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公里,疯子们的运动会

2013-04-29钟云

户外探险 2013年8期
关键词:耐力赛马拉松赛道

钟云

2009年5月,TNF第一次在北京昌平举办了百公里越野挑战赛,当时报名者寥寥,绝无今天挤破脑袋争夺参赛名额的现象。从2009年至今已有四个年头,经过几年的孕育,参与超马的人群逐渐扩大,百公里比赛就有越来越多的趋势。2012年,光北京地区就有门头沟百公里、磨房百公里、TNF百公里等赛事,而这一年,全国各地的比赛,还包括磨房的深圳百公里、湖湘百公里毅行、以及11月的黔东南环雷公山超百公里(三天)。不少强人还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香港百公里毅行和香港百公里。

到了2013年,参加香港百公里的内陆选手从六十几人激增到三百人,而TNF的比赛一直悬而未决之际,大连100又适时推出,田径大省山东也不甘落后,在TNF百公里比赛结束后两周,举办了首届沂山百公里越野挑战赛。上半年国内的百公里赛道,不可谓不热闹。

可瘾头已经被吊起来的疯子们,已经不满足国内稀稀拉拉的比赛和它们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组织水平,转而投向更成熟,更艰难,理念也更完善的国外超马赛道。不断有人报名尝试沙巴100、雷厉156、香港168、UTMF、UTMB、恶水,甚至巨人之旅330。分段超马比赛其实早就在全世界各地盛行,因为开展较早,这些国外比赛在跑步文化,环保理念,以及服务宗旨等方面的意识,超出国内比赛甚多,自然风光更是无可比拟。原来是井底之蛙,不知道、不了解它们,现在通过各种渠道听说了,也了解到一些UTMB、巨人之旅的传奇故事,这就如同爱喝酒的人看见了上等的陈年佳酿,哪里还HOLD得住?

何谓百公里?

百公里,不就是跑一百公里吗?简单说,是如此。不过对于那些起早贪黑训练,在路上累得抽筋,腿磕破了也不退出,吃能量棒吃到吐,喝运动饮料喝到反胃的疯子们,百公里的意义可远不止于此,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啊。

百公里的变种:百公里毅行、超马、12小时耐力赛、24小时耐力赛、48小时耐力赛。

百公里毅行:以兹善为目的,参与者不一定是马拉松选手或长跑爱好者。参加者首先要筹到一笔钱用于捐助,通常几人一组,同进同退。所谓毅行,未必要全程跑下来或者多快,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体验赛道的艰苦,超越自我,表达爱心。

超马:关于超马或者百公里,其实是一笔糊涂账。简单说,对于普通人而言,马拉松就是一种极大的挑战,绝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考虑过去尝试马拉松。在他们眼中,那些每年跑N个马拉松,跑量上千公里的人,无疑都是半疯。超马选手就是疯子中的疯子,一百个跑马拉松的,也不见得有一个会想去跑超马。超马,简单说就是超长距离的马拉松,50公里、百公里、168公里、330公里,或者其他各种形式的耐力挑战,只要超过了42.195公里,应该都属于这个范畴。但也有人有不同意见,认为马拉松就是马拉松,何以有超马一说。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吧,马拉松就是某种极限,而超马,就是极限之外的极限了。

至于各种计时耐力赛,则是看选手在固定的时间内能跑多少距离,也有人戏称为“驴拉磨”。这种比赛赛道没有变化,枯燥,乏味,比拼的是纯意志,纯体能。有此好者,也不可谓不是跑者中最纯粹的极品。

此文涉及的百公里,宽泛点算,就是超长距离的山地越野比赛,特点是距离长,爬升多,路况差,气候多变,要求选手有惊人的耐力、超人的体能、专业的装备、充分的细节准备、足够的应变和适应能力,以及一颗超级彪悍的大心脏。

百公里,非人类行为

跑这么长干吗?一百公里,等于2.4个马拉松的距离,相当于绕北京五环路一圈,如果再添上20公里,就能从北京跑到天津了。跑马拉松的人知道,一个全程马拉松,跑到半程距离只算是成功了一小步,余下的距离难度会成倍的增加,跑到30公里后,真正的比赛才开始,你至少应该留一半的气力,去完成这余下四分之一的比赛。同理,跑完一个全程马拉松,相对于百公里而言,只是个开端,在六七十公里,多数人会出现极限,而且,与马拉松不同的是,你甭想一下子就度过极点,恢复状态。百公里的极点可能会反复出现,也许你的状态在下半程一直无法恢复,如果不想弃赛,你能做的惟一一件事,就是咬牙坚持。

