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小站”人
2013-04-29黄一鹤
[编者按:小站距天津东南70里,原名新农镇。清同治十年(1871年),周盛传部盛字军屯防于直隶青县的马厂驻扎;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屯防需要,在马厂和新城(今属天津滨海新区塘沽)之间修筑了“马新大道”,沿途设立驿站。光绪元年(1875年),盛字军主力由马厂移屯津南涝水套,这里是大沽以西的第5个驿站,军士习惯称小站。小站北侧驻扎亲军营;为活跃防区经济,周盛传在亲军营南侧筑“新农镇”(兴农镇)和买卖街,由此成为后来小站镇的雏形。此即今日小站镇地名的由来。
1894年,在李鸿章的军事顾问汉纳根的建议下,清廷派遣长芦盐运使胡燏棻在小站以德国陆军操典编练“定武军”十营,计4750人。该军各级军官多为淮军将领,另外还选拔了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生何宗莲、吴金彪、曹锟、田中玉、刘承恩等担任教习或军官,并购买西洋先进武器,期望以新式装备、新法训练形成新的军队阵容。不久,胡燏棻被调去督办津芦铁路。袁世凯奉旨接替胡燏棻后,立即将“定武军”进行扩编改造;全部用洋枪洋炮武装起来,即成“新建陆军”。自此,“小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成为中国日后各自雄踞一方、相互征伐不已的军阀武夫们的摇篮。] 1915年,沈佩贞率领十余名靓装艳服、尽态极妍的妇女腻友,至北京东四七条胡同“醒春居”参加宴会。众腻友换上绣花拖鞋,坐卧海棠花下,搔首弄姿。众人喝到飘飘然时,有人提议用“闻臭脚”做酒令。当日只有一个人没有闻到臭脚,第一个罚闻臭脚的便是庆亲王奕劻的大儿子载振。
袁世凯手下有一批“娘子军”,分为三派:一是高尚派,以女才子吕碧城为首,其实是文学清客;二是活动派,以安静生为首,主张女子参政,为张罗帝制组织了“中国妇女请愿会”;三是权贵派,奔走结交权贵,以沈佩贞为首。主要成员包括刘四奶奶、王三太太、蒋淑婉等数十人。
安静生为袁世凯草拟的招选女官的章程,共有八条:一、家世清白,政治清白,拥护袁皇帝领导;二、年龄在十四岁至二十五岁之间;三、品貌端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疾病;四、没有出嫁,没有对象的黄花大闺女;五、或孀妇,但必须没有生过小孩;六、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七、三年后才可以出宫;八、三年期满后,由女官长奏请皇上,对那些表现出色的,给予褒奖。
袁世凯一次与张之洞谈练兵,袁世凯说:“练兵的事情,看起来似乎很复杂,其实也简单,主要的是要练成‘绝对服从命令。我们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服从就有官有钱,不服从就吃刀。”
袁世凯书读得不好,但是很有气魄,十三四岁时曾自撰一副春联: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气势雄迈,不可一世,袁的老师见了后,大吃一惊。
慈禧准备训练新式陆军,徐世昌向荣禄推荐了袁世凯。这时袁刚花钱买通庆亲王和李莲英,谋了一个浙江温州道员,正做着去江南发财的梦。接到徐世昌的通知后,袁有些不高兴,勉强接受了小站练兵的任务。
徐世昌祖上原居浙江,后来迁居北京大兴,再后又搬至天津,还有一支生活在河南,徐世昌就出生在河南开封。所以徐世昌拥有浙江、直隶、河南三种籍贯,可以跟袁世凯论河南老乡,跟孙宝琦、钱能训等论浙江老乡,跟冯国璋、曹锟等称直隶老乡。
