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克纳《圣殿》小说中经典人物特点研究

2013-04-29李清华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圣殿福克纳强奸

《圣殿》完成于1931年,是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作品之一。正是因为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各国学术界对它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经典人物特点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 女性与自然之间的比拟关系

在当时有一些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与自然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她们都是在男性的主宰之下。而这个主宰女性与自然的根源就是当时处于社会统治思想的父权主义。很多人认为女性与自然之间惊人地相似,她们之间的关系比男性与自然的关系更为亲密。

(一) 女性的身体与自然一样都有着被占有的特点

大多数人都认为《圣殿》这部小说主要是讲述一个被强暴的可怜女孩的故事。这个可怜的女孩不仅被强暴,还被秘密关押在一个妓院里,失去了人身自由。“金鱼眼”认为,女性是一个供他泄欲的工具。所以,他对女性的身体有着非常明显的鄙视态度。另外,小说中多处可见描写残破自然界的片段,这也与男权主义及对女性的鄙视有着密切关系。在小说中,“金鱼眼”代表的是机械工业,这与自然是完全对立的存在。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女性与自然一样,都在男性的主宰之下,没有社会地位。

(二) 女性与自然是相一致、相统一的

在这部小说中,女性的身体如同自然一样被男性占有和主宰,并且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还不仅于此。这部作品的主要内涵在于,作者要将谭波儿比作一只学舌的鹦鹉,她就像自然一样没有话语权,它们同样具有被动性。在作品中谭波儿多次化身为鹦鹉,变成一只没有思想、没有自由的动物,一切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包括生命。当危险来临的时候,她只能用“我爸爸是法官”来保护自己。她父亲命令她做伪证,只能在法庭上像鹦鹉学舌一样去回答问题。在作品中,这位可怜的女孩就像自然一样没有主动权,没有话语权。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发现,福克纳一直没有写出谭波儿说的什么,只是简单地说谭波儿一直在喃喃自语。读者只能听到谭波儿在说话,但是始终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其实,她很清楚地预见了她会被强暴,于是在事情发生之前对着一个老人大喊大叫,但是恰巧这个老人又聋又哑,她的话语很自然地又被忽略了,“就像炙热的水泡掉进了寂静的海中”。作者在这里故意安排了一个聋哑老人就是为了表达谭波儿的失语性和无助,这个巧妙的设计极具讽刺意味,她的呼喊不会有任何的作用,只能被外界所主宰,她的人生与生命没有任何的自由度可言,只能屈服于男权主义的思想之下。所有的一切都是被动的,她不可以反抗与呼吁。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可怜的女性与自然有着惊人的相似,她们在受到伤害的时候,都不能抗争,都没有话语权,只能默默承受。作者福克纳是一位伟大的预言家,他在作品中充分表现出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这也使他成为一个彻底的生态女性主义者。在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社会黑暗面与弊病,其解决之道只有男性、女性以及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二、自恋的“金鱼眼”

(一) 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也就是变态的自恋,病态的自恋。这些人过分地夸大自己的能力与成就,认为关于自己的一切都超出别人的常规之外,不能与他人相比;他们总喜欢不切实际地幻想;总认为自己超越一般人,总相信自己有超出常人的优秀之处;但是他们的内心是空虚的,他们的价值需要别人的肯定来证明。一旦遇到别人的否定,他们不去审视自己的不足,而是将错误归结于他人身上;而面临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他们容易羞辱、愤怒,甚至是绝望。科学家认为这种自恋型人格障碍不是建立在发病者与他人关系基础上的,因为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但是他们还必须依赖他人的评价才能继续生存。科胡特认为幼儿时期缺乏关爱是造成这一病症的主要原因。缺陷的人生导致了他们缺陷的性格。因此,专家认为,对于这种病症应该采用满足评价法,即治疗师树立起自己的形象,然后填补他们缺少的关爱,才能重建他们的自信。

(二)“金鱼眼”的病态自恋

“金鱼眼”就是一个典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从他出生时起,就受到各种非议,曾有人认为他是瞎子,而且他5岁时才开始生发,被医生认定是一个不会长大的非正常人。他的成长需要别人更加悉心的照料。他的家庭又带给他更多的打击,父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就抛弃了他们母子,而相依为命的奶奶是个疯子,身体上的缺陷加上家庭的变故,使得这个孩子从小就缺少正常人应该享有的关爱,他不但没有逐渐健康起来,反而病情加剧,病态的生活环境造成了病态的“金鱼眼”。

“金鱼眼”的病态行为和性格在他上小学的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金鱼眼”身处那样一个完全没有思想斗争的集体,渐渐地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看着别的孩子有着健康的身体以及温暖的家庭,缺少关爱的“金鱼眼”开始走极端。自己身心的不健康再加上残破的家庭让他在别的一切正常的孩子面前变得自卑。更令人忧心的是,没有人来正确引导他的自卑心理,任其发展,最终让他对这个社会和身边的人充满了仇视与憎恨。这就是“金鱼眼”,一个有着逆反心理和病态人格的孩子,他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肯定,他从小就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来试图让自己更强壮,他用剪刀杀死了一只猫和两只小鸟,以此向别人展现他的勇敢,也使自己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与满足感。随着年龄的增长,“金鱼眼”的这种变态人格也不断放大,不断成长。他的内心开始幻想一个完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自卑,没有心理的空虚,而是得到身心的极大满足。

