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
2013-04-29张荣生
张荣生
故宫即过去皇帝的宫殿,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人分九等,官分七品,建筑也有等级,皇帝住的宫殿是最高的规格,任何建筑都不能超越皇宫的高度和规格。作为宫廷建筑的北京故宫,和金代、元代建都于北京有关,到了明清两代又逐步完善了北京的面貌。一个以宣扬皇权高于一切,以帝王宫殿为主体的雄伟辉煌的都城出现了。
北京最里面的是宫城,即紫禁城,外面是皇城,现已拆除,皇城外面是京城。宫城前有社稷坛、太庙、午门、天安门、大清门(明代叫大明门)、正阳门,后有景山,左有皇史宬,右有西苑的北海、中海、南海,它们是北京的核心。
故宫之所以叫紫禁城,和紫徽星象征帝居有关。故宫最初建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明成祖朱棣调集了国内所有的著名工匠,征集了二三十万民工和军工,连续建了14年才完成。明亡后,清朝皇帝又对局部区域和建筑加以修建和重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故宫建筑群总共有9999间房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前外朝,二是后内廷,共占地72万平方米。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四面有高大的宫门。故宫的四角还耸立4座呈十字型的角楼,红墙外面是金水河,跨河有五龙桥。
外朝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模仿南京的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的建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代原为重檐庑殿九间殿,清代改建为十一间,但总的尺度没什么大的变化。太和殿宽63.93米,进深37.17米,高26.92米,台基高8.13米,是我国最大的木构建筑。太和殿一切构件,都是最高规格,上檐十一踩斗拱,下檐九踩斗拱,二样琉璃,3.4米高正吻,和玺彩画。太和殿用于最高级的隆重仪式:登基、元日、冬至、朝会、庆寿、颁发诏书都在这里举行。因此,不仅殿前有广阔的月台,还有面积达三万多平方米的广场,可容万人聚会和陈列各色仪仗。月台上置铜色铜鹤,为焚烧祈祷所用,日晷测时,嘉量是标准容器。皇宫建筑一律用黄琉璃瓦,这是明代开始的规矩,这种大面积原色产生强烈的金碧辉煌的形象,使至高无上的效果十分突出。
中和殿在太和殿之后,是皇帝在大朝前的准备殿,是临时的停留场所,三开间方形殿,单檐攒尖顶,体量不大。保和殿是皇帝举行酒宴、殿试进士的重檐歇山九向殿。
属于外朝部分的,东侧有文华殿,西侧有武英殿。二者皆由殿门、廊庑和殿身组成,殿身为工字殿形制,单檐歇山,形体卑小,等级低下。文华殿原为太子读书处,用绿色琉璃,嘉靖时改为黄琉璃瓦,成为皇帝召见翰林学士、举行筵讲学典礼之处。由于这种性质,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为四库全书建藏书楼文渊阁,就置于文华殿北。武英殿用于召见大臣,商谈政务。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进入北京,建立大顺王朝,即在此视政。清康熙以来,在此设铜活字印书,印出大量活字版书籍,成为殿本。武英殿前南董殿,为明代遗构,小而精美,内檐彩画绚丽无比,太和殿清代彩画难以企及,殿内藏有历代帝王像和各臣各贤像,是我国艺术珍宝之一。
内廷以乾清门为界,属帝王生活区。内廷也有三殿,即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它们是皇帝皇后居住的住所。乾属阳,指天,坤指地,属阴,乾坤两宫处于同一条轴心线,则天安地宁,体现了天地交泰的天人合一思想。三殿两侧是东西六宫,那是嫔妃的住所。东西六宫还有更小的乾东五所,乾西五所,那是皇子们的居所,它们众星拱月般的围绕着乾坤两宫,建筑上的尊卑十分明显。
内二殿东出景远门,为太上皇宫,有乾隆皇帝为自己退位后建的一组宫殿宁泰宫,包括戏楼,仿江南园林的花园,建筑装修精美,是清代盛期的代表。西出隆宗门,则有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以及供奉佛道的殿宇,其中雨花閣造型特殊,脊饰的鎏行龙别具一格。
整个宫廷最北为御花园,中有钦安殿,北区苍松翠柏,奇花异卉,怪石虬立,泉水喷珠,为故宫中唯一一处亲和自然之处,然布局呆板,地位局促,庭院亦等而下之。
