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管理分析

2013-04-29钟世民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7期
关键词:血糖社区糖尿病

钟世民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情况。方法: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对120例居住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的综合社区干预方法,观察比较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结果:经过综合社区干预措施,120例糖尿病患者FBG、PBG、HbAIC值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BG=2.16,tPBG=2.45,tHbA1c=2.63,P<0.05)。结论:充分利用社区医疗资源,规范控制饮食、运动、指导合理用药、监测、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措施,可以良好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干预管理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根据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规定了糖尿病管理的基本原则[1]: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控制症状,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远期目标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预防慢性并发症。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社区卫生服务逐渐成为糖尿病综合防治的最佳平台。本文总结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经验,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

资料与方法

根据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选取我们社区120例居住>5年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20例糖尿病患者中,女57例,男63例,男女之比1.05:1;病程3~24年,平均11.4±4.4年;年龄37~76岁,平均60.4岁;患者学历情况:大学及以上学历36例,中专学历14例,初高中学历73例,小学以下7例。

干预方法:①帮助社区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禁烟限酒,鼓励保持乐观的情绪。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根据糖尿病患者各自自身的实际情况参加一些正常的工作、社会活动,每天的工作、学习、休息运动保持有一定的规律,以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②饮食疗法: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具体情况指导患者具体饮食注意事项;按计划安排每餐食物,制定个体化食谱,不可随意增减。忌吃油腻食物。对消瘦者应提高摄入,则需要增加体重;对于肥胖者应减少热量摄入,逐步降低患者体重;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患者需要增加热量,维持其特殊的营养需要。③患者需要规范用药,坚持用药,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控制血糖在合适水平,平时需要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告知患者辨识药物的不良反应,临时处理措施,通过心理干预,告知患者糖尿病自我监测的内容及意义;低血糖的预防、识别及处理措施。④建立糖尿病患者自我交流小组,由居住邻居的糖尿病患者组成一个小组,选出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者為组长,首先对组长进行糖尿病知识培训。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开展各种活动,进行糖尿病知识培训,互相交流治疗以及生活经验。为了让患者掌握更多的疾病相关知识及有利于病友之间的相互交流[2],每个月我们社区组织1次糖尿病患者集体活动,活动的具体方式采取个别辅导、心理谈话、专题讲座、示范表演等。⑤专家义诊我们定期请上级医院糖尿病专家到社区义诊,为每个糖尿病患者制定具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具体随访方式采取定期电话随访、上门随访、患者主动到社区卫生服务站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填写糖尿病患者随访表,随访内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传授;对于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监测并记录;督促规患者范药物治疗以及定期复查,发现相关动态变化后,及时督促患者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综合社区干预措施,所有120例糖尿病调查对象的FBG、PBG、HbA1c值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BG=2.16,tPBG=2.45,tHbA1c=2.63,P<0.05)。

讨论

我们知道,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以及影响全身各个脏器与组织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3位[3]。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酮症酸中毒以及继发感染等各种并发症。

糖尿病的治疗是终生性的,糖尿病综合治疗模式包括:合理饮食、健康教育、运动疗法、规律服药及自我血糖监测。糖尿病治疗效果主要是取决于患者的主动配合程度。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干预逐步受到重视。大医院门诊医生难以向患者详细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也很难做到对患者追踪随访,治疗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是居民首先接触的第一线的医疗服务,与居民联系最紧密,接触最频繁,社区卫生服务能全面进行糖尿病危险因素评估,同时可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制定规范性的治疗计划,同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治疗方案,保证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到合适的程度,对于糖尿病患者防止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社区医务人员与糖尿病患者密切配合,可以保证治疗得到有效实施,达到提高糖尿病控制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制定委员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2谢建美,卞月秋.持续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0,23(7):2131-2132.

3王战建,张耀.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三级预防[J].河北医药,2004,4(26):289-290.

猜你喜欢

血糖社区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