所以在作者的安排下,“金鱼眼”在法国的老人院遇到了谭波儿。这个可怜的女孩立刻激发了他病态的心理。他预谋强奸这个可怜的女孩,但是自己却是个性无能,所以他杀死了唐米并把谭波儿劫持,秘密关押在一个妓院长达五周,这期间他雇佣了一个男人强奸了谭波儿,但是在他回家之前,又设计杀死了雇来强奸谭波儿的那个男人。谭波儿被绑架后,“金鱼眼”一直想用武力控制这个女孩,使自己获得满足感。而这种控制与强奸正是“金鱼眼”病态心理与人格的一种表现;他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一般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都有两个心理极端,一个是过分地相信自己,过分地夸大自己,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恰恰是自卑很大,而自尊很小。也就是说,他们试图通过放大的自我形象来掩饰内心深处的自卑。于是,性无能的“金鱼眼”更要通过一种方式来放大自己,以掩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他试图用其他方面的优秀来引起别人的重视,于是他强奸了谭波儿,不是出于性需要,而仅仅是为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作者在小说中将“金鱼眼”描写成一个非常瘦弱、弱不禁风的形象,但是这个“比孩子大不了多少,软弱无力的胳膊就像是木棍一样”的身体,却控制了一个完全成年的女子,这种对比的特性也是小说的特征之一。

三、陌生化的“金鱼眼”

陌生化在英文里面也可以译作是反常化,这个概念来源于20世纪的俄国,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被运用的,虽然这个概念本身可以追溯到英国浪漫主义柯勒律治或者是更加久远的年代,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这部小说中的犀利表现。作者福克纳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将两个概念一致确定为“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其用意在于让人们用一种陌生的眼光去审视熟悉的艺术特征,从而可以达到一种完全新奇的视觉效果。福克纳在《圣殿》中对“金鱼眼”的塑造超过了另一个经典人物霍拉斯,作者让这个白人律师以及谭波儿站在自己的视角上去审查“金鱼眼”。那么读者不禁要问,“金鱼眼”在作品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呢?我们可以将他理解为一个陌生化了的病人,再从其形象上界定,将其划分为“隐形黑人”或者是陌生化的白“黑人”。这是一种隐喻的表现,无论怎么解读都是一样的意思,只不过是基点的不同而已。如果是在常规的黑人中去看,“金鱼眼”就是白“黑人”;如果是在常规的白人中去看,“金鱼眼”就是陌生化的“黑人”。

“金鱼眼”的“白”在作品中的表现就是他的性能力问题,性无能的“金鱼眼”为了强奸可怜的谭波儿,采用了陌生化的产物“玉米锥”。这恰恰与白人理解中的性强壮是对立的,这种性无能与威胁性的黑人也是有所偏离的,但是从内心的欲望上讲,他与白人之间又有一致性,当谭波儿对白人律师霍拉斯讲诉了自己的悲惨遭遇以后,霍拉斯“闻到了外面栏杆上忍冬花散发出的清香”。这里体现出南方白人的性欲望及内心世界。另外,虽然“金鱼眼”是个性无能,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在其他事情上面没有控制性,他的杀戮性和破坏性一点都不亚于正常人。这里,作者所要表现的正是这种偏离与常规黑人的陌生化。

从另一个角度看,“金鱼眼”还是一个“黑”白人。他的形象也倾向于此,有着黑人共同的特点,凸出的眼睛,那个矮小的霍拉斯甚至从他身上闻出了一种包含着黑人血液的怪味儿。“金鱼眼”也经常出现在黑人常常出现的区域,比如那些灌木丛或者是草堆里,而且他一般都是夜间活动,再加上他经常穿着“黑西服”,真的就是完完全全的一个黑人;在白人的眼中,他就是一个黑人的小鬼,或者一个黑色的小玩意儿;他是一个彻底的罪犯,私自酿酒、杀人、强奸,无一不是黑暗的一面,甚至是那个代表着强奸工具的玉米锥“都像是从黑色颜料里浸泡出来的一样”。作者福克纳在这里将“金鱼眼”彻底地陌生化成一个“黑”人,而在谭波儿被强奸前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和举止上面更为突出。

福克纳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也是一个彻底的生态保护者,美国南方惨遭破坏的生态环境让他感到痛苦和绝望,而小说中的关键人物“金鱼眼”所表现出来的对女性和生态自然的鄙视更是让作者痛恨。这部作品还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女性与自然的惊人相似之处。

[参考文献]

[1] [美]埃默里·埃利奥特.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M].朱通伯,等译.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

[2] 张冲.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 格温,布洛特勒.福克纳在大学[M].夏洛茨维尔: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1959.

[5] 肖明翰.福克纳与美国南方[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8(03).

[作者简介]

李清华(1967— ),女,河南郑州人,本科,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圣殿福克纳强奸
强奸何以为恶?
七月,诗歌的圣殿
速度圣殿这是属于勒克莱尔的成名战
没见到他
“婚内强奸”行为的刑法规制
威廉·福克纳的《熊》
强奸犯罪之轮奸及既未遂问题辨析
《奥拉星:进击圣殿》
瓮底的世界——试论福克纳小说中的瓮及相关意象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男子持刀戴面具 回家强奸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