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稿 费

2013-04-29陈四益

读书文摘 2013年8期
关键词:写文章稿费工资

陈四益

“文革”前,稿费是不好随便拿的——虽然那时确有稿费制度,而且是官方定下的。谁要是发表点文章,有了点稿费,各种议论便会纷沓而至:

——“不专心工作”。这是最轻的一种。逻辑是这样的:他要写文章,自然心思就不会放在工作上。你看,我们白天做工作,夜里想工作,就这样,还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怕达不到领导的要求,哪里还会有心思去写文章!

——“风头主义”。文章谁不会写!就他臭显摆。这种人就是要出风头,不愿做无名英雄,不愿做默默无闻、勤勤恳恳的老黄牛。

——“名利思想作怪”。为什么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要去写文章?还不是因为文章发表,有名有利。名利当头,个人主义膨胀。个人主义膨胀,势必同组织离心离德,发展下去是非常危险的。

——“精神贵族”。这个说法出现较晚,大致在同苏共论战期间,是指那些生活条件优裕的文化名流。因是名流,居住条件大多较好,再加除去工资之外还有稿酬收入,生活水准自然较高。在普通人眼中就成了“贵族”。现在,都把“贵族”当成高雅之士,喜欢给人冠以“最后的贵族”、“文化贵族”之类徽号,在当年,“精神贵族”却是当做“资本主义复辟的社会基础”入了另册的。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流传一句顺口溜:“穷则变,变则通,通则富,富则修。”这句话多少反映着当时的一种认识,即越穷越革命,富了就变修。人只有永远穷,才能保持革命的本色。

那时,中国从上到下都统一于最高方面的意见,认为战争不可避免。有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一旦发生,无产阶级就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起来革命,像俄国当初那样;有革命战争:或因殖民主义掠夺,或因国内阶级压迫太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就会起来革命,革命就是暴动,就是战争,像中国曾经做过的那样;有帝国主义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战争: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恨之入骨,必须颠覆而后已,所以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做好反侵略的准备,一旦帝国主义发动战争,就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之。无论哪种情况,战争都不可避免,所以“要准备打仗”,耗费了很多人力财力到处挖防空洞。这些“人防工程”,后来大多闲置、倾圮,有些还成了蚊子苍蝇之类毒虫的孳生地。

要打仗,越穷越没有负担。那时说:富了,坛坛罐罐多了,就不想革命,就怕打仗,就变“修”了。因此,穷是保证革命精神传递的要诀,而“富”则是修正主义的温床。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光荣,似乎成了一时风气。“三代贫农”“工人世家”还是说的家庭出身,说到现在,也是“穷光荣”,谁要穿着稍稍讲究,出手比较阔绰,就会被人侧目而视,当做“另类”。这究竟是真的坚信越穷越革命,还是为了掩盖经济上的失败,编造出来充作贫穷者的安慰剂,我一直不曾想得明白。因为当时的高层大多享受着一般人没有的豪华。

在那时的中国,谁富裕呢?

经历了“大跃进”的大破坏,“人民公社”非但没有体现“一大二公”解放生产力的优越性,反而因其大锅饭的劳动分配制度,束缚并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每年到农村“三夏”、“三秋”,看到农民依然家无长物。即便上海郊县农村,农民出工,也只把门带上,并不上锁。起初,惊异于农村治安的良好,以为大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之风。后来渐渐明白,即便有窃贼光顾,其实也没有什么值钱之物可偷。

工厂工人的收入,每个月也就那点工资,并无其他来源。有一段时候(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为了调动积极性,发过有限的奖金,不久又被指为“物质刺激”而取消了。

唯独知识分子,特别是名演员、名作家、名教授,既有社会地位,工资又较高,还有额外收入,便被划入资产阶级复辟的社会基础。

其实,当年工资最高的是宋庆龄,有500多元;毛泽东的工资是404.8元,等而下之,分作20多级,大学毕业生到机关,是22级(戏称22品文官),第一年在上海拿48元,北京少两元,是46元,因为有地区差。第二年转正,上海就拿60元,北京不记得是56元还是58元。如果是中专毕业,第一年不过30多元,转正后可拿40多元,不同地区也有几块钱差别。这些钱依当时的物价,勉强可以度日,但要想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就不能了。大学教授也同样分级,一级教授好像也是500元,等而下之,刚毕业的助教也是22级。

