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本的理解和解释
2013-04-29刘国民
刘国民
一
关于文本解释的一般常见是,文本有独立于解释者之外的原意,解释者应该消除自己的主观先见、前见,从时间上、思想上、心理上、语文上“设身处地”地进入作者所生活的时代,真切地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达到对文本及其作者原意的把握。这也是陈寅恪先生所谓的“同情之理解”。文本究竟有没有原意呢?作者的原意是什么呢?解释者能否消解其历史性,而突破其时代和个人经验的限制呢?我们认为,文本及作者并没有原意,任何解释者总是带着其历史性来解读文本的,消解其历史性是不可能的。首先,解释者是历史中具体的人,脱离其历史性,则成为一个抽象的人。其次,消解历史性,解释者将成为一片空白,他的生活体验、知识水平、人格修养、艺术素养将被悬置,解释就不可能。总之,关于文本解释的一般常见,在实际的解释过程中并不能成立,而只是表明了我们的愿望和期待。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揭示出文本解释的一般特征,建构了哲学解释学的理论体系。
其一,文本没有所谓的一元性的原意,文本的意义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文本的思想内容是一个丰富复杂的“意义体”。解释者只是侧重于某些意义的阐释,而不可能穷究文本的所有意义。因此,每一个解释皆是有限的,并不断地丰富文本的思想内容。文本面向不同时代的人、同一时代不同的人开放,文本常释常新,这并不表明文本解释就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一是所有的解释并非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是具有一定的共性;二是我们从不认为所有的解释都是一样的好,总是认为某些解释较为合理。
其二,任何文本一旦存在,必置于一种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文本的意义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而表现出历史性,这是文本的历史性。解释者总是处在他自己的时代背景、思想氛围和个人经验中来解释文本,这构成了解释者的历史性。文本的历史性与解释者的历史性构成一段距离,解释者不能通过“设身处世”以消解历史距离。历史距离使解释者与文本之间产生紧张冲突,是阐释文本意义的障碍,同时,历史距离也为解释者的创造性理解提供空间。
其三,解释者的历史性与文本的历史性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伽达默尔由此提出“视域融合”的重要概念。“视域融合”是指文本历史视域与解释者历史视域的融合。解释过程就是文本的历史性与解释者的历史性在冲突中融合的过程。一方面是解释者的思想向文本的渗透,另一方面是文本影响了解释者的思想,二者互动的、双向回流的诠释活动创造了新的文本意义。这是解释者结合他的时空条件和个人经验,而展开对文本意义的解释。
其四,解释者的先见、前见是解释文本的必要前提。“先见”“前见”的问题,是传统解释学与哲学解释学争论的焦点之一。传统解释学认为,解释者的先见、前见阻碍了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必须予以消除。中国的先哲即有此观点。《论语·子罕》中有“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说。就认识论上而言,“毋我”即是消除主观先见之意。庄子认为“心斋”是至人最高的精神境界。《庄子·人间世》曰:“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至人消除他的“成心”,心灵虚静寂寞才能正确认知大道,《庄子·逍遥游》所谓“至人无己”。荀子认为,“虚壹而静”之心才能知“道”。这都是对主观前见的贬斥,但哲学解释学肯定了先见、前见在解释中的重要作用。伽达默尔认为,解释者的前结构包括成见(前见)、权威和传统三个要素,它们构成了理解的必要前提。他由此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从启蒙时代理性主义观点来看似乎是理解障碍的前见,现在成了历史实在的本身和理解的条件,所以屏除成见就是放弃理解。没有先见、前见,理解和解释就不可能。
其五,文本解释总是“突出”文本的某些意义:一是由于文本蕴含这些意义,尽管其在文本中是隐微的、间接的;二是解释者有这样的先见、前见。伽达默尔认为,“突出”一种东西,正是前见所发挥的作用,也是视域的聚焦。文本的某些意义是解释者感受最深切、理解最透彻的,而与解释者的先见、前见深相契合,故解释者不遗余力地予以发挥。陶渊明曾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所谓“会意”,即读者的心意与文本的内容交相融合,因而“欣然忘食”。文本含有某种意义,但你没有这样的知识经验或体悟不深,你往往会视而不见,或简单解释而不能穷尽文本的这一意义。文本不含有某种意义,但解释者因自己的主观先见而投射到文本当中。这种解释是歪曲和曲解,是无中生有,即所谓“郢书燕说”。
其六,解释者在解释文本时,不是被动复制文本的原意,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文本意义进行创造性的解释。伽达默尔说:“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并非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1]
二
根据哲学解释学的观点,解释者的历史性、先见、前见,是文本解释的必要前提。历史性、先见、前见构成了解释者本人的修养,这是解释者能否合理而深入地解释文本的内在保证。解释者的修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解释者要具有真切丰富的人生经验。解释者的人生经验愈是丰富真切,且有反省精神,他与文学文本相会意的内容就愈多愈深入,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就愈是深切。
(二)解释者要具有深广的知识修养。解释者对某一作品的深入解释依赖于解释者预先对文本内容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的把握程度。一个不懂庄子学说的人,如果去解释《庄子·齐物论》,至多不过是文字表面的疏解,而不可能深入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中。