前清翰林宋育仁有复辟的企图,不料他的一个四川同乡向步军统领江朝宗写了一封检举信,没办法,江只能“公事公办”,但江派去的不是凶神恶煞的警察,而是一辆豪华的马车。马车司机传话说:“统领大人请宋翰林去办公室谈谈!”处理结论是议论荒谬,精神有问题,应遣送回原籍,交地方上看管。但袁世凯觉得还是太重了,便对宋说“劝回原籍休养”,而且还送了路费三千元。
袁世凯最得力的智囊有两人,一是陈宧,一是杨士琦。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起初不赞成帝制,被免职。梁感慨说:“我梁某的性命,不怕袁项城(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故又称袁项城),倒怕杨士琦,怕他对我下毒手。”
1922年溥仪大婚,荫昌以总统府侍从长的身份,代表中华民国,以对外国君主礼节向老东家鞠躬祝贺。随后又跪在地上叩首,并对溥仪说:“刚才行鞠躬礼那是代表民国的,现在奴才以满人身份自己给皇上行礼。”
小站练兵时,张怀芝是袁世凯的“随马小兵”,有一次袁骑马时,从马上掉下来,脚套在马镫上。张怀芝紧急中用脑袋和肩膀顶住马,马因而停下来,袁也得救。张由此得到袁的信任,并认袁世凯为义父,人称干殿,被任命为北洋六镇镇统(师长)之一。
“北洋之龙”王士珍其实是假冒的。有一年,武毅军总统聂士成向直隶各镇调用军官,朝阳镇总兵杨瑞生开了一张保单送去,其中有守备王士珍在内。可王守备不愿改投他处,杨于是让一个姓王的马弁冒名顶替调了出去。这位假王士珍后来转入北洋武备,又被派往小站成了袁世凯手下的一员大将。那位真王士珍后来解职回乡,默默无闻以终。
章太炎初见陈宧,大惊:“中国第一人物,中国第一人物!他日亡民国者,必此人也!”这时陈仅仅是参谋次长(黎元洪以副总统兼任参谋总长)。
赵秉钧是袁世凯的大管家,以智囊自称,自诩有三个第一:姓为百家姓第一姓;籍为全国第一县(顺天府大兴县);身为北洋派第一个总理。其实他生于何时、何方、父母名谁,不但他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他知道自己的时候,已经在河南临汝县的一富户家中做书童了。
1902年,北洋新军先后成立了三个协,袁世凯用考试的办法提拔干部,以示公允。王士珍和冯国璋先后考上了协统,段祺瑞却接连两次名落孙山。及至第三次考试时,段已灰心之至,不料临考前一天,袁世凯派人悄悄把试题透给了他,又为他安排打通关节,使他稳稳考中。后来,段并不讳言这件事,每与二三密友谈及,认为“爱恩深重,终身不忘”。
雷震春是袁世凯帝制“十三太保”之一,安徽人,早年被族长诬告,被迫离家出走去当兵。后来官拜江北提督,衣锦还乡时,族人乡绅都来笑脸欢迎。雷想起当年凄凉离家的情景,便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家贫穷,千把钩,抓不来至亲好友;人富贵,万杆枪,打不离王八龟孙。
洪宪帝制,各色请愿团五花八门,梁士诒是主谋之一,其组织的妓女请愿团颇引人注目。杨度则找人发起乞丐请愿团,也得老袁欢心。梁士诒知道后,写信去嘲笑杨:以子旷代逸才,自有此异想天开,出人意表。但终未脱“请愿”二字之窠臼,则仍可傍吾门户也。
梁士诒组织各省请愿联合会,并在同兴馆大宴宾客。席间,第七师师长张敬尧手里拿着一根长烟管,一面吸烟一面目中无人地说:“大总统荣升皇帝,只要下一道上谕就行了!谁要敢造反,就砍谁的脑袋,干吗要弄这些讨论、请愿的鬼把戏!”袁世凯听见后,火冒三丈,气愤地说:“这个大老粗懂个什么!我一定要重重地办他一下,以警告那些无法无天的军人!”
