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国商会:美在华企业对前景保持乐观
2013-04-29赵炜
赵炜
近日,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美国企业在中国 2013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尽管全球陷入经济萧条已有些时日,但中国依然是大多数美国企业的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接近5000亿美元的历史高点。2013年前五个月,美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为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2.62%。
其中,《白皮书》特别指出,中美两国在再制造产业、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燃气开发和使用,瓦斯、焦炉煤气等工业副产气以及节能领域进行了越来越积极和频繁地磋商以及更深层次的商务合作,其中包括中美节能论坛、中美油气论坛、中美再制造业对话、中美市长交流项目和能源合作项目等多个双边活动和平台。
中国仍是重要盈利中心
《白皮书》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美国企业在华业务收入增长速度放缓,但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在华经营利润率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由于业绩表现强劲,以及未来三年中国国内需求将会大幅增长的预计,美国在华企业对发展前景保持乐观。这不仅反映在企业的预期上,还表现在其实际规划上。《白皮书》中提到,中国美国商会的绝大多数会员企业会将在华实现的利润用于再投资。
循环经济合作成效显著
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无疑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作为中国经济增长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能源行业如何获得持续且良好的开发和拓展备受关注。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中确定了加强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诸个目标。近两年来,中国一直明确表示支持并实现上述目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1 年中国实施了首轮页岩气招标,2012 年又开展了规模更大的第二轮招标,并开展多个项目来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包括煤化工、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气项目,以此来降低对进口原油和天然气的依存度。加强天然气和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及生产的进一步举措同样也指日可待。
《白皮书》中指出,2012 年,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在减少能源行业的行政审批环节,提高信息透明度方面做出了努力。基于此,部分美国企业成功地投资了很多中国的相关项目,特别是在非常规资源和深水资源开发领域。原油、炼油和核能行业的美国企业已经观察到政府放松对这些行业管制的一些迹象,例如不再禁止外资在这些行业成立外商独资企业。同样,对相关设备、人员和技术进口上的管制也稍有放松。这样的便利使得更多的美国企业可以更好地在中国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
人力资源问题突出
在华美国企业的商业担忧中,人力资源问题高居榜首。经济走向成熟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成本的提高将使发展重心从单纯的收入增长转为费用管理和生产率的提高,而如何提高也成为了中国能否超越中等收入国家的关键。
《白皮书》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低成本劳动力将不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在可预见的未来,劳动力成本将以每年10%-20%的比率继续增长。而缺乏合格的技术型、创新型和管理型人才是另外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二、三线城市。中国美国商会的不少会员企业认为管理层人力资源匮乏为首要运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