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志愿者活动的育人功能

2013-04-29王雪

新校园·中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育人功能高职院校

王雪

摘 要:本文从高职院校志愿者活动入手,将其育人功能作为重点,综合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从高职教育需求、社会需求、学生本身需求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志愿者活动育人功能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内外志愿者活动的理论研究和宝贵经验,寻求发挥高职院校志愿者活动育人功能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志愿者活动;育人功能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志愿者活动在我国逐步发展,目前其社会意义已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和认同。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各类志愿者活动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因此,我国各大高校日益加大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养力度。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应更加注重志愿者活动的育人功能,在大力提倡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同时,潜心研究如何通过志愿者活动培养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接班人,实现志愿者服务为志愿者本身、为高职院校、为社会同时创造价值。

一、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教学特点对志愿者活动育人功能的诉求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近些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强劲。而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给高职工作特别是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当前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心态都呈现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态势,主要突出表现在:

1.对大学学习生活的错误认识与预期

很大一部分高职学生在从高中生活向大学生活转型阶段都存在困难。他们认为大学生活应该是自由的,进入大学便可以摆脱束缚,不必像高中时一样,在教师、家长的督促下苦读,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习惯的上都呈现出自我放松状态。面对学校的教育、管理,这部分学生表现出无视或反感,我行我素。这种对大学生活的错误认识导致学校管理工作及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加大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难度。

2.自我认识存在偏差,就业存在盲目性

高职学生主要存在自怨自艾、盲目自信两种自我认识偏差。部分学生认为高职教育质量低,就算拿到毕业证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进入高职院校后便自暴自弃,平时不努力学习,考试只求及格。调查发现,80%以上的高职学生对当今社会的行业发展了解很少,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明确的规划,谈到就业,他们非常迷惘,这导致其对所学专业没有热情。另外,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盲目自信的问题,通常表现在高估自己某方面的能力,眼高手低,自认为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不愿意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提高自身能力,承受挫折力差,出现疏漏时不爱反思,这些特点对其以后的就业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3.成长环境影响个性发展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为90后,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经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对自身感兴趣或能表现自己才华的事情抱以极高的热情,而对于辅助他人、“充当配角”则不屑于顾;希望别人理解自己,但却不懂得换位思考。

志愿者活动“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理念正可以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突出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贯彻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志愿者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了解、自我认知及自我完善。高职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既是“助人”的过程也是“自助”的过程,在志愿者活动中,弘扬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增了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的意识。实践出真知,志愿者活动具有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志愿者文化的渗透力则更凸显了文化育人的强大功能。充分利用志愿者活动的育人功能,有助于改变当前高职思政教育的尴尬局面,解决现实问题。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高职高专教育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一直探讨的问题。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理论型、设计型人才,也不同于中等专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向导,着重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实用技术能力是当代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实际工作必需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使之成为符合一线工作要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突出对人才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按需培养。除积极探求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外,志愿者活动能够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更广泛地接触社会,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认识自身价值的一扇窗口。活动过程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工作经验,以实践检验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知识,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如何实现高职院校志愿者活动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相较其他社会组织志愿者活动,肩负着更多的育人任务。但若要将志愿者服务与育人功能结合好,实现志愿者与学校、社会共赢,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1.提高组织者对志愿者活动育人功能的认识

高职院校志愿者活动组织者应着眼于志愿者活动与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志愿者管理制度的完善,培养高职学生自律、自省、团结、奉献的精神。两者的结合应体现在志愿者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如:遴选志愿者要有所要求,使有意愿成为志愿者的学生了解志愿者文化、志愿者应尽的义务及应秉持的理念、应遵守的规则,使其提高自我要求。

高职院校志愿者组织应该将志愿者队伍组建作为选拔和培养品学兼优学生的一个途径,宣传志愿者精神,树立标杆人物,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志愿者文化。此外,志愿者培训及分工过程中应因材施教,针对每位志愿者的特长及欠缺对其进行指导,并选好时机对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其树立目标,取得进步。志愿者服务活动是挖掘和发挥学生潜能的好办法,组织者不应仅将服务对象作为志愿者活动的主体,还应使志愿者本身在活动中有所得,在关注服务质量的同时,关心志愿者的成长与进步。

2.志愿者活动应适应学校培养目标,体现专业性

高职院校应借助志愿者活动的育人功能,在志愿者活动策划与设计上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围绕社会人才需求开展。志愿者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相辅相成,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更能够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现实规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助于高职教学的顺利开展,使学生认识到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从而重视在校学习;志愿者组织通过与其他单位的合作,使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达到的要求,督促学生规划未来,为学生步入社会就业做好铺垫。此外,高素质专业特色志愿者的培养对社会作出的贡献更为突出,不仅体现在服务的高质量上,更体现在其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实现大学专业特色志愿者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便是实现志愿者、学校、社会共赢的保障。

3.开展志愿者活动育人的专题研究,促进高职志愿者活动育人功能的发挥

高职学生志愿者活动存在着志愿者积极性与可持续性不够、活动实效性不强、管理机制不成熟等问题。因此,以往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研究通常集中在以上方面,而关于志愿者活动育人的研究则一定程度上被忽视。高职院校不应将志愿者活动与育人割裂开来进行研究,而应将志愿者活动放入到教育背景中去,开展关于高职院校志愿者活动育人的相关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志愿者活动育人功能的问题,为社会、高职教育、志愿者发展做出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崔远航.共青团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05.

[2]伍国春.志愿者服务及其制度化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03).

[3]袁菁.专业教育与志愿服务的发展——对大学生志愿者专业教育背景的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0,(24).

猜你喜欢

育人功能高职院校
挖掘音乐育人功能,搞好小学音乐教学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