总体来看,故宫建筑成就表现在:
一、强调中轴线和对称之美。
封建帝王说自己是真龙天子,干什么都要处于中心位置,故宫建筑群所有重要建筑均在南北贯通的中轴线上,不重要的建筑采取大致对称而灵活变通的手法。没有对称即无以突出中心,所以左右对称突出了主体和居中为尊的冲高主旨。全世界唯独我国对此最为强调也最为突出,故宫建筑主次分明,整齐严肃,成为体现专制皇权的典范。
二、利用层层推进的门阙、院落来丰富空间的变化,突出重点。
建筑为绕城院落,作为一个单元组成一个闭合空间,若干院落组成建筑群,各个院落的空间尺度通过变化对比产生不同的气氛,这是故宫建筑布局的一大特色。
进入故宫在正阳门前就预先造势。从正阳门到太和门的1700米的空间,先后得通过五个门六个闭合空间(庭、院、广场),其中起伏着三大高潮,即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从大明门(清朝是大清门)开始,是今已拆除的狭长仄逼的千步廊。冗长的狭长空间之后出现一个横向展开的天安门广场,迎面矗立着高大壮观的天安门城楼,对比效果十分明显。天安门前是汉白玉金水河桥和华表、石狮,鲜明衬托暗红的门楼基座,形成第一个强烈动人的高潮。从狭长的天安门下的甬道到端口这一较小的空间略为收敛;然后过端口下纵深而封闭的甬道,尽端是雄伟的午门,形成一种肃杀压抑的气氛,过去说的推出午门斩首即是此门,这就构成第二个高潮。午门与太和门之间,又变为横向广场,舒展而开阔。经太和门进入太和殿广场,顿觉雄伟庄严,前方耸立着巍峨崇高,凌驾一切的太和殿,作为封建社会的臣下自然而然地产生天王圣明臣罪当诛的压抑感和虚弱感,这就形成了第三个高潮。
空间的对比变化,形成了故宫的又一特色。
三、建筑形体的尺度对比。
故宫主要建筑尺度高大;次要建筑则台基高度按级别降低,尺度缩小,以尺度表现等级之差,以突出主题。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共同坐落在一个高8.13米,分为三层,平面形状呈工字形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雕刻华丽简洁,每层都有栏板、望柱和龙头围绕,重重叠叠如同白玉堆成的山峦。
从形体上说,主要是屋顶型式。按尊卑等级的顺序:垂檐庑殿、垂檐歇山、垂檐攒尖;单檐庑殿、单檐歇山、单檐攒尖,悬山、硬山。从开向上来说,最高是九间(清代太和殿为十一间,改变了明代的制度)以下依次为七、五、三间。明清宫殿屋顶型式不多,制度刻板,但各殿之间仍然高低错落,起伏开阔,富有变化对比。
四、富丽的色彩和华美的装饰。
色彩、彩画在封建社会也有等级规定,黄色是皇帝用的色彩,以下依次: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红色调,民居只能用黑、灰、白作为墙面和屋顶色调。在整个北京城灰色调中,故宫的金碧辉煌显得特别突出。彩画题材以龙凤最为贵重,其次是锦缎的几何纹样,花卉、风景只能用于次要的庭院建筑。彩画的等级还可以用黄金的多少来区分,清代的等级顺序是:和玺(合细)、金琢墨石碾玉、烟琢墨石碾玉、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墨线小黄色琉璃瓦只有帝王居所才能使用,大殿内正中一开间的主要柱斗,允许盘龙贴金、点金等。另外,雄黄玉、苏式包袱彩画用于园林居住的次要彩画。
比如太和殿就是一例,这样宝座周围光彩熠熠,十分壮丽。墙柱用较深的朱红色,基座是晶莹的汉白玉,屋檐下用青绿的冷色,这不仅在色调上与屋顶的暖色形成对比,而且在视觉上也增加了出檐的深度,使整个建筑群落的色彩极其强烈亮丽。
五、科学的建筑设计和工艺设施。
在70多公顷的紫禁城中,有河道一万两千米左右,供防卫、防火、排水之用。每组宫殿均有支沟通入宫殿外的干沟,而这些干沟与太和门外金水河及总沟相通,然后再汇入紫禁城外的护城河中,因此宫城无积水之患。
三大殿的汉白玉台基有1414块栏板、1460个望柱、1138个龙头,均具有排水功能。每当下雨时,雨水从栏板、望柱下面的小洞及龙头的口中流出,大雨如练,小雨如柱,十分壮观。为了防潮,宫殿地面作了特别处理,一般总要垫七到十层地砖(苏州的地砖)。
宫中用水,帝王用水由城外的玉泉山运来,宫中有井80口,供其他人使用。
采暖方面,大多数宫殿从明朝开始砌有地下火道,只要在殿外台基外大洞里焚烧木炭,热空气进入分火道,使室内地面升温。
故宫的建筑是“穷天下之力,以奉一人”的产物,故宫的建造、重修历经明、清两个朝代,有24位皇帝使用,时间约500年,如今这个有着一片金色琉璃瓦海的故宮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成为我国最大、收藏最为丰富的博物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