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落户洛阳等
2013-04-29
河南省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落户洛阳
3月26日,洛阳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河南省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园区——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洛阳分园区正式落户洛阳炎黄科技园。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总部(华中智谷),是原新闻出版总署于2010年7月26日批准的全国第四家国家级出版基地,基地落户武汉,覆盖区域为华中地区、中部四省。洛阳作为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批准的第二个分园区,也是代表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分园区。
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计划五年内引进数据数字产业项目不低于80个,高科技服务企业逾30家,物流配套产业逾20家,产值突破50亿元,税收达2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万个,项目最终建成预计带动关联产业实现产值约200亿元,这将对实现洛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推进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民网
上证、中证文化产业指数发布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2013年3月26日正式发布上证文化产业指数,中证文化产业指数。
根据编制方案,上证和中证文化产业指数选取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播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等行业最具代表性的股票作为样本股,并对个股设置10%的权重上限。
——《光明日报》
“藏”着的出版浪费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出版的图书品种数,从2005年的22.25万种,增至2011年的37万种。随着出版品种和总量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书加上了一层既不环保,又提高成本的塑封。当我们陶醉于数字增长的喜悦中时,这些隐性的浪费现象正在侵蚀出版业。
北京某印刷厂的工作人员小付回忆,塑封在2007年左右出现,现在已经很普遍,特别是畅销书,基本都用。塑封价格根据质量不同有所区别,真空收缩膜质量较好,一本16开本图书的封膜需2角到2.5角;另一种套装塑料袋只要1角左右。出版社加塑封,主要是为了保持图书干净,防止读者翻阅之后却不购买。
至于材料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他说:“现在都叫环保膜,至于是不是环保我们也不清楚。”
与中国情况相反,正在美国芝加哥念研究生的蒋秋伊,很少在美国书店中看到塑封的书,“一般只有教科书或者很厚的硬皮书才有”。她认为塑封是一种浪费,在中国图书出版量如此巨大的今天,这种做法将带来数量庞大的白色垃圾。
——《光明日报》
第二届全国印刷行业科技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启动
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部门和中国科协指导,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印刷杂志社承办的全国印刷行业科技创新成果推介会暨第二届全国印刷行业科技创新成果评选活动3月21日在京启动。
本次评选活动材料报送截止日期为2013年7月30日。申报与评选工作的重点是围绕《印刷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确定的“数字印刷和印刷数字化”和“印刷环保体系建设及绿色印刷新技术开发”两大工程,遴选出技术先进、对印刷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科研开发和具备产业化条件的科技成果,加快印刷产业发展专项项目储备库建设,为推荐申报国家支持项目和培育品牌创造基础条件。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于永湛在会上表示,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评选、表彰和推介全国印刷行业相关领域科技创新最新成果,为打造我国“绿色、创意、和谐”印刷产业作出新贡献。
据了解,首届全国印刷行业科技创新成果共评选出69家单位申报的102个项目,其中数字化印刷技术17项、包装印刷5项、网印技术7项、印刷设备39项、印刷器材17项、印刷信息化技术6项、印刷新技术新工艺11项。
——《中国新闻出版报》
340个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201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结果日前开始在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办公室网站上公示。2013年度,513家出版单位申报了989个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经过严格评审,共有251家出版单位的340个项目获得资助,其中包括《中国南海史料文献集》《中国钓鱼岛主权文献集》等关乎国家主权的重大项目,所有项目的资助总额为35866.82万元。
——《光明日报》
首届“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揭晓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的首届“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颁奖典礼3月20日在京举行,一直被认为是作家背后“无名英雄”的出版编辑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奖项。何启治荣获《白鹿原》出版纪念奖特别奖,刘会军等荣获《白鹿原》出版纪念奖荣誉奖,于砚章等荣获特殊贡献奖,杨柳和孔令燕荣获首届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
“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得名于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奖项旨在表彰和鼓励人文社成绩突出的当代原创长篇小说编辑,陈忠实是该奖项的奖金提供者。人文社社长管士光感叹:“这种由作家出资奖励编辑的奖项,不是绝无仅有,也是闻所未闻。”
——人民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