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后代驾问题及法律规范现状

2013-04-29林尧鹏

商·财会 2013年7期
关键词:法律规范

林尧鹏

摘要: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国家现有机动车保有量激增。鉴于传统酒文化和驾驶者对相关的法制观念理解不够深刻,酒后驾车,特别是醉酒驾车问题层出不穷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现有的代驾服务的不规范也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当前酒后代驾合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自己对酒后代驾合同在一般情况下的性质、内容、责任承担等各方面的见解,希望能为以后酒后代驾合同的规范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为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酒后代驾;问题及现状;法律规范

一、酒后代驾问题的产生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国家现有机动车保有量激增。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4亿辆,符合机动车驾驶人要求的人员高达2.59亿人。鉴于传统酒文化和驾驶者对相关的法制观念理解不够深刻,酒后驾车,特别是醉酒驾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交通管理局获得的官方数据,在2010年期间,公安交管部门对酒后驾驶进行处罚的交通违规案例有63.12万起,占所有交通违规查处总量的0.31%;2011年,全国因酒驾导致事故3555起,死亡1220人。近年来,随着杭州“8.4”交通肇事案、甘肃兰州范某醉酒驾驶致多人死亡案等此类醉驾肇事案件的发生,酒驾、醉驾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9年8月15日,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酒后驾车专项整治行动”, 截至10月15日,全国查处酒后违规驾驶行为12.21万起,罚款处罚12.2万人次,暂扣驾驶证108万本,行政拘留1.7万人次。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其中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俗称“醉驾入刑”,同年5月1日该法正式实施。

“醉驾入刑”实施之后,全国酒后代驾行业兴起。酒后代驾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行业并迅速发展起来,参差不齐的代驾公司或者个人都涌入酒后代驾的行业中来。酒后代驾服务对于满足酒后驾驶员的驾车需要、消除酒后驾驶人员的安全保障及财产损失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向上的作用。目前该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不过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让人担忧的情况,究其原因是法律对酒后代驾的法律责任还没有明确,没有对酒后代驾进行规范化的有效约束,导致代驾人员混乱、在责任事故后发生后容易出现责任不明确、被代驾人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难于得到保障等问题。学术界目前对于当前存在的酒后代驾合同的性质认定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对酒后代驾合同的条款内容没有进行深入详细的探讨。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当前酒后代驾合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自己对酒后代驾合同在一般情况下的性质、内容、责任承担等各方面的见解,希望能为以后酒后代驾合同的规范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为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二、酒后代驾法律规范现状

2004年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后,该规定对酒后驾驶的惩罚标准有所提高,为酒后代驾服务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该行业发展空前繁荣。然而,近十年来,代驾行业至今发展仍不规范。代驾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该负责任的人应该是谁?如果车内的贵重物品丢失代驾人需不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假如代驾司机在服务过程中提供了不合理的服务该如何维权?此类问题必然存在于该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在很多地方,“代驾”是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正面认可,也没有行业协会对其进行组织规范和引导。在当前的代驾行为中,虽然代驾公司在提供代驾之前都会与车主签订协议,但万一真的发生交通事故或者财物丢失等情况,还是纠纷不断。一旦发生纠纷,双方只能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业内人士透露,“四无代驾”在酒驾入刑规则实施后,“四无代驾”的行为非常普遍。如果“四无代驾”不幸发生车祸,代驾者逃跑,车主还得承担相应责任。

法律界人士声称,代驾协议也是一种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从客户电话要约、公司承诺派人时,代驾的口头协议就已经有效了。在我国,酒后代驾是新兴的服务行业,对酒后代驾的相关规范在法律层面还是空白一片,酒后代驾出现责任的争执后只能按照《合同法》总则的有关规定去判断责任归属,比如代驾的侵权责任,我们可以依据第49条《侵权责任法》进行解释,通过这个法规明确酒后代驾对第三人侵权产生的责任归属。酒后代驾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提供服务者是车辆使用者,被服务者是车辆所有人,按照第49条《侵权责任法》“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依据该法规,可以定代驾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如果对第三人出现侵权责任时,由此产生的责任应该由代驾人员来承担。《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按照该法律条文的规定,行政责任的主体所指的就是机动车驾驶者,因此代驾服务过程中产生的行政责任主体依然是提供代驾服务的代驾者。

上述两条法律仅仅解决了代驾过程中对第三人的侵权责任、行政责任的归属问题,对于酒后代驾合同主体资格、酒后代驾合同中的双方权利义务关系、酒后代驾格式合同的公示等,我国法律还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导致实践中酒后代驾合同从合同主体,到合同内容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酒后代驾主体混乱

目前“酒后代驾”行业尚处于“无法律规范、无主管单位、无准入门槛、无统一服务标准”的“四无”状况。作为新兴行业,代驾行为还没有纳入法律规范的框架。行业的管理部门,尚没有明确的界定。作为特种行业,代驾公司的工商登记注册,和其他私人企业的注册流程相同,并没有特殊的要求和门槛。由于我国目前对酒后代驾行业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对于酒后代驾行业的准入把关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导致代驾公司、出租汽车公司、酒店、代驾协会、代驾联盟、甚至个人纷纷进入代驾市场。市场准入缺乏统一标准,代驾资质难以认定,代驾者的驾驶技术、职业操守无法评判,使消费者在面临选择时往往难以作出准确判断。

(二)权利、义务约定不明

从笔者收集到的公开资料来看,只有安徽合肥的“酒后代驾联盟”以及北京、上海等少数大城市的专业代驾公司,在提供酒后代驾服务时会与被代驾人签订了书面代驾合同,对代驾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了明确约定。现实中酒店和个人提供代驾服务时并没有专业代驾公司那么规范。酒店作为代驾主体,通常是在消费者醉酒后,酒店将代驾作为附赠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事实上醉酒消费者也没有能力与酒店就代驾服务中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协商,双方之间并没有对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的约定,一旦出现事故,纠纷在所难免。

(三)责任分配不清

对于代驾行为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我国现行的法律和相关管理部门还缺乏明确的规定和监管制度,车主即醉酒者在使用代驾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法律风险。值得注意的是,私人代驾与酒店方和代驾公司提供的代驾服务性质不同,那么代驾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意外由谁负责?

私人代驾是一种雇佣关系,他们之间口头达成一致则合同就成立生效,驾驶者当然应当全面履行其义务保障醉酒的人身安全。由酒店方或者代驾公司提供的代驾服务,属于消费关系。顾客酒后要求代驾服务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发生交通事故,若发生了交通事故消费者是选择向肇事方主张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呢,还是向酒店主张承担违约责任呢。一旦因酒后代驾服务产生了纠纷,不同的代驾形式面临着不同的解决方式。雇佣关系是一种劳务关系,属于民法通则的调整范围。而消费关系是一种带有监管的经济法的范畴,其关系应受到公法的调整,也就是说由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法律及工商行政部门来调整。

三、 结语

从现有的法律条文来说对酒后代驾行业的行为规范并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对该行业进行详细的调研,尽快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代驾行业进行规范整理,避免不必要的责任纠纷,只要这样才能保障好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切身利益。(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法律规范
期房再转让的法律问题研究
美,在法哲学的沉思
宪法概念之界定
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对企业的重要性
浅析法律原则的适用
从法律与文学关系角度对影视作品中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冲突的探讨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与法律规范协调问题研究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中国传统诚信法律制度研究
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及其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