不同的是,教授、作家可以著书立说,那时的稿酬同当时的工资比例,比今天可要高多了。在报纸上发表一篇千字文,约有十五元稿费,名家不在此例。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长徐震,当过校共青团委书记,新闻系、中文系总支书记,常以丁艾、公今度等笔名在报章发表杂文,同我份属师生而情同朋友,一文发表便戏言“一个礼拜小菜钿(小菜钿,沪语,即买菜所需的钱)有了”。一个青年助教如果一个月能写两三篇“豆腐干”,就相当于工资翻倍。如果有一部长篇小说出版,简直可谓骤富。至于有些戏曲名演员,当初工资改革时,没有按行政级别套改,收入就更高了。这样一来,就有了所谓“三名三高”,即名演员、名作家、名教授;高工资、高奖金、高稿酬。这“三名三高”就成了复辟资本主义的社会基础。如果年轻人也想成名成家,那就被当做“修正主义苗子”,也成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无产阶级争夺下一代的证据。说不清楚的是各级领导干部不是也一样按照级别拿不同的工资吗?青年人中不是也有一心想当领导干部的吗?领导干部不是一样拿稿费吗?毛泽东的稿费大概全国第一,何以这部分人就不会成为复辟基础而是继续革命的动力呢?当年在大学,大凡文章写得多,稿费拿得多的青年教师,大多被看做另类。徐震虽是地下党员,资格不浅,但一到“文革”,首先被校党委抛出来的“党内走资派”便是他,其间当然也有“稿费惹的祸”。后来,“学术批判”盛行,参加批判叫做“投入战斗”,上面也鼓励成立写作组、写批判文章,但为了表现是为“革命”而非为“稿费”,写作组里往往谁拿到稿费就买书送给大家,或放在组里公用。若是装进自己口袋,好像就有点“不纯正”了。

到了“文革”,出书,写文章,都是“革命需要”,稿费在革命的名义下被废止了。但后来听说领导革命的人还是照拿不误的。那么,“革命”也还是只“革”了别人。就像当年反对“打砸抢”,但“革命的打砸抢”却又“好得很”了。

稿费取消后,报社大概觉得人家写了文章,总还要鼓励鼓励。物质刺激不行,就搞精神刺激。有的送《毛选》、送《语录》;有的送像章、送“毛主席去安源”的石膏像,也有的送《马恩列斯语录》、《鲁迅语录》,总之,都不算“物质”,而是“精神”。

不过这样的东西一送多,也就成了负担。那时,一家人有两间房就算阔绰,年轻如我辈,能有一间房间也很不错了。那些书籍还好办,可以摞起来,那些石膏像就很难办了。小小房间,放一床、一桌、一五屉柜就满了,可以堆放石膏像的面积有限,只能挤作一堆。但那都是“伟大领袖”啊,既不能丢弃,也难于送人,还要好生伺候。石膏不能水洗,落了灰会说你“不忠”,不小心跌破,更是“罪该万死”。幸好不久就离开大学到山沟沟里去了,告别城市,告别报刊,也告别了作为“物质刺激”的稿费和作为“精神刺激”的各种光辉著作与光辉形象,少了一大堆的麻烦。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事情每有循环往复的变化。近三十年出书、写文章,拿稿费,已成正常,作者们还为目前稿费太低引经据典,说什么人当年稿费可以买多少东西,什么人五十年代一部小说的稿费买了一座四合院,大有盛况难再的唏嘘。而当年把拿稿费当做“修正主义”,弄得作者胆战心惊,编者左右为难的景况,新进作家中,许多人或许已经不知道了吧。是为记。

(选自《世纪》2012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写文章稿费工资
30元稿费怎么花
这种情况下未续订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二倍工资
“稿费”的由来
毛泽东怎样写文章标题
稿费“行贿”
写文章要详略得当
离题万里
一波三折领稿费
说说索要工资那些事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