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扁为圆 化简为繁

2013-04-29李一君

东方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王佳芝裕民媒介

李一君

【摘要】对比归属于不用媒介种类的两个《色戒》,电影对原著做出很大改动。从人物角度出发,改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从微观上看,角色由纯粹和鲜明的扁形人物化为立体生动的圆形人物;从宏观来看,人际关系及其表现手法由简单而凝滞的文字描述变为相对复杂而更具有表现力和可看性的声画呈现。

【关键词】改编;媒介

1978年4月,张爱玲小说《色·戒》在《中国时报》副刊发表。近三十年后,导演李安凭借由其改编的同名电影摘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对比归属于不用媒介种类的两个《色戒》,电影对原著做出很大改动。从人物的角度出发,这种改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从微观上看,角色由纯粹和鲜明的扁形人物化为立体生动的圆形人物;从宏观来看,人际关系及其表现手法由简单而凝滞的文字描述变为相对复杂而更具有表现力和可看性的声画呈现。

一、《色戒》人物改编及其意义

1、性格特点:从简单鲜明到复杂多面

扁形人物与圆形人物是艺术创作中两种相对立的人物类型。而“化扁为圆”正是《色戒》人物改编的原则之一。

具体来说,小说中的王佳芝是个“自十五六岁起就只顾忙着抵挡各方面来的攻势”的、美貌、感性、懵懂又有些小虚荣的女孩子。而电影导演将苍凉的身世、坚毅的品格和沉稳的性情赋予这个原本纯粹的角色,使其更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性,也使人物形象生动立体了起来。而与对王佳芝的改编相比,电影对另一个重要角色——易先生的改编幅度更大也更明确。在原著中,易先生是一个象征权力与欲望的符号,描述的笔墨极少而意蕴十足,很有中国式“留白”的意思。而在电影里,易先生不仅在戏份上和王佳芝的不相上下,就其个人而言,其性格乃至本性都极具争议:一方面是灭绝人性汉奸头子,一方面是悲哀山河破碎的沦落者;既是是专制残暴的施虐狂,又是浪漫体贴的有情人。

在小说《色戒》中,包括邝裕民、梁润生、易太太、老吴等等人物都是一种背景式的存在,他们存在的方式和意义都指向小说中无可争议的女主角。而电影则不然,它承认和巩固主角的地位,但也关照次要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发挥其对于整个叙事结构作用的同时,撩起历史的衣角,展现出相对宽广的时代图景。简言之,小说《色戒》是一个女性的故事,而电影《色戒》则不仅一个个体的故事,更是一场人性写实、社会描摹,乃至民族的伤痛往事。此处以电影对“老吴”这一角色的改编为例。小说中的老吴仅仅是一个一晃而过的影子:“一个姓吴的——想必也不是真姓吴——一听他们有这样宝贵的一条路子,当然极力鼓励他们进行”,而在电影里,这个被一笔带过的人物同样具有了复杂的内涵:一方面,他是英勇沉着、有勇有谋的革命战士,另一方面,他是亢进的革命机器。而这样改编的意义有三个:一是丰富人物性格、扩大电影信息量;二是反映主角的复杂处境,侧面展现其他角色的品格内涵;三是通过展示各个阶层和立场的个体心理,使作为大众媒介的电影具有更广阔的创作视角和引发观众共鸣的潜力,而非作者个人化的感情呓语。

同样作为被小说淡略、被电影强化的人物,曹副官在小说中被这样写道:“有个副官与邝裕民是小同乡。邝裕民去找他,一拉交情,打听到不少消息。”而电影用很长的篇幅展示曹副官被杀的一场戏。但电影中的曹副官有不同于老吴,如果说老吴存在的意义有个体、他者和时代三个指向,那么曹副官存在的意义只有两个——在叙事上,以死亡宣示邝裕民及其同伴们的成长;在表现上,以暴力血腥片段增加电影刺激性和感染力。

