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汤姆·霍伯对话张元:不能把电影只当摇钱树

2013-04-29

影视圈 2013年7期
关键词:张元无国界奥斯卡

所谓艺术无国界,虽然两位导演来自不同的国度,但他们在谈及关于电影的具体问题时,仍可以彼此产生很多共鸣。

曾执导过两部奥斯卡获奖影片《国王的演讲》、《悲惨世界》,担任此次上海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爵奖”评委会主席的年轻导演汤姆·霍伯和我国著名第六代导演张元在主席论坛进行了交流对话,探讨了电影在商业环境的艺术坚守、本国电影国际化以及导演个人发展等问题。所谓艺术无国界,虽然两位导演来自不同的国度,但他们在谈及关于电影的具体问题时,仍可以彼此产生很多共鸣。

在商业浪潮如此凶猛的今天,电影无法出淤泥而不染,但是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存在,如果只单纯的将其作为投资商或者是制片方的摇钱树,则可能使电影失去它本身所应具有的魅力。在谈及此问题时,汤姆·霍伯说,在过去几天对中国的印象中,不少年轻导演面临来自票房的压力,这可能会使他们不得不降低对电影的艺术追求。

面对这样的无奈和尴尬,张元导演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什么现在中国电影那么商业化?来自英国的导演谈的是希望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电影。我们一提起好莱坞就认为是商业片,但《国王的演讲》得到奥斯卡的承认,说明奥斯卡有一个有意思和正确的方向,电影应该首先是艺术的。”

“在英国,在我成长的环境中,我们有这样的文化和艺术传统,人们对商业传统看不起。”汤姆·霍伯这样评价商业元素在英国电影界的地位。

《国王的演讲》是汤姆·霍伯的第一部奥斯卡获奖电影。在2011年第83届奥斯卡颁奖礼中,这部电影一共获得了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三项大奖。

霍伯说他刚开始拍《国王的演讲》时,几乎所有好莱坞制片厂都拒绝了这个想法,很多明星都不愿意参与拍摄,人们一直说,这不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不是一个好电影。但他还是坚持了下去,并且在拍摄过程中,不去考虑票房问题,也没有去迎合美国市场,只是单纯地遵循自己的直觉,听从自己的内心。这种对自我的坚持和对艺术的执著最终获得了奥斯卡的肯定。

霍伯也指出奥斯卡非常注重电影的艺术和商业的平衡,看重电影的艺术价值,即使电影不赚钱也能获奖,比如2000年的最佳影片《关于我母亲的一切》票房只有2500万。

同样,张元导演也认为,票房不是唯一的标准。首先观众进电影院是期望看到好电影,那种元素堆砌的电影不一定是好电影,一个好电影风格应该是统一的;对他个人而言,首先要做一个好导演,再看有没有可能真正为公司带来利润。

其实,有人认为电影本身就是个商品,商业性是电影的基本属性。考虑电影的商业性本无可厚非,但是剑走偏锋则会鸡飞蛋打,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利润而使电影的品格无所建树,则会使电影走向无法回头的死胡同。

作为奥斯卡的新宠,汤姆·霍伯向中国电影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首先,他认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觉得《国王的演讲》是非常当地化的,语言也使用当时语言的口音,我拍的时候不想怎么拍得美国化、全球化,我只是想当时的真实是怎样的。”他觉得中国电影要在全球获得成功,就要把当下的中国表现出来,而不是特别奇幻的,希望推销给别国的中国。其次,他希望电影应该坚持写实的功能。“改编也是以真实为基础,讲一个虚构的故事也是虚构的真实。”

猜你喜欢

张元无国界奥斯卡
同在蓝天下 救援无国界
People Can Be...
《少年的你》获得奥斯卡提名
救援无国界,志愿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北方城市
大爱无国界——国际义卖现场见闻
成龙:奥斯卡来找我,不是我找奥斯卡
动物奥斯卡
Dynamics and Attitude Error Analysis for Dock Test System of Small Satellite
重读垂直:空间家的生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