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沆“圣相”之名是怎样炼成的

2013-04-29晏建怀

醒狮国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宋太宗宋真宗重任

晏建怀

宋初那些宰相中,李沆并不是最受后人追捧的。论气度,他不如范质一样忍辱负重;论资历,他不如赵普一样开国有功;论为人,他不如寇准一样刚烈执拗。然而在当时,他却受到了士大夫的热烈追捧,人称“圣相”,名声显赫如范质、赵普、寇准者,也没有人冠以如此美名。那么,李沆“圣相”之名是怎样得来的呢?

◎埋头工作,心无旁骛

李沆,字太初,洺州(今河北永年县)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甲科进士,历任著作郎、右补阙、知制诰等。宋太宗淳化三年,出任过短短一年的参知政事,随即因故被罢,复用后任过一些州府的一把手。转机是后来宋太宗由于长子赵元佐疯了,二子赵元僖死了,确定三子赵恒为太子。当时,他要给太子物色一个学问深厚、品德高尚、口碑良好的老师,经过反复筛选,最后选择了李沆,任命为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诏书中还明确要求赵恒对李沆执师傅礼。

赵恒不久接班,是为宋真宗,顺理成章地任命李沆为宰相。虽然与皇帝有师徒之交,情同手足,但李沆却从没打算利用这层关系当宠臣、谋私利、除异己。他当宰相,政治理想高于物质要求,国家利益重于个人得失。

宋真宗继位后,北有辽国不断骚扰,西有西夏虎视眈眈,内有益州(今四川成都市)王均叛乱,可谓内外交困,风雨飘摇,稳定成了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李沆殚精竭虑埋头工作,寡言少语,尤其不喜欢客套之辞,有人送他一个“无口匏”的外号,意思是没口的葫芦。弟弟李维把这个说法转告他,他說:“我不是不知道人家的议论,只是士大夫们的真知灼见,大都在朝堂上或奏折中表达了,我都把它们落到了实处,其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加上北有契丹,西有夏人,国家大事繁多,必须加紧时间研究对外防御、对内稳定之策,时不我待。至于同大家一起谈天说地,讨论是非功过,难免互相吹捧,这是我不愿意的。”

◎严于律己,杜绝奔竞

做官就是做人,做人决定做官,尤其是宰相主持朝政、协调上下、以落实国家大政方针为己任的朝廷重臣。当宰相,首先得严于律己,把一个“人”写端正,才能在朝廷各色人等间昂起头、挺直腰。宋代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载说:“李文靖(沆)为相,专以方严重厚,镇服浮躁,尤不乐人论说短长附己。”意思是李沆做人方正、严格、慎重、厚道,尤其不喜欢人家打击异己来吹捧自己,使那些急功近利、希望通过拍马屁与自己套近乎的人无缝可钻。

当时,户部员外郎、知制诰胡旦因故被贬到坊州(今陕西黄陵县)任团练副使,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未见朝廷重任他的消息,因为曾与李沆同为知制诰,心想老同事、老交情当宰相,还不提拔重任自己?便以祝贺李沆拜相为由,给他写了一封贺信。不过,他却在信中历数前任宰相的不是,说:“吕参政以无功为左丞,郭参政以酒失为少监,辛参政以非材谢病优拜尚书,陈参政新任失旨退归两省。”只有他李宰相才是德才兼备、众望所归,把李沆捧上了天。李沆一看,十分不快地说:“我难道真像信中说的那么优秀吗?不过是机遇好罢了。背着人家说坏话,我是不会这样做的,何况为了抬高一人而打击四人!”李沆任相期间,胡旦始终没得到重任。

◎坚持原则,光明磊落

李沆善于做皇帝的工作,常常规劝皇帝做有利于稳定、有利于团结的决断,甚至不怕雷霆震怒。一天,宋真宗让侍从拿着册立刘氏为贵妃的手谕送给李沆,让他办理一下。李沆一看不符合制度,便当着侍从的面用蜡烛烧掉了皇帝的手谕,并让其转告皇帝:“就说我李沆认为这样做不妥。”使宋真宗最终取消了这个决定。驸马石保吉请求担任使相,宋真宗又来征求李沆的意见。谁知李沆却说赏赐、加封的做法,都得有其理由。石保吉虽是内戚,但一无政绩,二无战功,如此加封,恐怕会招来非议,“赏典之行,须有所自。保吉因缘戚里,无攻战之劳,台席之拜,恐腾物议”,最后硬是没让这个驸马爷得到提拔。

李沆任宰相的几年当中,是整个宋朝国内外最平静的几年,战火稍息,局势渐稳,经济和社会呈现繁荣之态。这种局面的形成,作为宰相的李沆功不可没。可惜,宋真宗景德元年七月,李沆便因病逝世,年仅58岁。李沆死后,再也没人敢在宋真宗面前坚持原则、规劝勤政了,东封西祀也好,卖国求荣也好,都顺着他随心所欲,李沆时代的大好形势,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编辑/王玉

猜你喜欢

宋太宗宋真宗重任
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面向未来,共肩重任,砥砺前行
牛老师交付重任
王旦的气量
宋真宗年间曹玮筑“山外四寨”考论
吕蒙正送瘦马劝谏
忠言的力量
如何看待宋真宗时期“相权强化”的现象
吕蒙正举荐人才
铁肩担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