路、示范航道、示范企业,全面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示范省份。

与2010年相比,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6%和18%,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0%和22%,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0%和12%,城市客运单位客运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6%和30%。公路路面旧料循环利用率100%。港口粉尘综合防治率70%,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达标率100%。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26%,城市公共汽车、出租汽车中清洁燃料车辆比例达到35%和65%。集装箱码头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RTG)“油改电”和电动起重机(ERTG)实现100%,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平均覆盖率100%,干线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平均覆盖率50%。干线航道船舶快速过闸系统(水上ETC)平均覆盖率100%。

为实现这一目标,双方将重点做好加快建设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加快推广节能环保交通运输装备、加快建设集约高效交通运输组织体系、加快建设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技术创新与服务体系和加快夯实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管理能力基础等五个方面工作。

(沈尚)

猜你喜欢

交通绿色发展
绿色低碳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繁忙的交通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小小交通劝导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繁忙的交通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