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浅探
2013-04-29郑启立
郑启立
摘 要:导入是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导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080-001
一般来说,导入具有凝聚、激情、引趣以及设疑等四个方面的作用。成功的导入可以给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
一、语文课堂教学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语文课堂导入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导入设计时,要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地导入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通俗性原则。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 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力争导入内容和手段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
2.趣味性原则。课堂导入的目的就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设计课堂导入时,不论用什么方法,必须具有趣味性,只有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更快地进行课堂学习。
3.启发性原则。课堂导入的设计必须具有启发性,对本节课具有指导和牵连,使学生从导入阶段就对本节课有一个认识和继续听下去的思想。
4.悬念性原则。课堂导入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技巧,重要的是要有悬念,只有富有悬念的导入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
5.预设性原则。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目的是为下一个教学步骤作铺垫,烘托课堂教学气氛。所以老师在导入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调动已有的情感去学习和体验新的知识、新的内容。
6.连贯性原则。语文课堂导入设计应与下个环节自然连贯、无痕联结。切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更不能脱离实际需要,盲目地导入,使学生的认知被误导,偏离正确的轨道。
7.灵活性原则。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在课堂教学导入设计时,一定要灵活,如果教学新课前碰到了可变因素,就要迅速调整课堂导入的设计,以更新、更实际的方法进行导入。
二、语文课堂教学导入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某些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方面要引起注意。
1.目标不明。一些教师,缺乏对课文的深入研究,设计的导入方法不切合实际,目标不明确,结果使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2.基础不牢。有的教师在导入的时候缺乏凝聚力,不能使学生很快地沉浸到学习的环境之中,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主体不清。一些教师在导入时过分地夸大自己的作用,一个人夸夸其谈,忽视了学生的存在,不能引起师生共鸣。
4.学生不懂。一些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不结合学生实际,脱离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盲目导入,结果学生因听不懂,而无法快速进行课堂教学的意境之中。
三、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思考和建议
就上述存在的问题,我认为需要对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进行深度思考,让它成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办法。为此,要精心研究,科学设计,不仅要采用形式灵活的导入方法,而且设计的导入还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语言导入。在语文课堂导入时,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进行课文朗读,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的意境之中,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如在教《鲸》一文时,老师设计一段对话,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引出问题导入教学。老师问:大家有谁知道鲸?鲸的特性是什么?为什么说鲸不是鱼类呢?让学生一一做出回答,当然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一边肯定,一边纠正,最后总结,指出大家对鲸并不全面了解,要想全面了解就要学好《鲸》一文,要求大家认真学习和体会本课。这样的导入,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注意力和课堂学习兴趣就自然会高。
2.故事导入。课前老师先选择一个与课文相关的、且脍炙人口的故事进行讲解,调动大家的注意力,然后慢慢引入课文。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一文时,可以先将红军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的故事简要地讲出来,从而引入红军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与敌斗争。作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了《七律·长征》,让学生对《七律·长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境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
3.点破题目,直接导入。课堂教学是讲究艺术性的,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都有一定的艺术手法,在课堂教学导入设计时,也要运用这些教学艺术进行课前导入。点破题目,直接导入就是其中一种。如讲曹操的《龟虽寿》一课时,首先介绍龟是灵异而长寿的动物,其寿命可达五千年。让学生了解龟的特性。讲明虽然长寿但终有死的时候。由此导入课堂教学。同学们认真朗读这首诗,就可以体会到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4.丢包袱导入。老师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如《统筹方法》一课,老师上课首先可以对学生说:“今天的语文课,我考大家一道数学题。”语文课考数学,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然后,再挂出事先已设计好题目的小黑板:星期天,小明妈妈出门。临走时交代小明完成三项任务:煮饭、做作业、拖地板。假如每一项任务都须用一小时完成,请你想想:能否用最短时间完成这三项任务。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统筹方法》。这样一来,这堂课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对课文的理解就更加容易了。
5.目标展示导入。当前语文教学中,提倡一种教学方法——目标展示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这些,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进入课堂就直奔主题。如教《谈骨气》一课时,老师首先要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要解决清楚哪些问题,人应该具备哪那骨气?骨气的作用和对人生的影响有哪些?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6.多媒体导入。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网络的发达,以及网络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广泛运用,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让动画,影视进入课堂。使学生在声音、色彩、形象等方面获得较多的关于课文的信息,更好地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研究和探索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和技巧是当前教研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对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探索,研究出更多的方法和措施,以利于语文课堂教学收效更大,效果更好。在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实践探索中,一定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科学的导入方法,以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课堂教学有效开展,教学效果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