2、人际关系:由静至动

张爱玲笔下的易先生这样看待他和王佳芝之间的关系:“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在易先生眼中,他和王佳芝之间始终是占有和被占有的关系,他杀了她,精准无比地实现了这场注定要发生的占有,因而一切尘埃落定。而在电影里故事远远比这个要复杂,原作中“猎人与猎物” “虎和伥的关系”仅仅停留在两人接触的早期,随着剧情的发展,作为“猎物”的王佳芝一步步成了朋友、情人、知己乃至灵魂伴侣。在一次次角色蜕变中,电影里王佳芝显示出智慧和理性,易先生则展示出与之相反的温柔和感性,而电影的张力则在于当这种沉缓的性格铺叙到达至高点时的轰然倒塌:越来越理性的王佳芝还是被感情钳制,而阴柔浪漫的易先生最终还是痛下杀手。于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又慢慢回到了原点,一切尽如太太牌桌上的嬉笑与娇嗔般毫无改变。

因而基于上述,我认为小说《色戒》和电影《色戒》同名而不同质,小说展现的是捕猎的故事,是普通的、不容怀疑的、符合生存逻辑又无所谓道德与情感瓜葛的猎杀;电影展现的则是生死、爱情、抉择与辜负的故事,而这样的改编,正是通过人物关系的一步步转变来实现的。

二、媒介区分:人物改编的本因

1、容量

短篇小说与电影的容量都是有限的。短篇小说平均篇幅在万字左右,它要求洗练的文笔和凝练的内容。《色戒》等很多短片小说作品采用三一律以集中矛盾,同时碍于篇幅的限制,短篇小说作者往往重用虚化描写,讲求象外之意。而电影时长一般保持在90——120分钟,需要足以支持时长的、相对较为丰富的内容,再加上电影(指商业电影)是面向社会各阶层的大众媒介,好看的情节、生动的故事,仍然是大众对电影艺术的重要期待,这使电影注定要拥有比短篇小说更为复杂曲折的情节。

具体到人物。短篇小说为了在万言之内到达矛盾至高点,倾向于塑造扁平化的人物,以鲜明而静态的性格将人物之间的冲突凸现出来。而电影则要求人物性格具有适度的立体感和发展空间以支持一场一百分钟左右的、视听语言双管齐下的叙事。

2、媒介性质

小说以纸张作为传播载体,它通过文字引发读者的想象,最终构架一个建立在读者体悟基础上的主观而内化的世界。而电影运用声画语言,它所构架的是一个客观而外化的世界。

在我看来,电影、电视等运用声画语言的媒介外化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方式分为两种:一是由演员直接表述自己的内心,包括直接运用画外音或者借助角色写日记、向朋友倾诉等手段。二是添加情节或者设置物象,暗喻人物内心活动。比如电影《色戒》结尾处以那枚晃动的戒指暗示易先生隐隐晃动的内心;以及电影最后一个镜头:印在床单上的易先生起身、迈步、停留、回首、又离开的一系列动作的剪影,清晰呈现出人物留恋、伤感、无奈后归于平静的内心活动。而在原著中,张爱玲用了大段细腻而充满诗性的文字展示人物此时的复杂心理活动。

3、接受方式

小说的接受是一种自由化、不受时空拘泥的接受。而电影则不然,在电影院里,观众在一个固定座位、一段既定的时间里观看电影,除了看电影之外别无选择。这样的接收方式要求电影必须以细密的热点和高潮给观众带来审美刺激,。拿电影《色戒》来说,在剧情上,强调王佳芝与易先生之间的关系、插入邝裕民等残杀曹副官和王佳芝在日本酒馆唱歌的情节;在道具上,流光溢彩的旗袍、璀璨的淡紫色钻戒等等,除了具有叙事意义之外,它们还站在媒介角度上用爱情、暴力和感官美感让受到吸引的观众目不斜视、全心投入。

猜你喜欢

王佳芝裕民媒介
周裕民
毛泽东:匡裕民受了一惊,蒋介石丢了一县
浅析《色•戒》的电影改编
荀子的经济思想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查研究
品电影《色•戒》析王佳芝悲剧之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