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成为父亲的导演们
2013-04-29李丽
李丽
他们是导演,片场内掌控全局,指挥若定。
他们是父亲,家庭中筑起爱巢,挡风遮雨。
导演渴望作品的成功,借此改变命运人生。父亲对孩子没有过多奢求,健康快乐即是最大的福祉。
当导演成为父亲,会产生怎样的“化学效应”?或许作品不再锋利、塑造的人物更富悲悯、拓展了自己内心的维度……听那些成为父亲的导演,讲述动人的亲子故事。
郭靖宇:放开手,让他去探索世界
宝宝档案
姓名:郭信长
属相:兔
星座:摩羯座
宝宝悄悄话:我会按大小和种类的不同把玩具区分摆放,喜欢把鞋子、毛绒玩具整齐的排列,还能帮助妈妈倒垃圾哦,怎么样,能干吧
榴莲是我最喜欢的水果,泰迪熊是我最钟爱的玩具
郭靖宇:
导演 编剧
执导过《刀锋1937》、《高纬度战栗》、《美丽人生》、《秘密图纸》、《铁梨花》、《红娘子》等众多剧集。编剧作品包括《王海涛今年41》、《我的娜塔莎》等。经过《铁梨花》、《红娘子》等多部热播剧的历练,郭靖宇已成功晋级国内一线知名导演。
我们惯于用无私与纯净来形容母爱的伟大,她们用朝夕相伴与无微不至呵护着孩子成长中的每一步。而更多的父亲为了事业,为了家庭,在外奔波、打拼,未必能与孩子时时相守。但他们的爱深广绵长,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外表下,其实藏不住同样爱意澎湖的心。
郭靖宇应该就是这样的父亲,或许他不能为了陪伴孩子,停掉导演繁忙的工作,但只要他有时间,孩子的一切他势必要亲力亲为,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
小家伙刚满一岁半,名曰信长,一则喻意孩子健康,长长久久;二则喻意守信、信誉长存。信长聪明可爱,亲合力强,即使第一次见面也不认生,还会热情地与人打招呼。
从出生开始,信长的各项生长指标就一路超前,四个月长牙,六个月会爬,十个月就已经学会了走路。郭靖宇坦言,这可能与放手早,刺激得早密不可分。
父亲相较于母亲,更喜欢探索与尝试,因此他自有一套独到的育儿理念。只要他在家,就会琢磨带儿子去玩点新花样,让孩子过得跟平时不太一样。信长才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爸爸带去滑两三岁孩子才滑的螺旋滑梯。“我把他直接放在滑梯上,滑的过程中他自己翻了几个个儿,最后是头朝下滑下来的。下来时一副惊魂未定的表情,看见我便咧嘴要哭,但我没有马上安慰他,而是冲他做鬼脸,冲他笑,一会他也破涕为笑了。第二天我们继续去滑,有了之前的经历,他就不那么害怕了。”
不仅如此,郭靖宇还带儿子学游泳,居然不用救生圈哦。孩子还不能站时他就试图让他站立,还不会走时他尝试着牵着孩子走,玩得都是所谓“惊险”的游戏。
“有一段时间,信长特别喜欢在地上爬,而且专门往家具的缝儿里钻,我们家都是硬木家具,碰一下很疼。但我敢放手,他经常被磕,但磕了几天就能避让自如了。带孩子是需要尝试和探索的,如果不敢放手,就永远不知道他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父亲总是希望儿子快快长大,但回想这一年多来信长的成长点滴,郭靖宇也不得不感慨时间的飞快。原本还像小“道具”一般,在怀里任自己“摆布”的宝宝已然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将来还要学会越来越多的本领,成长得越来越快……
“孩子给予我的,永远比我给予他的多,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是递增的过程。”
孩子刚刚出生时,他坦言当时无法判断这个小生命与自己的关联。医生告诉他,如果想亲近他,不要穿衣服抱着他。“于是我解开衬衫,把赤裸的宝宝放入怀里……”
为了让妻子安心休养,宝宝出生后的40天里,郭靖宇亲自哺育。“夜里我一边写剧本一边看着他,他只要一吭唧,我就会抱起他,然后给他热奶,他还没哭出声来,奶嘴已经塞进他嘴里,这40天基本没听到他哭过。”
他哄孩子的绝招就四个字“哦、哦、哦、哦”,但要分出四个声部来。40天之后,他重返剧组拍戏,每当孩子哭闹,妻子就打进电话,他便以此招应对,百试不爽。
随着儿子的成长,郭靖宇也如所有父母一样,要面对新的课题——如何让儿子更坚强、勇敢。“男孩子长大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面对很多挑战,乐观、豁达的性格与强大的内心同样重要,遇事才能冷静、理智。”
