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退位诏书》的台前幕后
2013-04-29周言
一九一二年,王国维已经在日本京都定居,但是仍然非常关心国内政局,一月二十六日,在袁世凯的指使下,北洋军将领连忙通电“赞成共和”,二月十二日清帝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布退位。四月袁世凯窃取政权,王国维当时写作《读史二绝句》,讽刺此事。
虽然史学界目前有关《清帝逊位诏书》的产生过程尚存在着争议,但是其中张謇、杨度、杨廷栋和雷奋这些晚清的君主立宪派乃是重要的参与者,而这些人恰恰具备完整的宪政思想背景。从这一层面上来说,这些晚清宪政主义者参与的《清帝逊位诏书》,在民国初年具有非比寻常的示范意义。
目前学界对张謇的研究,多集中在经济思想、教育思想等方面,对张謇的宪政思想并没有太多的作出评述。实际上早在戊戌变法之后,张謇便已写成《变法平议》一文,成为其宪政思想的滥觞,虽说《变法平议》在戊戌变法的大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其中依然有着值得借鉴之处。比如张謇强调变法应“意行百里而阻于五十,何如日行二三十里者之不至于阻,而犹可达也。”此一语充分昭显了张謇坚持改良主义道路的思想底色。当孙中山、黄兴提出用暴力革命的君主立宪思潮时,张謇的《变法平议》,谨小慎微地为中国的走向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张謇在宪政的道路选择上为人们指明了道路,同时他还十分注重宪政道路的实际运作,具体而言,便是他十分强调设立国会与责任内阁,这便抓住了民主政治的咽喉,可谓蛇打七寸。
与张謇相似的是,后来在宪政思想上对张謇影响甚大的杨度对于中国的君主立宪道路颇有见解。早在一九○○年,杨度便在日记中谈论君权与相权之关系,换成民主政治的说法,便是总统与责任内阁的关系问题。杨度认为:“凡君民共主之国,相权重于君权,每易一相,则朝局一变。”这一描述,已初步接近民主政治的本真。而在一九○八年,杨度更是迎来了他生命中重要的时刻。经人推荐,他被清廷任命为宪政编查馆行走,任参议兼考核专科会办,杨度的宪政思想,由此得以发展,之后更是成为提倡“政党内阁制”的中国第一人。实际上早在辛亥革命前夕,革命派与立宪派展开论战之际,杨度就以超然的立场对中国的立宪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他并不关心革命派与立宪派在道路选择上的歧异。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时,杨度便受命担任咨询工作,撰写了《实施宪政程序》与《中国宪政大纲应吸收东西各国之所长》,五大臣回国之后,原封不动地将杨度的报告作为奏章上奏。于是,清末立宪由此展开。正是因为如此,以康有为为主的保皇派,以孙中山为主的革命派,以张謇为主的立宪派,无不对杨度另眼相看。康有为认为其颇可为保皇尽力,而革命派则将其引为同志,但杨度最终选择了与保皇派革命派划清界限,逐渐与张謇过从甚密,最终成为了立宪派的中流砥柱。而《清帝逊位诏书》的具体撰写者雷奋和杨廷栋,他们是晚清立宪派的代表人物,都曾经官费留学日本,当张謇受袁世凯之托拟写《清帝逊位诏书》时,张謇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杨廷栋和雷奋。当时张謇身为立宪派的领袖,其政治主张与清廷颇有相似,同时亦顺应历史潮流,所以被袁世凯相中担任诏书拟稿人,张謇为慎重起见,与杨廷栋、雷奋商议,最终还是由杨廷栋执笔,文成后由雷奋送京交给袁世凯,后来又由杨廷栋等人绘《秋夜草疏图》和疏稿,以为纪念,由张謇作序,杨廷栋作跋。
杨廷栋后来在跋文中记述:“云阳程公德全方抚苏,睹时局至此,思为清廷尽最后之忠告,嘱廷栋偕华亭雷君奋邀通州张公謇莅苏熟议。张公适乘沪宁车由宁赴沪,乃与雷君迎至锡站。谒张公于车中,具白所以,即同往苏抚署聚谈。初,张公自起草,继,张公口授,由雷君与廷栋更番笔述之,稿成,已三鼓。”但是杨廷栋这一记述,显然有自谦的成分在其中,电稿至京后,袁世凯请汪荣宝一阅,汪便声称“张季直为文,力模班史,词句硬碰硬,此稿婉转庄肃,情见乎词,不类季直手笔,或当另有其人”。
《清帝逊位诏书》的颁布,标志着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帝制,而身为大清遗老,王国维自然悲从中来。他在《读史二绝句》中对此有所表示,其一云:
楚汉龙争元自可,师昭狐媚竟如何?
阮生广武原头泪,应比回车痛哭多。
其二云:
当涂典午长儿孙,新室成家且自尊。
只怪常山赵延寿,赭袍龙凤向中原。
这两首诗用典极多,第一首的起首“师昭狐媚”指的是密谋篡位的司马兄弟,代指袁世凯欺凌清室孤儿寡妇,逼迫清帝退位。而“阮生”则是王国维自喻,后两句的意思是朝代更迭,像袁世凯这样的竖子也成为英雄,由此产生的痛苦比个人自伤身世要强烈得多。
而第二首则沿用第一首的典故,另外更有深意,“当涂”代指魏国,“典午”代指司马氏,“新室”则指的是王莽篡位后改国号为“新”,“成家”则是东汉公孙述在蜀成都称帝时的号,此句意指袁世凯称帝必然不能长久。王国维第二首诗中的赵延寿,可能别有所指。罗振玉《集蓼编》中曾经有记载,是年罗振玉于京都净土寺町建楼四楹,寻增书屋,颜曰“大云书库”,落成日,都人适有书来为赵尔巽聘罗振玉为清史馆纂修,罗振玉大怒而“焚其书”。赵尔巽依附袁世凯,颇为遗老所不满。而罗振玉素来以“商遗”自居,以示效仿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已经确认了其遗老的身份,因而对赵尔巽的聘任,自然是嗤之以鼻。
陈永正先生认为,王国维此诗编订于一九一二年,当时赵尔巽尚在青岛,还没有应袁世凯的聘任出山。但是当时清朝旧官吏投靠袁世凯的甚多,且多恃袁氏之势凌人,故而王国维以赵延寿设喻,所讽刺的不仅仅是赵尔巽一人。这一点也是王国维对于自身遗老身份的进一步确认。
(选自《王国维与民国政治》/周言 著/九州出版社/2013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