袁世凯囚禁章太炎后,命令陆建章等人拟八条保护章太炎:第一,饮食起居,用款多少不计。第二,说经讲学文字,不禁传抄;关于时局文字,不得外传,设法销禁。第三,毁物骂人听之,物毁再买。第四,出入人等严禁挑拨之徒。第五,何人与彼最善,而不妨碍政府者,任其往来。第六,早晚必派人巡视,恐出意外。第七,求见者必持许可证。第八,保护全权完全交给你。
章太炎也给袁派来的仆役立了个“章六条”:第一,每日早晚必向他请安;第二,在外面见到他,必须垂首而立;第三,称他为“大人”,自称为“奴仆”;第四,来客统称为“老爷”;第五,有人来访,无论何事,必须回明定夺,不得经行拦阻;第六,每逢朔望,必须向他行一跪三叩大礼。凡不能遵守者,立刻请他走人。
1912年,袁世凯任命章太炎为东北筹边使。这本是个有官无职的空头衔,章不知趣,跑到长春去就职,以长官身份召见地方军政官员,结果无人理睬。章又去见吉林都督陈昭常,大发雷霆说:“本使为民国政府所任命,吉林地方官竟敢目无本使,就是目无民国政府!”陈一笑谢之。
1912年7月,章太炎应黎元洪之邀到武汉观光,受到了一次极其隆重的招待。黎将章捧上了天,章自然也就对黎和湖北大有好感,认为黎生活朴素,言辞简明,态度稳重,平等待人,甚至认为“武汉首义之区,即女子亦殊不凡”。此时他断弦待续,于是在湖北征婚,对象以湖北籍女子为限。
袁世凯称帝后,章太炎为了泄愤,每天大书“袁贼”。他大量饮酒,每次必以花生米为下酒菜,吃时去其蒂,说:“杀了‘袁皇帝的头!”
王士珍很受袁世凯的器重,凡是军国大事,袁必咨询王,拟定下发的文稿也一定要王圈阅修改,等到要发的时候,还要让王再审阅一遍。当时的人称他为“龙目”,意思就是王是袁的眼睛。
1915年元旦,袁世凯公布“授卿令”,一批文武官员被授为上卿、中卿、少卿。特别的是,两个已经去世的人物也被追赠为“卿”,一个是赵秉钧,被追赠为上卿;一个是宋教仁,被追赠为中卿。
袁世凯曾为四川万县师范学校集一对联: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人爱子亦如余。
袁世凯称心腹大将王士珍为“福将”,段祺瑞为“重将”,冯国璋为“主将”。王士珍忽而出来主持大计,忽而退居乡里。于是,时人称其为见首不见尾的“神龙”。
袁世凯选举大总统时,担心出意外,派军队去恐吓国会议员。这天正式选举时,摄影师点燃镁光粉照相,镁光粉爆炸时,大家以为是炸弹声音,纷纷乱跑。有议员躲到桌子下面,大喊:“我选举的是袁世凯!”
袁世凯称帝的风波过去以后,曾是筹安会“六君子”之一的严复对人说:“我虽然名为发起人之一,但事前并不知道。大公子袁克定是找我商量过他父亲称帝的事,但我什么也没答应,只是说了一下自己的主张。但没过多久,报纸上就刊登我是筹安会发起人之一,这完全是强行拉人入伙嘛!”听的人不置可否,只含糊点头。
姜桂题为毅军的统领,北洋军的老前辈。袁世凯对之以“叔”相称。姜在袁面前说话很随便,惯带脏字儿口头语。对北洋后辈,开口便称“小屌孩儿”,对袁也不例外,有时甚至当着袁的面端起痰盂小便。袁对他也莫可如何,还时常送钱给他。
1911年,沈佩贞在天津组织起义呼应武昌首义。失败后脱狱到上海,带着“一腔热血满身杀气”创办女子尚武会,为北伐培养女性侦探(特工)人才,章程规定学成后的女生将“随同女子军北伐满虏”。
洪宪帝制,湖南汤芗铭布置“大选”,选袁世凯当皇帝。先让各县代表在酒楼娼馆吃喝玩乐,接下来将代表接进选举场所,用全副武装的士兵看着,每个代表坐的桌椅上都有他的名字,不得随便乱坐。选票的票面上印着“兹推戴袁大总统为中华帝国大皇帝”的一行小字,中部印着两个空白大圈,让人填“赞成”或“否认”,下面还有三个小圆圈,由选举人将自己的真名实姓填上。从填票到投票一直有人从旁监视——当然没人敢填否认二字!就这样把袁世凯“大选”成了皇帝。
沈佩贞纠集起一批同为“北漂”一族的新女性,其中不乏名门闺秀、虚荣女生,美其名曰“女志士”。她自任首领,经常带着她们出没于总统府及权贵宅第。江朝宗等人为图方便,特在京城为这批“女志士”设一“办事处”,沈佩贞为处长,下设秘书、干事等。这名义上赞助帝制的“办事处”,实际上相当于一个“高级娱乐会所”,既像饭店,又似妓馆。由于江朝宗、段芝贵等京城政要权贵是此间的常客,便招徕诸多跑官要官的,“办事处”一时门庭若市。沈佩贞也名噪四方,红得有些发紫!
