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2013-04-29王继

中国集体经济 2013年8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王继

摘要:巴塞尔资本协议是于1988年由西方十国集团在赫斯塔特银行和弗兰克林银行破产倒闭后,充分地商讨和研究总结出来的加强对国际银行监管的条文。此后在针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时期出现的大量问题,巴塞尔协议制定委员会通过实际的例子深入地研究进一步改善原巴塞尔资本协议。该项协议在我国的许多大型商业银行陆续实施。面对新协议实施后将会有来自国内外金融市场的严峻挑战,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必须积极地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并紧密地结合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的整体状况,发挥优势的同时也需要尽量弥补和改进弱势之处。以此来改善银行的资产经营状况,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及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内容

巴塞尔新的资本协议强调,银行仅通过资本充足率的规定无法实现安全性和稳健性的目标,应通过一些更加全面、具体的约束加以实现。为此,该协议提出三大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检查评估和市场纪律约束,并作为该协议的主要内容。

1.最低资本要求

这是该协议的基础,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监管部门对资本的定义、风险头寸的计量及根据风险程度计算的最低资本要求。其中监管部门对资本的定义和8%的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维持原资本协议的规定不变。但在风险头寸的计量方面,新资本协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风险资产的计算,在调整了原有标准法计算风险资产的同时,强调对于十分先进的银行可以采用内部评级法计算风险资产,对于一些高度发达的银行,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可以运用信用组合风险模型。此外,在风险管理的范围上,除须涵盖原协议要求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外,对于银行所面临的其他风险,如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也应特别关注。

2.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的评估检查

这方面要求加大监管机构对银行的监管力度,确保各家商业银行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内部程序,借以评估银行在认真分析风险的基础上设定的资本充足率。具体原则包括:银行应参照其承担风险的程度,建立资本充足总体情况的内部评价机制,制定维持资本水平的战略;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情况的内部评价机制、维持战略、资本充足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价;监管部门要求银行保持高于最低资本监管要求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当局对银行资本充足率下滑的状况进行及早干预,防止风险的扩散,如果资本得不到恢复,则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市场纪律约束

这方面要求发挥市场的力量来促使银行稳健、高效地经营以及保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市场纪律有助于促使银行合理进行资本调节和控制内部风险。有效的市场约束要求银行建立一定的信息披露制度。新协议要求银行及时披露包括资本结构、资本充足率、对资本的内部评价机制、风险预测及战略管理等内容。

(二)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水平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差距

自1994年我国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但在未来的较长时间里,我国的相关监督检查部门和机构都对未达到要求的银行,并未采取明确的监管检查措施。同时在迫于实际情况无法在短期内改变,放宽了对资本充足率的标准,也缺乏对银行的信贷方面和按分类提取充足的风险准备金的管理和监督。这样松散的监督管理下,所计算的资本充足率难以反映银行风险的真实状况,也不能有效控制银行资产扩张的规模和速度。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遇到的问题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分析、控制和预测等方法来转移、预防在日常业务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尽量降低或者避免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经营资金的安全性。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使收益处于一定条件下的风险最小化;二是当风险条件不变时的收益最大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管理中一项复杂却极其重要的部分,其中涉及到各部门和各项业务。在银行中每个不同的业务部门控制风险的具体使用方法各不相同,且重点也不一样。但从银行整体来看实践的措施要符合商业银行的三项原则,分别是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并且以承受相对较低的的风险程度来获取最大的盈利。

1.风险管理起步晚

从建立初始至今,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是负债管理;第二是资产管理;第三是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第四是资本充足率管理;第五是全面风险管理。从1994年我国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开始,大家也逐渐开启了风险管理的意识,而相比国外银行业几个世纪的历史,在风险管理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也只经历了二十几年。与欧美等国的银行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确经验匮乏,且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

2.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风险信息系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也是重心,是体现风险管理水平的技术所在。不过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相对较晚,致使相关方面的经验数据不够。同时,由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和信息披露的制度不够完善,使得许多企业在财务数据收集中遇到很多棘手的障碍,而其公布的数据也存在一定的失真性。

3.风险管理方法单一

现今,通过学习欧美银行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即便如此,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与方法上还有许多为开发的空白领域。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经验不足,能力较弱,使得银行缺少相关方面的经验数据,这样建立的数据库和模型还不足以应对现实中许多风险状况。

三、应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方法

近年来,我国银行积极开拓国际业务,其中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已成为国际商业银行加速引进世界先进风险管理制度的催化剂。

(一)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

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不仅使银行的经营更加透明化,同时可以促使银行接受整个社会和市场的监督。

