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探讨
2013-04-29石莹李杰
石莹 李杰
摘要:通过对当前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教学团队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工程训练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并对如何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训练教学团队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关键词:教学团队;工程训练;创新能力;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石莹(1980-),女,辽宁鞍山人,大连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工程师;李杰(1969-),男,辽宁大连人,大连交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工程师。(辽宁 大连 116028)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87-02
作为高等院校工程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工程训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工程训练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工程训练中心是工科大学生进行综合工程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与时俱进,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经济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高层次、复合型的工程技术人才。
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保障工程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使之成为基本涵盖工业体系内容、适应现代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高校工程训练中心。这主要包括工程训练中心软硬件建设两个方面,其中工程训练中心硬件建设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和补充以及中心场地建设等方面,而工程训练中心软件建设则主要集中在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上。本文基于工程训练教学团队现状,对工程训练中心教学团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如何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训练教学团队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一、工程训练教学团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团队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大多数在原实习工厂和金属工艺学教研室整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教学团队结构主要由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实践教学指导人员构成。其中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占小部分比例,主要负责工程训练理论课的讲授、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编排、工程训练中心的改革和建设等工作;实践教学指导人员占中心人员的大部分,主要负责全校各专业学生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面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实训项目,工程训练中心接待全校各专业学生进行工程实训,实践教学指导人员的工作量极大、责任极重。而工程训练中心的实践教学指导人员是由原实习工厂工人转制而来,理论知识普遍薄弱,平均年龄偏大,更重视实际操作技能的传授,在讲课过程中实践与理论知识衔接能力较差,所以工程训练教学团队结构老龄化、低学历化现象严重。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对高校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训练教学团队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显然不能满足高校教学的要求。
2.教学团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的工程实训不单纯是指实践操作技能的传授,更注重的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大工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大部分高校的工程训练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项目编排几十年不变,很多实训教学只局限于操作技能的培养,在工程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涉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多实践教学指导人员本身都没有经过创新能力方面的培训,再加上自身素质的限制,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当然也就无从谈起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教学团队稳定性差
很多高校并没有把工程训练中心划为教学单位,而是划在了教学辅助单位的行列,将实践教学指导人员当做教学辅助人员、实验教师看待,甚至有些高校的实践教学指导人员被视作工勤人员,这种管理方式大大打击了工程训练教学人员的积极性。工程训练中心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工程实训任务,而学校却对中心的教学任务没有工作量的界定,使得工程训练中心人员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即便有些本科生、研究生愿意来中心工作,但大都是将工程训练中心当做跳板,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又转到学校其他岗位工作。不被学校认可的实验教师身份以及低收入、高工作量是造成工程训练教学团队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二、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1.合理的教学团队结构
工程训练中心是学校一个比较特殊的教学单位,中心教学人员不仅要求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支撑,还要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因此教学团队中应有相当数量的“双师型”教师。在工程实训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给学生传授工艺知识、设计理念、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既可以提高工程训练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又可以更好地为指导学生工程实践教学服务。其次,工程训练中心应有更多年轻的教学指导人员补充进来,为中心建设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以缓解中心人员结构的老龄化现象。
2.团队成员应具备强烈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和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未来社会正面临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工程训练中心教学人员自身要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了解和掌握先进制造技术,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够体会到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给社会和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效益,通过工艺创新、设计创新等方面的改革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不斷地改革工程训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诸如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引进到学生的工程实践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力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团队成员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坚实的专业知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治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为了树立中心每位教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工程训练中心要加强教学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塑造他们具有为人师表、敬业奉献、责任心强等高尚品格,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程实践教学中来。
工程实践教学面对的是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这就要求中心的教学指导人员必须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而且通过不断学习来掌握现代制造工艺及技术的全貌和前沿,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
三、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的途径
1.通过培训、调研等途径提高教学团队整体素质
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中心教职工到国内知名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师资培训和调研,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手段,争取学校更多的政策倾斜,促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对实践教学指导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鼓励教职工在职接受更高等级的学历学位教育或考取不同种类的技能证书,通过学习来弥补自身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实现提高工程训练教学团队整体学历层次和素质的目的。
2.提高团队待遇和地位,激发工作的积极性
学校应制订相关人事政策来提高实验教师的地位,在评职和考核等方面给予特殊要求及待遇,加大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吸引更多高学历、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补充到实践教学队伍中来。根据工程训练中心实际工作情况,明确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等考核标准,采取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中心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规范管理制度及相关政策,提高团队教学质量
工程训练中心是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的场所,任何工作都要为实践教学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各项规范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病事假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使中心日常教学可以井然有序地开展下去。
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每轮实训结束后都由学生对实践教学过程及实践指导教师进行客观评价,以此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高工程训练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四、结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必然要求。工程训练中心是对高校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其教学团队建设与学生大工程背景下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在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上,必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把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成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丁政,于兆勤,邓海祥.加强工程训练教学团队建设,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
[2]聂立新,赵明利.高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3).
[3]阚绪平,宋树恢,朱华炳,等.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2).
[4]王玮,周燕飞.关于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管理团队建设的思考——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8,(1).
[5]曹中一,劉舜尧.工程训练中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3,(3).
[6]杨长青,司艳莉.高校工程实验队伍实践教育能力建设——以清华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