我们要爬那么多山吗?我所经历的爬升最少的百公里,是每年9月份的门头沟百公里。虽然赛道的最高点黄草梁很高,也很美,但是整个赛道,除了这个较大的爬升外,就几乎没什么起伏,甚至在45~85公里,有近40公里平坦的公路要跑。所以这个比赛的冠军可以跑到七小时以内,但是很多跑者不认可这是个货真价实的百公里比赛,只是把它当做一次拉练和聚会。TNF100的上升是3500米左右,在该赛事来中国的头两年,这样的难度的确让很多参赛者汗颜。然而在了解并参与了更多境内外的百公里比赛之后,大家却发现这样的爬升不过是百公里比赛入门级的水平。今年的大连100和沂山100的上升都达到了四千多,香港100的上升也在4500米左右。而国外的百公里比赛更是吓人,刚刚结束的西部100,累计爬升达到5700米,著名的UTMB,爬升更是达到惊人的9900米,巨人之旅330,爬升为24000米,这些比赛不但里程长,而且爬升也多,几乎成了纯登山的比赛,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百公里比赛的难点,在于体力透支的情况下,还要进行艰苦的攀升。如果像门头沟100那样,后半程以平路为主,甚至终点前还有下坡,那么选手还有可能逐渐恢复状态,越跑越快。但上升路段,是最能体现选手真实体能状况的,在比赛的后半程,往往能看到大批在上坡路段缓走的人,速度甚至比普通游客还慢。所以,上升的增加,对于速度的影响和体能的要求,比里程的增加尤甚。

你还吃得下吗?如此漫长而艰苦的比赛,补给和后勤保障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些强人跑马拉松全程可以不吃香蕉,甚至只补少量的水,但是在百公里比赛中这显然不可能。百公里比赛动辄十几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即使不跑不动,你也需一日三餐。何况这十几小时你一直在高强度地运动,消耗巨大,你不但要吃要喝,还得能吃能喝,最好多吃多喝,前提是你必须保证你的胃不在被撑满了各种能量棒、运动饮料后,因为一路地左颠右晃而翻江倒海,或者干脆感觉恶心反胃,什么也吃不下,任体能消耗殆尽却无法补充。矛盾的是,因为山路多,有一些赛段可能因为隐匿深山,路不好走而无法安排补给,而选手们在山里的行进又慢于公路,所以在这些赛段,跑者自身耐力、装备和战术安排等就显得格外重要。百公里比赛通常要求选手背水包,一个两升的水袋可让选手支撑十几公里山路或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虽然好的水包可以很轻很贴身,不会随着你的跑动而颠簸,但毕竟有那么一大片有一定分量的物体压在背上,选手们又大量出汗,时间长了还是捂得难受,另外肩膀也不会很舒服。有的人喜欢使用腰包或手持水壶,但是据我所知,多数的比赛,背负水包是强制性的,恐怕也正是考虑到在山区行进缓慢,并且容易迷路吧。关于补给,切身的体会,只有极少数强人,或是极度严谨自律的人,才可以忍受诸如一小时一块能量棒这样的“变态”要求。对于大多数选手,百公里比赛是对自己体能的检验,也是对肠胃的考验,在几十公里的折腾之后,面对组委会提供的运动饮料、面包,多数人只感到反胃,往往是吃到自己熟悉的食物时胃里才会舒服,比如粥、面条,甚至包子。虽然,这些食物可能在营养和补充能量方面不够科学,但是你的胃平时习惯了它们,在这种情形下见到“老友”,会格外亲切。国外很多比赛,都尽量在补给上争取人性化、多样化,准备的食物五花八门:咖啡、奶茶、面包、蘑菇汤等等,笔者参加的香港100,在这方面也是十分贴心的,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是炒饭,符合大多数亚洲人尤其是内陆选手的需求,并且它们提供的炒饭,清香却不油腻;一是泡面,虽然只是碗简简单单的泡面,但是选手们在到达Check Point之后,一般提出要求,只需半分钟就可以吃到,原因是那些志愿儿童总是会提前泡上几碗,泡到八九分熟,把汤到掉,等选手到了,加调味包再冲热水,真正做到了即食。从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出组织者的细心和认真。而大连马拉松,更是以一锅温暖的白粥加咸菜,获得了选手们的普遍好评。