1.建立行内和外行的信息交流平台

信贷部门作为银行的核心部门,需要将信息同其它各个部门共享,以此进行内部的监督和检查,同时可以更好地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然而,对公贷款作为银行资金的主要流出部份,更应该加强对其风险管理。银行的呆坏帐中很大一部门是针对企业的贷款,而其中有些私营企业通过一些非法手段从银行套现。由于我国的会计信息不完备,真实性不高,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披露的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市场也因为缺乏资料而无法深入分析银行的风险情况。这些非法行为屡见不鲜,然而银行也没有很好的对策制止这样的行为。因此,各银行之间应该进行信息的互相流通,大家共同来应对一些信誉差的客户,倡导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监督。

2.开发高效的数据库

要完成信息在各商业银行之间的共享,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完整和高效的数据库。同时其安全性非常重要,要保证信息的高度保护下才能够顺畅地实现信息共享。保护好客户的信息也是银行的责任,信息共享并不是说在整个社会的共享,其范围只是在银行与银行之间。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许多银行的经验,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具体操作。从数据级保证系统的高效可用性,维持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性。其中在工行的异构服务器平台上,可同时运行着内部开发的软件,包括集成化的票据管理、智能报表管理、信用管理和智能不动产管理等。

(二)提高风险意识的教育

1.定期对银行从业人员的风险培训

要以客观、开放的态度,积极进行大量的培训工作,对专业人员结构不断进行优化,对现有人员作定期的培训,促使其知识的更新,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风险的存在并且依据相关的方法来应对和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2.针对不同特定客户进行风险意识的教育

无论是对公还是个人的业务都是银行业务的基础,缺少其中一个都无法运转下去。对客户的风险意识教育可以使客户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工作人员配合。

(三)盈利模式多样化

随着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和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化,许多银行改变营销策略,重点逐渐放在以前并不太看好的中小客户上面。商业银行必须全面细分客户群,加强对既有潜力,但具有一定风险的客户的工作。商业银行应该逐步改善依赖以大的优质客户为主要利润渠道,而在直接服务于中小客户的营销工作中摸索建立新的盈利模式。

(四)建立内部评级法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发展水平和监管能力正在逐步改善,但相对于国际大型商业银行来说还有较远的距离。目前我国的商业主要使用贷款五级分类使用法,而十国集团国家的许多大型银行的内部评级法中仅仅是运营贷款就具体地细分为分为十级。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中的信用模型尚不成熟,普遍使用的内部评级体系还未完善地建立,短期内我国是无法赶上国外的管理水平。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包括经营规模、资本状况、风险程度等因素,从而建立各自的评级体系。

四、应打破银行垄断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4月初考察广西、福建等地时针对许多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了要打破银行的垄断局面。纵观当今的经济发展形势,民营企业占据了大半江山,未来的民营企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领军者。而许多中小企业陷入融资困难,大银行为了保持经营利益把一些不符合自己标准的企业拒之门外。针对这样的政策,未来的银行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其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由于降低贷款标准或利率可能导致信用风险的增加,坏账率的上升。对于可能的问题出现必须要有解决的方法。

1.合理地管理客户群

为了能在市场这块大蛋糕中分得一块,银行在建立的客户群众针对各个不同的群体对象进行分化管理。对不同级别的客户制定不同的管理条例与激励制度。

2.实现客户的信用透明

由于银行业的信息不流通,对于一些信用不良的企业无法得知其信息。因此建立透明的客户信息平台,同时要求各银行之间进行合作,及时地将信誉不合格的客户的相关信息传输到到客户信息平台。

3.加强银行的业务创新性

倡导银行业进行金融创新,全面增强市场竞争力。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业务以收费的金融中间业务为主,大部分银行的50%以上的收入来自中间业务。而相比之下,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仅占20%左右,如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个人财务理财业务、保险代理业务、审计咨询、委托贷款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业务带来的收入只占总收入的少部分。

五、结论

银行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良好,而重中之重的资本充足率是有效地衡量银行,甚至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准。尽管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明确提出了很多针对降低银行风险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方法,但基于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整体状况要真正地实施这些方法是极有难度的。其中信用风险是最大的损失,许多个人或企业都不能完全按照相关的条例、法规等进行操作和交易,甚至利用各种手段骗取银行的信任。在整个大的社会环境中,要提高整体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这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重视诚信和信用在社会关系中的价值。建立适合银行自身的内部评级制度是当务之急,借鉴国外许多大型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很重要,但不能忽视的是要紧紧地结合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体系的特点来制定适合且符合我国商业银行总体状况的风险管理方法。

參考文献:

[1]劳埃德·托马斯(美).货币、银行业和金融市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童频,张勇,金静.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研究[J].金融研究,2001(11).

[3]陈建华,唐立波.浅析我国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建立[J].金融研究,2002(09).

[4]何自云.西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借鉴与创新[J].新金融,2000(01).

[5]宋逢明.现代商业银行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本地化科技翻译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