张钫(陕西辛亥革命领导人)见袁世凯。袁问张多大啦,张答曰27岁。袁大笑说:“去年才26岁,竟能统率大军,独立一方,总算不容易。”接着袁正色告诉张三句话,“一不要着急升官,二不要贪钱,三要多读书。”见毕,步兵统领江朝宗说张:“老弟太老实了,你如果说30岁,总统一定升你的官。”
段祺瑞的夫人是袁世凯的表侄女。为袁世凯称帝的事,段夫人对段很是埋怨。一天,段夫人当着亲朋好友的面,用手指着段骂道:“没有良心!”段很是尴尬,低声说:“我对老总统也是爱莫能助啊。”
段祺瑞辞去陆军总长一职,来中南海向袁世凯告别。袁克定趁机让他的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弟及其子袁家融等,群起而哄骂段祺瑞:“穷秀才!段歪鼻子!”段气愤不胜。
袁世凯将自己的家庭教师周砥嫁给冯国璋后,周将冯的一举一动都汇报给袁。袁临终前说:“予豢养左右数十年,高官厚禄,一手提拔,事到如今,无一人不负予!不意一妇人,对我始终报恩,北方文武旧人,当愧死矣!”
冯国璋发表反对袁世凯称帝的电报后,说:“我是他一手提拔起来而又比较亲信的人。我们之间,不可讳言,有知遇之恩。论私交,我应该拥护他。论为国家打算,又万不能这么做。做了也未必对他有好处,一旦国人群起而攻之,受祸更烈。所以,我考虑的结果,决计发电劝其退位。”
身边人回忆:袁世凯总是闲不住,难得有安静的时候,在办公室里,哪怕只有几分钟的闲暇,也要找些事情来打发,比如整理桌上的卷宗,或者重新摆放文具。但这么一个好动的人,却不喜欢锻炼身体,从住处的后院到大门口这么短的距离,也必要坐轿,从不走路,甚至上下楼也必坐轿子。
有一天,张勋和冯国璋在南京见了面。张勋对冯国璋说:“老头子(袁世凯)打了一个密电来,叫我监视你的行动。”冯国璋听了,也拿出一封电报对张说:“我也接到了老头子的密电,叫我监视你的行动。”
袁世凯死后,王占元去天津看望已经落魄的大公子袁克定,门房禀告后,袁让王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王为此,回湖北时,特意绕道河南彰德袁世凯墓前痛哭了一场。
唐绍仪组阁后,在第一次与总统袁世凯的正式会见中,唐介绍完内阁成员后,向袁提醒:按照《临时约法》,内阁只对参议院负责。袁轻松地答道:“我们都是老朋友,我相信我们总是一致的。”
袁世凯命警察总监吴炳湘查政府大员赌博之事,吴呈上一个名单,第一个就是段祺瑞。袁世凯看了,笑着说:“镜潭(吴的字),玩笑不能这么开!芝泉(段的字),我是知道的,每晚八圈,一向如此,无妨公事!我让你查的是通宵达旦、输赢很大的那帮人。”
袁世凯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并且派了自己的一名亲信去打探消息。“使者”来到后,黎元洪保持他一贯的作风,一言不发,像个木头人。但当来人叫他“王爷”,并转告说,袁世凯还准备加他“副元帅”、“辅国大将军”等荣誉称号时,黎元洪突然发声说:“你们不要骂我!”
护国战争时,袁政府采办了大批腌牛肉、腌猪肉、罐头食品、绍酒、彩缎、贡绸、金银用具、衣帽、刀剑、古玩字画、碑帖、瓷器、明信片等,送往前线慰劳将士。对立功将领还给以一等至五等荣光宝星章,获得勋章的人,每年可以领取年俸250至3000元不等。
筹安会成立后,梁启超就想写一篇文章加以反驳,但因顾及自己进步党同仁的生命安全,就迟迟没有下笔。但正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袁世凯给他送来了二十万块大洋,一半为补祝他父亲的七十大寿,一半为他出国的差旅费。接到了袁世凯的这一招,梁启超马上一笔挥就《异哉所谓国体问题》,给了袁世凯当头一棒。
徐世昌以前清遗老自居,声称他一不受民国之勋(袁世凯授予他勋位),二不剪辫子,三不做民国的官。
袁世凯做了总统后,五年里只出府三次,一次是从铁狮子胡同迁居中南海,另两次是为了郊天祀孔。袁世凯每当外出,必戒备森严,军警夹道而立,路边不得有百姓围观,即使是远远地偷看,被发现了也要挨训斥。
袁乃宽是总统府的大总管,为袁世凯称帝积极奔走。袁乃宽的儿子以此为耻,于是改名为“袁不同”,以与父亲划清界限。
1915年12月12日(也就是袁世凯承认接受帝位的当天),袁世凯在中南海怀仁堂接受了文武官吏二百多人的朝贺,文东武西,大家向大总统行了三鞠躬。然后,袁世凯还发表了讲话,大概的内容就是:为了救国救民,我愿意把自己奉献出来,今后还要把子子孙孙也奉献出来!
