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3-04-29张亚莎

大学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作家文学课堂教学

张亚莎

[摘 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在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实施教学过程中所作的教学改革探索,以期完善教学中的不足,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078-03

一、 引入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逐步形成现当代文学创作概况,了解文学思潮与作家的创作背景,并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内涵,深化和巩固文学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进而培养自主分析、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中国现当代文学也是我院文传系编辑出版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学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浓缩,也是编辑出版专业人员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二、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内容涉及广,学生兴趣不足

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是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刘勇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除去绪论和附录,本书一共有23章,直接编入目录的作家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李劼人、曹禺、夏衍、戴望舒、艾青、赵树理、孙犁、丁玲、周立波、钱钟书、张爱玲、冯至、穆旦、闻捷、李瑛、李季、郭小川、贺敬之、邵燕祥、张志民、杨朔、秦牧、刘白羽、魏巍、田汉等;除此之外,以类型或思潮流派分的创作者有:四大文学社团的创作;左翼作家群、京派、海派的文学创作;“七月”派小说、诗歌的创作;新中国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农村题材、其他题材、短篇小说创作;“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状况;新时期小说创作(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文化小说、军事小说、历史小说、先锋小说)、诗歌创作、散文创作、戏剧创作;20世纪台湾港澳文学创作等。刘勇先生在后记也对这门课的学习要求和价值进行了总结:“‘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是要求学生在了解和分析作家以及作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的发展进程以及各阶段文学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深入理解和认识各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背景、作用、地位、价值、影响和意义,基本掌握各个不同阶段的文学社团流派和文学理论思潮的独特作用和贡献,能初步分析文学发展的时代社会因素和文学内在的动因。”[1]

但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加之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即时效应不明显的基础学科日渐受到学生的冷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降低。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作家作品繁多,学生望而生怯;二是目前网络文学的发展削弱了文学“经典”的影响,学生多将目光集中在网络上盛行的作家,或是网络上评论比较多的作家,如鲁迅、张爱玲等,对于其他作家知之甚少,兴趣不足。

(二)作品时代感强,学生走马观花

1998年7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由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在本书的前言中写道:“‘现代文学同时还是一个揭示这一时期文学的‘现代性质的概念。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2]朱栋霖在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的引言中说:“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在20世纪持续获得现代性的长期、复杂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文化的、政治的,世界的、本土的,现实的、历史的力量都对文学的现代化发生着影响,这些影响着它的萌生、兴起,影响着文学动动、文艺论争、文学创作,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种种迅速、弦纷纭的变化,构成一部能折射历史的方方面面的多姿多彩的中国现代文学史。”[3]

由此便可看出,每一部作品不仅受作家个人的创作思想、艺术特色等影响,也同样受创作作品时的时代背景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如“文革”时期的文学创作,当时“四人帮”为篡党夺权的政治需要,以“三突出”为文艺的“宪法”,大力推行“样板戏”,形成了“高、大、全”的审美模式,经文学创作带来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在教学中,学生很排斥这个时期作家创作的时代色彩较强的作品,也不能客观地感受作品的优劣,以及作家在创作时的心境,导致学生不能宏观地把握整个文学史的发展动态和历史规律。再如新时期小说中“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的创作,学生不能很好地回到作者当下的历史背景中去感受作者的创作心理,也不能透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更难以体会到文学复苏后得难得的创作自由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对于作品的品读也多是走马观花,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三)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效率不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但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课程的教学仍是以讲授式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还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为一个知识“灌输者”的角色向和学生共同前进的“引导者”的角色转变。而对于刚从高中升入大学的专科学生来说,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多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难以抓到重点,相对于自我学习、拓展知识的教学改革要求来说,专科一年级的学生更习惯教师强制地为他们制定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总的来说,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的双重因素共同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尴尬局面。

三、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课内外对比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针对学生文学兴趣淡漠、人文素养意识不高的现状,教师应有效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案,因材施教,利用学生喜欢的课外阅读资源,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和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最近有学生在读广西少数民族作家鬼子先生的《一根水做的绳子》,这是一部唯美风格的悲剧爱情故事。教师便可利用这一资源,将其与文学史中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进行对比较教学,引导学生从身世背景、爱情选择、生活道路上比较两部小说中的主人公“翠翠”和“阿香”。《边城》中主人公翠翠和《一根水做的绳子》中的主人公阿香都美丽的、温柔的、善良的、聪慧的;更重要的是她个都是属于乡村的,卑微而渺小。两位作者都让她们经历难言的痛楚,用残酷的温情来对抗城市的冷漠。但阿香对“宿命”的抗争较之翠翠对“宿命”的妥协,让两位主人公的命运既有相似性又有延续性。这样教学就有效利用了学生课外阅读这一资源,再结合课内教学,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并给予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在研读和讨论这两位主人公异同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并且变枯燥的教学为有趣的讨论,学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二)整合教学内容,建构知识体系

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在教学一个作家时,多是线性教学。而这样教学容易将知识的各个部分割裂开来进行讲解,学生难以串联各个部分内容,不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此外,在线性教学法模式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多为被动接受,在完整学完一个作家后,不能整合所学的各部分内容,学生的自主性在此种教学法中也无法体现。如图: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我将线性的教学法进行改善,换以整合式的教学法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过的作品进入整个教学流程,以作品入手分析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写出的文章,他的生活经历在他的作品中如何体现的,以及文章风格又属于哪个流派。或以知识拓展为切口,如“课内外对比教学”中所提到的教学实例一样,以此展开对一个作家的教学任务。这样教学就打破了线性教学的单一模式,教学思路开阔,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随之提高,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如图:

(三)指导课外阅读,培养分析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功能将更多地从传授现存知识和培养现有技能转向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将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4]我校在设置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方面很是用心,将文学理论课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放在一个学期开设。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去品读文章,加深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在作家作品的学习中印证和实践自己所学的理论,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从而提高自己的作品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但如之前所说,中国现当代文学涉及作家作品广而多,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仅靠教师课堂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一时也难以消化。因此,要使课堂的教学效能最大化,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将所读到的作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有效利用自己所学的文学理论,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结语

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无论是对于教师或学生,它都可以蓄藉情感,指导生活,开拓视野。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分析教材,并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感知,并将这种感知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他们之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勇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 张燕镜.师范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碧 瑶]

猜你喜欢

作家文学课堂教学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