塑造好性格先要找对好方法。信长原本也是个急脾气的孩子,玩耍过程中若遇到困难也会急得哇哇叫。鼓励他是必须的,要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不了时大人从中帮助,慢慢地当他自己可以做到的时就会特别有成就感,并且不再那么惧怕困难。
“孩子学走路时难免会摔倒,我们不会去追问疼不疼?也不会立即扶起他,而是给他加油,冲他微笑,让他知道原本摔倒并不可怕。潜移默化中让他学会坚强。”
我们面前的信长小朋友正如爸爸所期待的那样,不爱哭,喜欢笑,性格随和,而且很懂得分享,是个很能惹人喜欢的小家伙。
打开郭靖宇的微博,时常会看到父子俩灿烂的笑脸。妻子岳丽娜特意为信长开了微博,随时记录他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如今已经积累200多条。即使在外拍戏,郭靖宇也能通过微博,洞悉儿子的一切。
尽管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但他仍然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儿子心目中的好父亲。父子俩一起时,他喜欢穿亲子装,给儿子买各式的玩具。而他每次收工回家,儿子都会兴奋地大叫,第一个冲过来迎接爸爸。
这种父子情深或许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深刻体会。“没有孩子以前,这样的感受是根本想象不出来的。我担心随着他的长大,我的戏可能不再锋利……”
诚然,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何尝不是父母新一轮的成长与认知。
陈宇 :写给陈美洲的歌……
宝宝档案
姓名:陈美洲
生肖:属兔
星座:狮子座
宝宝悄悄话:你猜我最喜欢的节目是什么?答对啦,就是《小小智慧树》,小朋友们是不是都很喜欢看啊
唱歌、跳舞是我的强劲哦,来,跟我一起跳吧……
陈宇
导演、编剧,本土青春电影旗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编导专业副教授
电影作品《蛋炒饭》;微电影《男生日记》、《女生日记》、《爱—在线》;编剧作品《国门英雄》、《国家形象》等
这个世界总是让人沮丧/污染战争冷漠最后空虚一场/可是出生的理由同样很强/没有人后悔来此一趟/你会发现有些东西值得歌唱/会发现有太多事情值得梦想/可口的冰淇淋和午夜的星光/快乐的小狗和冬天的暖阳/洁白的纱裙和咖啡的浓香……
这是一位父亲写给女儿的歌,歌中诉说的是父亲对女儿的万语千言。
在女儿百天的时候,导演陈宇把它拍成MV,作为一生的纪念留给女儿陈美洲。
画面中,父亲深情演唱,亲友伴奏、合声。屏幕上回闪着美洲的成长轨迹,气氛温馨动人。
美洲一名取自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州”取美丽之州的意境,但“美洲”相比“美州”更朗朗上口,遂定为名。
眼前的美洲不满两岁,葡萄珠似的大眼睛,微卷的头发,圆嘟嘟的小脸,可爱得无以复加。
这是个乖巧的宝贝,见到陌生人会有一丝害羞。但慢慢地,她会用探寻的眼神望着你,试图交流。女孩对镜头有着天然的感悟力,为父女俩拍照时,她的配合度极高,玩玩具、跳舞、荡秋千,镜头里的小姑娘萌态百出。身旁的父亲,则是满眼爱意。
40岁,陈宇得女,陪伴孩子的成长,让他对生命本身的意义与价值有了更多感悟。生命是如此之绝妙,他精密无比,每个细节都是准确的;每个设计都恰如其分。
相比于影像,他更乐于为女儿拍照,“照片更具有选择性,她一岁时的神态很快就会过去,这是无法阻止的,照片抓住的就是这样若干个瞬间,每个瞬间都是生命中这个时刻所独有的,所以我更喜欢照片”。
看着女儿一天天的变化,他感叹到底该如何塑造她。作为学者型父亲,他想法更为深远,认为培养女儿是更复杂、更花心思的过程。“她未来要成为一个怎样的女人,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想清楚。”许多想法让他纠结,“女孩漂亮是好还是不好?漂亮女孩天生拥有更多机会,容易虚荣,反而影响她的生命体验和成长。因为不用付出太多就可获得。这显然存在许多问题。若不漂亮,问题仍然存在,竞争上处于劣势,可能会变得自悲”。
