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家长工作
2013-04-29李玉萍
李玉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如果幼儿园的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配合默契,对幼儿的发展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开展好家长工作,是幼儿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开展好幼儿园家长工作呢?
一、微笑挂嘴边,仪表要端庄,给家长留下美好印象
微笑着面对家长,这是幼教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有的教师比较情绪化,会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学会调节自己。我们可以在教室内显眼的位置设立提示语,如“你微笑了吗?”“微笑从这里开始!”“微笑的老师是最美的!”等,或者把教师微笑的照片贴在墙上。另外,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着装、打扮,穿着要端庄大方又不失活泼亮丽。
二、运用策略,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
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来园及离园的时间向家长及时反映幼儿的表现,让家长觉得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很重视、很关注。这种沟通一定要及时,这样可以消除家长的误会,增加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在和家长沟通时要注意运用以下策略:
1.学会赞美、赏识幼儿
在和家长沟通时,要多赞美幼儿。这种赞美并不是简单一句“真棒”“很好”,而是要告诉家长幼儿具体什么地方做得特别好,今天又有了哪些进步,然后再委婉地指出幼儿需要改正的地方。这样做,家长一般都能接受,并配合幼儿园管理好孩子。
2.做专家型的教师,教给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
在和家长沟通时,不仅要告诉家长幼儿存在的问题,还要教给家长科学的、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这样教师在家长眼中就树立了权威,家长会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的工作。如我们班的真真小朋友,她性格非常内向,上课从来不回答问题。笔者和家长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交流,让家长多带孩子串门,多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家长非常感激,认为我们是真的为了幼儿好。
3.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
孩子们在一起免不了出现小的意外,像划伤、碰伤等,出现了这些小意外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即使是受伤的地方看不出来了,也要告诉家长。在和家长解释时,不要以教师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母亲的语气说。这样一来,家长一下子就找到了共鸣,心里那根生气的弦会松弛一些。
4.不要向家长告状,要告诉家长自己是怎样教育幼儿的
每个班里都有几个特别调皮的幼儿,这样的幼儿常常让教师觉得头疼。其实,教育这样的幼儿对教师来说是成长的好机会,因为教师得动脑筋、想办法来教育幼儿。对于这样的幼儿的家长,切莫以和家长告状的心态来交流,要告诉家长幼儿教师是使用什么方法教育幼儿的,让家长看到教师的良苦用心。
三、设立家长信箱,让信箱成为家园交流的平台
通过信箱,家长可以提建议,也反映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家长信箱的工作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发起阶段
以温馨提示的形式介绍家长信箱的作用,发动家长积极投信。也可以针对某一活动让家长投信,如本学期起我们开展“自己叠衣服”活动时,就发动家长写一写幼儿在家中的表现。
2.读信阶段
每天有一段固定时间为读信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教师要把家长的来信挑选一些读给幼儿听。当幼儿听到家长在信中表扬自己时,会非常高兴。别看孩子小,其实自尊心都很强,都愿意在小朋友面前得到表扬。
3.回信阶段
每周要给来信的家长写回信。幼儿和家长收到教师的回信时,会特别自豪和感动。回信的内容,除了要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外,还要把幼儿在班中的表现详细地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对幼儿的表现有全面的了解。
四、请家长进课堂,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请家长进课堂,就是定期请家长给幼儿讲课,充当教师的角色。这种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了各行各业的教育资源,同时让家长了解了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生活,体会到幼儿教师的酸甜苦辣。在组织这项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引导家长做好备课
家长进课堂之前要备课,教师要把好关,确保教育内容符合幼儿的特点。家长不太了解幼儿的知识水平,教师要帮助家长将所讲知识幼儿化。
2.教学内容要根据主题来安排
如“交通安全”主题,可以请当交警的家长给幼儿讲一讲交通规则,让他们学一学交警的指挥手势,体会一下交警的辛苦;“保护牙齿”主题,可以请医生家长来园,给幼儿上一堂怎样保护牙齿的课,教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这些活动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响应与配合,使幼儿了解到许多平时不易接触到的知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五、定期召开家长会,帮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最新知识与理念
现在的教育理念要求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好多家长还停留在让孩子学知识的阶段,恨不得在幼儿园就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都学完。在开家长会时,要引导家长抛弃这种落后的旧观念,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观念;也可以就家长普遍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这样,家长就会消除疑问,从而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的工作。
总之,家长与教师是共同教育幼儿的合作伙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教师对待家长要平等、耐心、真诚,让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形成融洽的教育氛围,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幼儿园的家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