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学校认识平等

2013-04-29吴非

杂文选刊·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门卫教育观英才

吴非

有些教育语言,不经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传播,可能的后果,令人担忧。青少年时代接受的谬误,终生难以纠正。

“文革”结束,大学的老先生们得“解放”,重上讲台,得意间曾大呼“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学生猛烈鼓掌。我思忖本非英才,不敢僭称,很是困惑。后来到中学,同行说在名校工作的优势,在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我闻之更感不安,以我之驽钝,岂能误英才,遂不置一言。我在教学中越来越认识到“有教无类”的重要,认识到公平教育的重要。只想“择英才而教之”的人,可能很难从事基础教育,凭他的教育观,也不能算真正的教师。教育是为了让所有的人生活得美好,而不是为了豢养所谓“人上人”,去搭建一个不平等的社会。

教师必须有这样的教育观,他的“教育心”才会平静,平静到眼中只有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学校便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很恶劣;因为学生出身官员家庭,校长就无原则地有求必应,很卑鄙;利用权力和学生家庭做交换,很可耻。有些校长主任,平时对教师学生颐指气使,可是对“特殊学生”却低三下四,甚至主动上门辅导。名校的风气,往往就是被这样污染的。

当年带过一个班,大多数同学出身农家,忠厚朴实。有个干部子弟比较奢侈,他家里送来的食品很多,吃不完,他也不与同学们“共”。有一次,在宿舍楼层的垃圾筐里发现大袋的牛肉干和花生米,我知道这层楼只有一人有可能会扔食品,于是我拎着他扔掉的四袋食品找到他,告诉他:“我很生气。”他感到委屈,说:“即使给他们吃,也没有人帮我的。”——他思考问题的出发点竟是这样。我对该生家长说,你的孩子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对他“有用的人”,希望家长能更多地关注平等教育。

缺乏平等意识的孩子人格是不健全的,家长无论如何不能低估这一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突然兴起的所谓“贵族学校”把一些人的教育观搞乱了。在中国社会说“贵族”,本是很可笑的事:所谓豪门权贵,自以为有钱就有势,就可以称“贵族”,竟不想让子女和“平民”在一起读书了。他们不懂“贵族”与“土豪”的差别,这种无知的优越感是会害了子女的。从教育学、社会学的角度去观察,校园里发生的一切,都将影响学生在未来社会站立的姿态。学生的许多不良习气,正是在学校里养成的。

学生“平等”意识的养成,家庭之外,主要看教师的学养。学校的门卫气愤地说了一件事。市里有规定:除本校公用车,其他车辆一律不能进校园。但接连几个星期天,都有教师要强行开车进校。门卫阻拦,有个教师竟然开着车顶撞门卫,一步一步地逼,嘴里还骂着脏话。

另有一教师每次都厉声吆喝:“开门开门!你还想不想吃这碗饭啦?”——请看,同样来自农村,上过大学的教师敢侮辱门卫,这中间肯定有值得研究并玩味的内容。门卫说:“我们执行规定,我们没有错。我们很多人都是从农村来的,听口音、看举止,这两个老师也是农村来的,可是老师是上过大学的,怎么这么不文明?”对制度有意见,是可以找校长讨论的。门卫又说:“但他们见到校长就一副低三下四相,我们看了都不好意思。”

虽然这样的教师为数不多,但只要想到学生每天都要接触这样的老师,怎能不让人忧心忡忡?

【原载2013年5月29日《新民晚报·夜光杯》】

题图/倒塌/孙以增

猜你喜欢

门卫教育观英才
法律之门
诚聘英才
过法门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招揽英才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过法门
招揽英才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基于工程教育观的GI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