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公开课偶得

2013-04-29贾志敏

语文建设 2013年7期
关键词:公开课青蛙语文课

贾志敏

时下,语文课的课型可谓名目繁多:观摩课、展示课、研究课、选拔课、比赛课、交流课、考核课……这些课的共同特点是,教室里除了听课学生,还有众多观摩的教师。这样的课,统称为“公开课”。

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获得上公开课的机会不会很多,所以执教老师必然会认真对待。课前充分准备,广泛收集资料,精心设计教案,细心制作课件。定好教案之后,还要多次试教与实践,试教后,会请多方人士“会诊”,找出问题与不足。“解剖一只麻雀”,探寻事物发展规律。上了一节公开课,对执教者而言,教学能力必然会提高不少。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固然需要,但是,我们不能为上公开课而上公开课。功夫要下在平时,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由于公开课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家常课”,所以,我们还得予以充分重视。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应该是有的。我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的

一、从课题入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课题入手,等于牵着牛鼻子,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这样,不会偏离教学中心,解读课文时便一气呵成,不会产生拖沓、冗长的感觉。这里试以两个教例说明。

第一个教例:

《两个名字》为一年级上册课文。一共三个小节:

青蛙对竹子说:“我有两个名字。小时候叫蝌蚪,长大了叫青蛙。”

竹子对青蛙说:“我也有两个名字。小时候叫竹笋,长大了叫竹子。”

青蛙和竹子手拉着手,高兴地说:“哈哈!我们都有两个名字。”

(一)【板书“名字”】请同学读“名字”这个词,然后交流各自的名字。还可以说说自己的名字是谁给起的,它的含义是什么。

(二)【出示公众人物的图像或视频】认识吗?他们又叫什么名字呢?

(三)【出示青蛙和竹笋的图片】这两个小家伙分别叫什么名字?

(四)一般来说,我们只有一个名字,而青蛙和竹笋却各有两个名字。【板书“两个”】这是怎么回事?读了课文我们便知道一切了……

第二个案例:

《我不怕鬼》是沪教版五年级的课文,讲的是鲁迅先生早年在故乡的坟地里踢“鬼”的故事。

(一)【板书“鬼”】请学生读“鬼”字;数一数笔画;用部首查字法查“鬼”字,该查那一部分?

(二)突然问学生“见过‘鬼吗?”学生必然会回答:“见过——”教师追问:“谁见过了?真是‘见鬼了!”【气氛活跃】

(三)教师介绍:过去,科学知识普及不够,人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死了以后到哪里去。以为好事做尽,死了以后上天堂成仙;坏事做绝,死了以后下地狱成鬼。据说鬼的“品种”不少,有大头鬼、小头鬼、落水鬼、吊死鬼、无常鬼等等,还据说“鬼”的面目狰狞可怕,所以人们都怕鬼。【板书“怕鬼”】

(四)无神论者不信世上有鬼神,所以他们“不怕鬼。”【板书“不”】

(五)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讲“一个人不怕鬼的故事”。这个人是谁呢?是“我”。【板书“我”】“我”指谁?——鲁迅先生。问学生:“能介绍一些有关鲁迅先生的点点滴滴吗?”

二、多读书少提问

口头说的为“语”,书面写的为“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很多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喜欢对课文内容进行无休止的分析。这就偏离了课改的方向。课堂教学变得烦琐、杂碎、乏味。阅读课上要少一点“烦琐分析”和“无效提问”,需要的恰恰是“书声琅琅”和“议论纷纷”。

多读,是我国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传统。李白之所以能“日赋万言,倚马可待”,是由于他“六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杜甫之所以“七岁思而壮,开口咏《凤凰》”,也是由于他“群书万卷常暗诵”。这个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读的训练,讲读课文一定要以读为基础,要求学生多读熟读。

读书过程,正是咀嚼、消化、吸收、储备语言营养的过程。古人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一篇好文章,不经过反复诵读,就不能领会其深刻含义。读得愈熟,领会愈深;读到滚瓜烂熟,作者语言就有可能转化为读者语言,自己在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这个道理。

语文课上,老师就是要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读书,让他们喜欢读书,让他们读出味儿,读出效果来。

三、巧设练习进行语言训练

语文课上要教语文,不要教课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组织表演、播映视频等都不算“语文”,只能说它们是学习语文的辅助手段。学习语文要落实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

《惊弓之鸟》结尾处,写到更羸向魏王讲述“大雁掉下来”的原因后,却没有再写魏王的话。为此,教者可设计一个拓展性练习:让学生写几句魏王赞美更羸的话。学生思维必然活跃,想象一定丰富,写得可能各具特点。

教《母亲的鼓励》,教者可设计一个说话和写话训练。

先让学生说一说。“母亲给予儿子鼓励分别是哪三次?分别是怎样鼓励儿子的?”

然后,再让他们写一写。给文章“补白”:假设在高中三年级的家长会上,老师会说些什么?母亲又会怎样鼓励儿子?

毋庸讳言,语文课上,我们只是借课文作为例子来教学生说话和写话,我们要“用教材”而不需要去“教教材”。

其实,小学课本里的课文没有多少深奥之处,能识字者往往一看就懂,一读就通。重要的是我们怎样组织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公开课切忌“玩花样”,“搞‘作秀”,“忽悠人”,必须要真实、朴实和扎实。

好的课,必然“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好的课,真能给人启迪,真能让听课者学到东西。

重要的是,我们要上好“公开课”,更要上好平时我们每天要教的“家常课”。

猜你喜欢

公开课青蛙语文课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小青蛙捉虫
第一次公开课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谁能叫醒小青蛙?
青蛙便签夹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