同样,学识对于女性到底有多重要?女人生命价值的体验与幸福并不取决于你获得多少知识。很多类似的问题,让陈宇迷茫。可怜天下父母心,或许这正是所谓爱之深情之切吧。
身为北大副教授,他却极其不认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他看来,把人生当作一场竞争,是不靠谱的决定。在孩子还没有选择能力时把他被迫拖进这场竞争中,这是中国的特定状况。
“家长所做的种种,无非是为了升学而考虑。中国的家长被名校制约了。我不会这样要求美洲,拿一所名校换18年的快乐值得吗?我宁愿放弃这些换她的快乐。我想这是我对她成长最大的贡献。”
“白天忙事务、晚上搞创作,夜里阅读,这是我以前的工作方式,晚饭后的创作时间曾是雷打不动的。” 但为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女儿,陈宇改变了曾经的工作模式。
现在,饭后演变成最Happy的亲子时光,创作则被分配至白天或深夜。只有拍自己的戏才去片场,周末更是完全被女儿占据,以前的难以想象,现在的自然而然。
工作节奏的改变是具体的,心跳历程的变化则是深刻的。
“有了孩子,我发现自己的视野宽广了,对情感的体验、对生命的认知都更加深入了。这些东西一定会潜移默化影响着我的创作。”
对比以往的作品,他发现如今的作品开始蕴含对生命的悲悯。创作剧本的切入点与关注角度也都有所不同。以前注重外部冲突,现在着力挖掘内心的变化,对社会及生活的看法也都更为深入。
陈宇坦陈以前的自己有些偏激,现在则能够试图去理解他人,以前鄙视的人生态度,现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认同。
“孩子让我对爱有了全新的理解,现在开始愿意付出,愿意用爱的形式拓展人生的深度、广度和维度,这样的人生和以前的真是大不一样。内心的维度扩大了,视野自然就宽广了。”
在慈父与严父的提问中,他表示自己更愿意做一个有原则的父亲。“孩子都非常聪明,她会不断试探大人的底线,原则问题一定要把握住。如果底线破到一定程度,那将于事无补,树立好习惯对任何一个孩子都大有裨益。”陈宇说。
林楠 :为你去拼全世界
宝宝档案
姓名:Coffee
生肖:虎
星座:金牛座
宝宝悄悄话:你知道吗,我可以把我家附近所有消防车的名字叫出来,还知道它们都停在哪个车库,是不是很了不起呢!
记住,所有车都是我的大爱哦
林楠
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会员导演
主要作品包括《延安锄奸》、《情爱保险》、《红幡》、《以前的日子》、《我的2008》、《命运呼叫转移之山难篇》、《商海情劫》、《十三格格新传》、《夺粮剿匪记》、《南少林荡倭英豪》
“看着自己的女儿,我总想跟谁去拼了。”这句话出自王朔笔下,曾给林楠留下深刻印象。彼时,年轻的他尚不能理解王朔所表达的情绪;此时,他真真切切地感同身受。
正所谓舐犊情深,如今身为人父,才知这份爱的深重。为了儿子去拼全世界又何妨?放弃全世界又如何?“只想生活在那个与他一起的小小世界里,一天天的日子看似简单重复,但却开心无比。”
Coffee三岁,是个性格沉稳、乖巧,超级喜欢汽车的小朋友。因为刚刚上幼儿园不久,为了能让儿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林楠上半年一直没有出去拍戏。推活推得已经被朋友骂缺乏斗志。但他坦言并不在乎,孩子的一切才首当其冲。“我要陪他度过这段特殊时期。其实孩子真正需要父母陪伴的时间很短暂,能全盘接受付出的只有这个阶段,我不想错过。”
每天接送儿子上下学,看着老师发来的微信,他就能判断Coffee这一天的情绪如何。林楠是典型敏感细腻的好爸爸。为了不想孩子哭,他可以在幼儿园陪上一上午;组织儿子同班小朋友聚会、出游、过生日……正是这份细致周到,他被老师推荐为家委会代表。
“性格或许和职业有关,作为导演,每件事总要想很多个角度。驾驭一个几百人的剧组,在几个月内完成你个人的想法,若不仔细一点,等你发现问题时就为时已晚了。”
对工作尚且如此,对孩子更马虎不得。“孩子的意识早过他的表达能力,当他们想表达却又表达不出来时,可能会着急,会发脾气,这时候的孩子可能全被我们误解,当成任性不听话。”
Coffee有次玩汽车时,车子撞到书架,他为此大叫。林楠严厉地制止儿子,但他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Coffee跑过去把车抱在怀里,不断抚摸着,“不疼,不疼。”原来他大叫是心疼车子。林楠为错怪儿子愧疚不已。
