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阅读教学的着力点
2013-04-29施翼玲
施翼玲
【关键词】阅读教学 着力点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40-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定义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崔峦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然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常忽视语言的学习运用,忽略学生的已有水平,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侧重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甚至是与语文学习无关的内容。教师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完成识字、学词、理解内容等任务,很多学生不曾习得阅读方法,没有养成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没有显著提高。
对此,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现状,把着力点转移到达成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中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阅读教学应着力于学生的“得意忘言”处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感到困惑:为什么对于一些重点语句,学生读熟了,背诵了,积累了,在习作中却很少用到,甚至不用呢?究其原因,在于我们过多地关注语句的内容,而非关注语言形式,更多地把语文教学的重心放在课文“写什么”,而非“怎么写”。句子读熟了,并非就能内化了;理解感悟了,并非就能应用自如了。阅读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中有一处描写母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日夜操劳、疲惫不堪的母亲形象,浸润着作者对母亲的心疼与挚爱。不少老师能触摸到文句蕴含的感情,教学时或播放哀伤的音乐,或深情地朗读课文,或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其感受,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却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作用不大。我们来看看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执教片段。
(生读这个句子。)
师:谁发现了这句话的特殊之处?
生:“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
师:读这三次“我的母亲”。
(生读了一遍,完全没意识到什么。)
师:我提三个问题,看谁反应快?
师:谁的背直了?
生“我”的母亲。
师:谁转过身来了?
生:“我”的母亲。
师:谁望着“我”?
生:“我”的母亲。
师:平常说话“我的母亲”会连用三次吗?
生摇摇头。
(出示句子: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师:比较原文和改过后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感觉好像电视里的慢镜头描写,可以看出母亲很疲惫,很劳累。
师:说的真好!三个“我的母亲”放在句末,将母亲一连串的动作放慢。让我们随着慢镜头,看看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细节。闭上你的眼睛。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想象,交流。)
(分角色朗读,师读“我的母亲”,生读其它的语句。)
师:看到这样疲惫、劳累的母亲,作者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齐答:鼻子一酸。)
师:如此疲惫、劳累的母亲却还在拼命地挣钱……能把三个“我的母亲”放在一处吗?
生:不能。
师: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从上述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王崧舟老师并没有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情感处,而是引着学生去发现句子特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进而触摸文本的内在意韵,最后点出语言的特有魅力。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将着力点移至语言形式,如含义深刻丰富的语句,与学段要求相应的新句式、新的段落篇章结构、新的修辞形式等,扎扎实实地训练,认认真真地实践,仿其构思,习其技巧,用其语言,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而且加深对课文承载的人文内涵的认识,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阅读教学应着力于学生的“浅尝辄止”处
特级教师薛法根主张“三不教”原则:学生已经读懂的,不必教;学生自己能读得懂的,不需要教;你教了,学生也未必能懂的,暂时不教。那教师教什么?他说,教学生自己读不懂,或者自以为懂了而实际上没有读懂的地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着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通过自学,他们能获取一些浅显易懂的知识。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受到生活经历的局限和认知能力的约束,在学习中势必会面对“未知”。我们的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更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理解的难点、盲点和思维的断点,教授那些学生不懂的、发现不了的、意识不到的知识,教授学习的方法及规律。请看薛法根老师执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二自然段的教学片段。
师:这个自然段,你们读懂了吗?有问题吗?
(生都说读懂了。)
师:老师来问一个问题,“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看得多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生:经常看见的事就习以为常了。
生:见的次数多了就见怪不怪了。
师:那么,为什么叫“司空见惯”,而不叫“司徒见怪”“司马见怪”呢?
(生生面面相觑,茫然不知。)
师娓娓道来,讲述了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和“司空”之间的故事——这原是一首讽刺官员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的诗,后来演变出了“司空见惯”这个成语。
(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台下听课的老师们也恍然大悟。)
在这个片段中,我们发现对于有些知识,学生一看便知——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有些知识,学生一学就懂——“司空见惯”的表层意思;但有些知识,他们一知半解或浑然不知——“司空见惯”的来历。薛老师就是摸清了学生的现状,以学定教,将着力点置于学生的“未知”。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要清楚地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当他们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时,适时点拨,巧妙引导,帮助学生越过认知障碍,突破思维的局限。
三、阅读教学应该着力于学生的“得鱼弃渔”处
我们日常的阅读教学,常常止步于学生的“知其然”,而没有领着学生去弄清“所以然”,更不曾把着力点放在教给方法上。我们应该集中精力训练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即掌握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形成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来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两个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1】
(出示:灯红酒绿 得意扬扬 中华不振 衣衫褴褛 铿锵有力)
(生读这些词语。)
师:这些词语中,有不理解的吗?
生:我不理解“衣衫褴褛”。
生:老师,我不理解“铿锵有力”。
师:有了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来帮助理解。
生:老师,我从词语手册中知道“衣衫褴褛”是指衣服破破烂烂。
生:我查了词典,知道“铿锵有力”是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师:好的。现在,这些词语的意思都理解了吗?那我们再来读一遍,记住它。
【教学片段2】
(出示:灯红酒绿 得意扬扬 中华不振 衣衫褴褛 铿锵有力)
师:现在,我要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划横线的词语有什么相同点?
生:老师我发现“褴褛”“铿锵”的偏旁相同。
师:你真会观察,真会发现。谁知道“褴褛”的意思?
生:是不是破破烂烂?
师:猜得不错。你怎么想出来的?
生:我发现“褴褛”都是“衤”,文中写道这个妇女身世可怜,我就猜想是破烂的意思。
师:真是了不起的猜想!对于同偏旁的词语,我们能通过它们的偏旁猜出词语的意思,这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那谁来猜猜看“铿锵有力”的意思呢?
生:“铿锵”都是“钅”,我猜想跟金属有关,那这个词语是不是指金属发出的声音响亮有力?
师:很好!“铿锵有力”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也一起铿锵有力地读读这个词。
同样是词语教学,但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片段1中,针对学习的难点,老师采用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弄懂词语意思的方法,这是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但却由老师告知,学生失去了实践、思考、摸索的过程。而片段2中,教师并没有立刻将知识告知学生,而是引着学生去发现词语的特点,去摸索词语的规律,去揣摩词语的意思,进而悄无声息地教给学生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通过偏旁猜出同偏旁词语的意思。如此一来,遇到类似词语的时候,学生就能快速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当他们发现了规律之后,还会尝试着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更多的难题。
崔峦教授一再强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用有效的导和引促成阅读教学的高质量,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学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一篇课文,我们的着力点不仅是理解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规则,并逐步形成能力。让学生学会凭借课文,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语言文字、借助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等方法;凭借课文训练,培养学生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揣摩文章思路等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应在实践中继续摸索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抓住关键,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习得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等方面发挥实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责编 黄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