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13-04-29邓宗文
摘 要: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师资队伍薄弱及社会实践较少等诸多问题。因此,要探索和应用创新型的教育手段与教学方法,明确教育内容,强化教育的实践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构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改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政治信仰,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承担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政治素质、有民族责任感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人才的重任,是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中体现,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基础地位随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更加得到深化与巩固。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维护高校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
目前,由于诸如读书无用论、只谈钱图和社会人际关系等社会多元化思潮在高校学生中蔓延滋长,以致高校内部环境甚至社会风气都受到不小影响。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主、客观事实为依据,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教学为中心,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通过日常思想政治工作,逐渐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还要教育大学生坚持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维护国家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稳定。
2.强化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全新要求。素质教育要求以提升学生能力素质为根本目标,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个体之间的互动、合作,形成具有群体特征的优良品德。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素质教育的推进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前进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践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问题,而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几乎都来源于学习生活与社会交往中面临的问题。在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内容的确定与教学方式的选择,大多以教育者的主观意愿为主,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实际情况,“空对空”、“地对空”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感到很无奈。
2.教育方式枯燥单一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以单向传导、课堂讲授模式为主,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对于处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足,电子邮件、飞信、MSN、校园BBS、博客等新的信息与思想交流的方式还没有被广泛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难以获得大学生的认同。
3.学生社会实践环节较欠缺
学生的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物化成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生社会实践连续性、规范性缺失等问题,致使活动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形式化问题也很严重,逐渐成为了玩文字、玩嘴皮子的活动,教师不能及时与学生沟通,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中,专业性教师比例很小,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由于大学生思想较为复杂多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压力大,而教师的地位、待遇水平等偏低,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新形势、新背景下,如果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忽视了学生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脱节,那么自然会影响教育质量,难以落实教育目标。
三、高校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明确教育内容,更新教育理念
高校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第一,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确定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更新教育观念的核心所在,一切以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遵循发展规律,学会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人文精神构建、学生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第二,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手段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可靠性。
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高校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社会生活实际,有助于其加深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有助于把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学校可以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例如开展社会调研活动,把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作为学生的社会调研课题,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完成社会调研。此外,开展体现大学生社会责任与义务的社区服务及志愿者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首先,转变过去单一化的“灌输”方法,强调多向交流。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做到与时俱进,针对新时期的大学生具有思维开阔、反应灵敏、善于思考、敢于竞争等特征,利用一切教育条件与途径,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广泛交流;要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发青年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实现教育内容的充分吸收与内化。其次,采取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既要遵从学生个体的思想行为规律,又要不断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4.大力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
一方面,加快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引导价值取向、形成良好品格。另一方面,搭建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平台。加快高校专业政工干部队伍以及理论课程教学队伍的建设,实现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整合诸多学科教学、理论教育以及教学资源等,更好地发挥教育的综合效应。此外,做好辅导员培训工作,在辅导员之间搭建沟通桥梁,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邢光晟.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高校大学生团体与思想政治教育[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2]卢美华. 高校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
[3]魏书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教育探索,2011(12).
作者简介:邓宗文(1977-),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