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安缩松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2013-04-29侯勇高锦越刘唯等
侯勇 高锦越 刘唯等
我科自2010年以来,使用曲安缩松用于瘢痕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患者103例,共计176块瘢痕疙瘩,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共收集瘢痕疙瘩病例103例(男68例,女75例),瘢痕共计176块,年龄11~41岁,平均25岁,病程6个月~5年。其中胸部153块,肩部72块,耳垂36块,其它15例。皮损最大7cm×4cm,最小1cm×0.5cm。治疗前3个月内均未使用其它治疗方法。
1.2治疗方法:笔者采用的药物为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使用1ml的皮试用注射器,注射时每次抽取0.3ml曲安缩松进行注射,每点注射量以瘢痕变白为宜,若瘢痕较大,则用2%利多卡因稀释后注射,每次注射曲安缩松总量不超过80mg,每月1次,至瘢痕变平软后停药,初次注射时阻力较大,甚至有药渗出,故每次仅抽取0.3~0.5ml,以减少推注的难度,第2次注射时则较易注射。
2 结果
2.1疗效:本组患者中停药后均随访1年,其中瘢痕变平软153例(88%),无效9例(5%),复发14例(7%)。瘢痕变平软最短时间3个月(注射2次),最长8个月(注射7次),平均6个月(注射5次)。
2.2不良反应:①瘢痕变平软后,皮损区见残留白色药物残渣37块,为总数的21%;②出现皮损区毛细血管扩张23块,为总数的13%;③女性出现月经增多以及时间延长现象;④瘢痕变平软后皮损面积大小较前扩大45块,为总数的25%;⑤皮损局部出现色素沉着34块,为总数的20%。
3 讨论
3.1瘢痕疙瘩多继发于皮肤损害,如外伤、感染、手术、搔抓等均为直接原因。发病机制至今不明,该病发生可能与遗传和免疫有关表现为一种不规则的肥厚性赘生物,质地坚硬,界限不规则,表面光滑发亮,毛细血管扩张的橡皮样斑块,隆起于皮肤表面,呈蟹足状持续生长。目前研究表明[1],激素是通过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Ⅱ型胶原的合成,促进细胞凋亡而使瘢痕变平变薄。去炎松-A,又名曲安缩松,是一种强有力的糖皮质激素,其作用机制是影响糖及蛋白质的代谢,加强糖原异生,使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干扰了胶原纤维的增生过程,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3.2.瘢痕疙瘩的治疗均报告以综合治疗为主,单一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其复发率在50%以上[2],提倡多种方法联合治疗[3],如三联疗法[4]。而笔者采用单纯的药物注射法,只是抑制了瘢痕的持续生长及使其外观变平软,但皮损大小无改善,但来就诊的病例均以反复治疗无效而就治,均迫切要求以控制瘢痕生长以及改变瘢痕肥厚为主要目的。在目前还没有特效方法治疗瘢痕疙瘩的条件下,笔者认为单一药物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在基层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临时控制性治疗。本组病例显示曲安缩松的治疗有效率为92%,平均治疗时间为2~8个月,不失为一种好的控制治疗方法。
3.3 瘢痕平软后皮损较前扩大,笔者分析一方面与药液侵润周围正常组织,导致周围正常组织萎缩所致。另外也与瘢痕平软后,周围正常组织较皮损区组织的张力较高收缩所致,关于此种观点,需进一步实验证实。
3.4由于所出现的并发症,均不严重,只要在操作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及控制药物总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发生,女性应避开月经期注射;残留的药渣可待机体自行吸收或手术清除。注射药物量在前2次可以根据瘢痕情况尽最大剂量以及原液浓度注射,若效果明显,则以后相应减少注射药物总剂量及降低药物浓度注射,以避免组织过度萎缩。尽管激素有很多副作用,只要适当在治疗剂量及间隔治疗时间等方面适当选择,仍然是治疗瘢痕疙瘩首选药物[5]。
[参考文献]
[1]鲍卫汉,徐少俊.激素治疗瘢痕的机理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0,38(5):378-381.
[2]蔡景龙.现代瘢痕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20.
[3]秦鸿志,朱丹彪,瘢痕疙瘩的治疗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9):2003-2004.
[4]王和庚,颜玲,罗志军,等.三联疗法治疗瘢痕疙瘩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4):535-536.
[5]侯典举,房林,李兵,等.微创整形美容外科系列讲座-瘢痕及瘢痕疙瘩微创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0):1541-1542.
[收稿日期]2013-02-04 [修回日期]2013-03-20
编辑/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