不疯魔,不成活

Dean Karnazes说: “在一个发达的社会,物质丰富、生活便利,人们并没有如愿得到快乐,因为生活中已经没有了疼痛,没有了挣扎和努力,一切都来得那么容易。我从未像参加耐力跑时那样,从疼痛中如此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我和其他一些跑步爱好者都可以告诉你:那些疼痛和挣扎蕴含着神奇。”

许多人对于有人会参加百公里比赛极度不理解。这个星球上,为什么会有人不睡懒觉,不看电影,拒绝饕餮,而去为了这份受罪不挣钱的苦差事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地跑啊,练啊,这不是精神病是什么?!也许,这一辈子,总要做一件疯狂的事,那好吧,可为什么你们跑完了一次,还要跑下一次,跑过了这里,还要跑那里,甚至同一个比赛,今年跑过了,明年还要参加,你不止一次地说,我以后再也不参加了!这比赛太难了!开始还以为那是你发自肺腑的感慨,痛定思痛的决心,后来才知,那不过是你过足了瘾后的低吼,筋疲力尽时的自我安慰,就像酒鬼喝多了说要戒酒,赌徒输光了发誓不再沾赌一样,都是天下最大的谎言!只要酸痛稍一缓解,他们那颗不安分的心就又开始蠢蠢欲动,一边打探下一站的赛道难度,一边暗自发誓下次比赛一定要好好练台阶,练腿部力量。

我能理解统统的这些不理解,我只能说,你们的想法是正常的,他们是不正常的。不过我也理解这些人的不正常,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是这么疯狂,都是一步步迈向“深渊”。运动本身是会产生快感的,这众所周知。但到了马拉松这级别,就有些变味。因为你的快感没有那么简单和直接了,你需要忍受一些痛苦才能换来终点的满足感。而赛前的刻苦训练,则是减少这些痛苦的有效办法。当然,也许“痛苦的总量”是不变的。也许有人经过科学的训练,可以相对轻松地完成42.195公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地球上没有人可以轻松地,无痛苦地,完成百公里的比赛。换言之,参加百公里比赛,就等于接受它可能带给你的痛苦,或者,是你主动想尝试,体验,甚至“享受”那些痛苦。

在我最初被百公里吸引的时候,是迷恋于那张弯弯曲曲写满了村落名字和公路代号的路线图,还有那个长满了“刺”,好像心电图一般的海拔图。我可以跑那么久,用一整天的时间,在山林里,享受沿途的风景,还有出汗带来的快乐。可是后来我才体会到,参加百公里,你没时间也没心情欣赏沿途的风景,况且在巨大的疲劳感面前,什么样的美景也难让你减轻肉体的痛苦。尽管你有一整天的时间,你满脑子里想的,多半是配速、里程、吃什么、喝什么这些无聊琐碎的事儿,最急迫的问题,是何时才能结束这无休无止的折磨。是的,以我的经验,在比赛中有享受的感觉是很难的,除非是突然看见了日出、日落,或是捱过极点后身体格外清爽,又离终点很近了。

可是为什么这些人还是乐此不疲,那种伤痛不但没让他们畏惧,反而成了最吸引他们的东西,难道他们都是自虐型人格?这话也不全对,大多数人参加百公里,也许是想做一件疯狂的事,也许是想成为一个牛人,可是当他们在深山里、烈日下、风雨中,疲惫地坚持的时候,支撑他们的并不是那些雄心壮志,豪言壮语,也许不会有人相信,大多数选手会在最艰苦的阶段幻想赛后的食物,可乐、啤酒,或是可以痛快冲个澡,睡上一觉。这些最简单的生活要求,在此时变得分外奢侈,一口冰水也可能变成世界上最美妙的饮品,人的幸福点变得如此之低,以致于生活变得异常美好,而这,全都拜长距离、长时间、缺衣少食、无人陪伴的艰苦赛程所赐。

猜你喜欢

耐力赛马拉松赛道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耐力赛圆满收官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耐力赛开赛!
自制冰墩墩不能滑出“法律赛道”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冰上马拉松
征服蒙特卡洛赛道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888号车拿下SIC888首场冠军 首届上赛888公里耐力赛圆满落幕
无人驾驶,先上赛道如何?
一起来跑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