“我想我制止过他的很多次,可能都是我不懂他。所以我一直在想对孩子应该再细致一些,看到再多一点。因此我现在最深的感受就是跟孩子一起成长。很多时候不是我们陪孩子长大,是孩子拉着我们的手,告诉爸爸该怎样走。这是老天爷给每个人的机会,我庆幸没逃课。”
Coffee的性格中也有着和爸爸相似的细腻。今年年初导演协会要在济南开年会,提前几天林楠告诉儿子,爸爸过几天要出去开会,小家伙当时并没有太多反应。但接下来的两三天,他会突然跑过来抱住爸爸的腿,抑或把脸紧紧贴在爸爸的后背上。
“孩子能清晰地感知情绪的变化,他也有焦虑,只是不善表达……”
父子间最难忘的瞬间是抛给林楠的题目。但他已经记不清和Coffee之间哪个瞬间才最难忘,或许是他刚出生时推开家门闻到的婴儿奶香味,时刻提醒着自己已是父亲;或许是他咿呀学语、表达得越来越清晰,交流得到反馈时的惊喜;或许是带他出去玩,爷俩坐在马路牙子上,看着眼前的小家伙,颇具成就感时;还或许是抱着他做饭时,和他一起玩水枪时……
无数种画面,无数个瞬间,构成了父子间亲密无间的情景,其实无论哪个瞬间,带来的幸福感都溢满心底。“有了孩子,你会觉得快乐原本就是如此简单的,只不过以前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不屑去做。当所有的快乐绽放点都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就会觉得快乐的浓度果然很高。”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林楠喜欢用影像记录Coffee的成长,嫌相机不够方便,又专门买了四核手机变身微博专用。手机全部下载了连拍软件,每天为儿子拍照已然成为习惯,看他一点点长大,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欣慰无比。
他始终无法理解望子成龙,做个快乐的普通人是他最大心愿。“很多时候大人分不清这是孩子的需要,还是大人的需要,不要将很多负累强加给孩子。”
如今,林楠的工作已经提上日程,为此他有些怅然若失,一走便是三四个月,他甚至期待合同进展得再慢一些。
有着导演的职业优势,有着做父亲的切身感受,做一部关于孩子的戏,好好讲讲关于育儿这些事,这是林楠的未来计划。相信能够触动很多人, 共鸣很多人。
张立宪 著名出版人,作家,演员,《读库》主编。2012年参演《神探亨特张》,该片获得第49届台湾金马奖(2012) 最佳影片、最佳剪辑、最佳摄影奖项
Q:《影视圈》杂志社
A:张立宪
Q:演戏的感觉怎么样?
A:过把瘾就息影。
Q:怎么看别人对你的评价?
A:别太相信同行的批评,老问人家“你觉得我这个怎么样”。也不要受不了读者的批评,跟对方赌气说“有本事你也做一个”。
Q:《神探亨特张》最大的收获?
A:去北京之外的其他城市,不再需要陈晓卿老师的美食GPS功能了,直接采取“出门右转直行六十米右首那家”方式,就可以找到很好吃的馆子。
Q:怎么看中国文艺作品?
A:单是自己过得好还不够,还要别人过得比我差,那才足够爽。这是诸多中国文艺作品中传达出来的人生追求。
Q:编了那么多书,你有什么阅读体会?
A:要能看出长篇小说中蕴含的短篇小说,学会欣赏主干外逸出的旁枝。
陈志伟,1965年生人,香港著名剪辑师。凭借《窃听风云》获得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剪辑奖。近期剪辑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Q:《影视圈》杂志社
A:陈志伟
Q:作为电影“背后的人”,怎样面对台前名人的风光?
A:从不多问,是两个世界。
Q:剪辑师比做导演更有趣吗?
A:当然是导演有趣得多,我们都默默工作嘛。
Q:剪辑的魅力是什么?
A:能有一个创作、想象的空间。
Q:是否认为在电影圈只要有能力、够专业,就能得到肯定与尊重?
A:不一定,当某人比你高,他就会自自然然地不尊重你。
Q:剪辑工作想必常熬夜,艰辛时如何度过?
A:放下工作,回家睡觉,让脑子休息。
Q:是否曾有过孤独?
A:每天都是孤独,像活在孤岛上。
Q:与内地导演合作印象如何?
A:很愉快。中国导演要求你在拍摄前参与程度上比香港导演多很多,因为我的不同文化背景,他们希望我能给一点意见。
Q:剪辑方面,最欣赏哪一部作品?
A:现在是《教父》一二集,《这个杀手不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