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与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观察
2013-04-29刘江峰
刘江峰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突发性聋的有效方法。方法:168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成红花、葛根素组(治疗组86例)和复方丹参组(对照组82例),分别使用红花、葛根素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8%,对照组为68.2%,两组比较具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红花和葛根素液是治疗突发性聋的有效药物,优于复方丹参液。
关键词红花液葛根素液突发性聋
突发性聋简称突发性聋或暴聋,为多种原因引起的突发性感音性聋。目前认为突发性聋是由内耳微循环障碍所致。突发性聋发病率国外1977年统计为10.7/10万,国内报告突发性聋占感音神经性聋的4.86%[1],多为单侧。2006年5月~2012年5月采用红花液和葛根素液治疗突发性聋8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突发性聋患者16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男40例,女46例;年龄22~69岁,平均46.6岁;均单耳发病;耳聋程度,40db以下(轻度聋)26例,41~70db(中度聋)38例,71~90db(重度聋)18例,91db以上(全聋)4例;病程1周以内75例,1个月以内6例,1个月以上5例,伴眩暈20例。对照组82例,男40例,女42例;年龄19~66岁,平均45.1岁;均单耳发病;耳聋程度,轻度聋23例,中度聋42例,重度聋16例,全聋1例;病程1周以内71例,1个月以内5例,1个月以上6例,伴眩晕18例。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8ml红花液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葛根素20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同时给予能量合剂、营养神经药和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各做1次纯音听力测试,进行疗效评估。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滴,每日1次,并给予同治疗组的辅助治疗。一般治疗2~3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参考1996年10月上海会议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2]。
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1.8%,对照组为68.2%,两组比较具差异有显著性(x2=14.28,P<001)。见表1。
治疗组是否伴有眩晕对听力恢复的影响:见表2。
讨论
突发性聋发病原因尚不明了,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血液黏度改变等一系列因素有关。目前,对突发性聋的治疗多为改善内耳微循环障碍。改善微循环障碍是治疗突发性聋的重要措施,红花和葛根素液具有血管扩张与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度以及改善微循环高凝状态,增加血流量、增加内耳血中氧分压,改善内耳细胞代谢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突发性聋的疗效与病程长短有关,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国外资料统计表明发病1周内进行治疗者,80%以上可获得痊愈,或部分恢复,发病2周后开始治疗,疗效较差,病程超过1个月,听力已定型,治疗便没有意义,可能是因为病程越短,发生病变的毛细胞数量越少,毛细胞发生的病变越轻,则治疗容易;病程越长,有的毛细胞发生了不可逆性病变或坏死,则治疗极度为困难。治疗中无眩晕者疗效明显优于有眩晕者,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慕虞,俞诺.耳聋诊疗与康复[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52.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