(三)解释者要具有美善的人格修养。解释者的人格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有重要意义。那些胸怀狭小、自私自利的人,是很难深入地阐发杜甫诗歌爱国、爱民的思想内涵的,即使说出来,也肤浅生硬而不能深切感人。那些只计较个人私愤、私怨的人,在解释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时,往往只能从司马迁个人遭遇李陵之祸上来予以说明。这未能把握司马迁发愤的实质内容。司马迁所发的愤,并不是一己的私愤,而是站在当世、后世之人类福祉的立场上激烈地批评专制政治之罪恶的公愤。
(四)解释者要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才能合理地解读文学作品。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解释者的修养即是根、膏;根茂、膏沃则能合理地阐释文学作品的内涵,即果实饱满、光华闪烁。
解释者具有深厚的人生修养,再辅助以适当的方法,才能较为合理地解释文学作品。文学文本的解读方法是细读法。
其一,审慎地阅读文学作品中的每个词,积词成句,积句成篇;注意词、句、篇之间的微妙联系,从这种联系中把握词、句、篇的意义。整体必须通过部分来理解,部分必须通过整体来解释,这即是解释的循环。
其二,全面而统一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避免部分和矛盾的解释,从而构成完整鲜明的形象和意境。
其三,文学文本“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解释者要把文学作品中的隐含的意义揭示出来;对作品中空白的地方予以合理的想象;对微小的意义,根据自己的思想和人生经验加以突出和扩充。
其四,仔细探求作品中隐喻、象征的含义。
其五,解释要具体、生动、形象,不要概括和抽象。
三
我们具体地解读两个文学作品,以确证以上的一些基本观点。
唐代诗人张泌的《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诗中的“谢家”是指东晋重臣谢安之家,诗人所爱恋的谢家之女是指貌美而又富于才情的谢道韫。诗人思念的是像谢家这样大族的女儿。这可能暗示诗人出身寒素而与谢女不是门当户对,从而成为他们爱情阻隔的主要原因。
分别之后,诗人梦中又来到谢家,他们相谐相伴在回合的小廊、曲斜的栏杆边。这表明诗人对谢女的依依深情,也暗指他们在现实中已经阻隔。诗人梦醒之后,非常怅惘和忧伤,明月有情,静静地照着清冷寂寞的庭院,陪伴着孤单伤情的诗人。明月有情,暗含谢女的无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谢女无情的幽怨,恐怕也寄希望于她的有情。春花从枝头轻轻地飘落,隐喻美好的爱情静静地凋零,诗人的内心充满着爱情失落的悲伤。“寄人”恐是虚,实是无人可寄。因为诗人与谢女并非短暂的离别,而是爱情的诀别。
这首诗的空白较多,富有言外之意,且多含隐喻。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扩充,这首诗构成了一个完整鲜明的意境。美好的爱情静静地凋零,诗人的内心深藏着爱情失落的悲伤。爱情失落是人生的普遍遭遇,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因而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台湾诗人郑愁予有一首名作《错误》,有的高中课本选录了,对此诗的主旨,一般解释为传统的闺怨诗,但笔者并不赞同这种看法。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呢?可能有不同的解释。
其一,有人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闺中女子即思妇,思念漂泊在外的丈夫即征人。这位思妇听到窗外响起了“达达的马蹄”,以为丈夫回来了,内心充满了惊喜(这是美丽的),可是打开门一看,骑马的“我”只是匆匆路经此地的过客,并不是她所日夜盼望的归人(这是错误的),因此是“美丽的错误”。思妇独自在家,她的内心是寂寞的,也是封闭的(不愿意接受外面的人,而表现出对爱情的忠诚)。
其二,有人认为,根据上面的解释,“我”与这位女子没有任何关系,那么“我”如何能知道“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呢?从整首诗的意象来看,“我”透视了这位女子的内心世界,“我”和她具有不同寻常的情感。“我”就是这位女子日夜思念的人,她听到“我达达的马蹄”,以为我要回家了(这是美丽的),但“我”并不停留,而只是“打江南走过”(她不免失望伤心)。这即是“美丽的错误”。
其三,按照上面的两种解释,不管我与这位女子有没有什么关系,诗中的女子都是一位思妇。她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首先,一位思妇充满了对丈夫或情人的思念和期待,她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不可能是“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她应该是多愁善感,春悲秋怨。其次,上面的两种解释,把“归人”理解为“回家的人”,把“过客”理解为“旅客”,这是从诗歌意象的表面义加以解释,未能追寻诗歌意象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再次,如果“美丽的错误”只是表现传统闺怨的主题,则这首诗也缺少新意。
我们的解释如下:
我走过江南的某一座小城,青石板铺成的街道,莲花自在的开落,我遇见了单纯美丽的你。我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小城和美丽的你。在这宁静的小城里,你的心本来是单纯的、寂寞的,情窦未开,春风不来,柳絮不飞。我打开你的心扉,我们相爱了。你爱得是那么深情执着,把我看作是你终生的伴侣,一生的归宿(即“归人”);可是,我渐渐地淡漠了你的爱情,厌倦了小城宁静平淡的生活。我终于离开了美丽多情的你。我只是你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匆匆的过客。你深情地爱我,我也曾经爱你,这是人生中最美丽的情感。但你爱得是深情执着,把我看作你终生的伴侣归客,而我淡漠了你的爱,最终离去,这又是错误。这错误的原因主要在我,是我辜负了你,我的内心包含着美丽的忧伤和寂寞的悔恨。
上面的三种解释,表现了文学文本解释的多元性、开放性,但第三种解释在笔者看来似乎更为合理。这种合理性体现在文本视域与解释者视域从冲突而走向融合之中。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