京师步兵统领江朝宗字写得不好,但最爱给人写字。有人请他写横匾,他写完之后在匾的正中盖上一个“迪威上将军”的戳子。
袁世凯常请靳云鹏老母吃饭,每次靳母必带“四样”礼物:鸡蛋十个,豆腐四块,煎饼六斤,咸菜一罐。礼单却这样写:吉子十个,都福赐快,坚兵禄金,贤才一贯。
林白水在北平办《社会日报》,批评时政,袁世凯每月给他三千块银元,林白水便不骂了,自称“我现在是金人了”——收了金子不开口的意思。奉系入主北平时,林白水故态复萌,继续骂政府,因而被杀害。
有一女子,丈夫得了重病,眼看没得治了,女人便吞金自杀,以死殉夫。不料女人死了,丈夫却活过来了,丈夫因此请求朝廷对女人加以褒扬。为此袁世凯命一帮才子们拟一个匾额,结果大家拟的袁都不满意,最后袁自己写了一个“一死回天”,众皆称妙。女人死了是去了天上,所以叫“回天”;另外,丈夫就是女人的“天”,女人死,丈夫活,所以也是“回天”。一语双关,天衣无缝。
四川将军陈宧,一天突然对他的卫队官兵特别加恩,准许他们之中有带家眷的可以携眷到督署所在地古皇城居住。每家给洋十元,白米一包。结果,没有家眷的也找了妓女,一窝蜂地挤进古皇城,弄得乱糟糟一团,陈宧无奈,又下令将他们全哄走。
陆建章,要杀人,先请吃饭,饭局结束后,再用手枪将人从背后打死。所以,陆的请帖,被称作“阎王帖子”。陆本人也被人们称为“屠夫”。
第一届内阁成立后,颜惠庆担任外交次长,很多人都拿着推荐信来找颜要求安排工作,颜很苦恼,内务总长赵秉钧告诉他:“我的办法是在就职那天,安排好所有的职位。因此当朋友向我推荐谋职者时,就可以说‘非常抱歉,实在是没有空缺了。”
云南独立后,四川将军陈宧对幕僚们说:“北京城玩的是猴把戏。蔡松坡(蔡锷)不是一个轻举妄动的人。猴子登殿,早晚必倒!”
《亚细亚报》的主编薛大可,以“臣记者”自称,积极为袁世凯称帝做吹鼓手。帝制失败后,薛被列入“帝制八大罪人”之一。后来国民党因事找上杨度,薛也在场,薛说:“革命党说我是帝制余孽,我没话说,但那些想做帝制余孽而做不了的人,也这么说我,我非得请孙中山先生为我辈一洗面目不可。”刘成禺回答:“我们不但为你洗脸,还将帮你擦粉。”
王士珍有“三不”格言:仰不愧天,俯不愧地,抚不愧心。
颜惠庆回忆:在仕途上同乡关系是很重要的一条线,同乡之间建立有稳定的关系网,新入京的官员照例须请同乡证实他的籍贯和身份,并缴纳小额酬金,也就是加入同乡会的会费。
陆徵祥是第一届内阁的外交总长,颜惠庆是外交次长,陆常对颜说:“人只有在经济上独立,才能忠于自己的信仰;如果为衣食计,就会抛弃信念。”知道颜收入不高后,陆就推荐颜去担任驻德使节,同时兼任驻瑞典和丹麦公使,这样颜就可以存下些钱来。
王士珍每次回正定牛家庄老家,不管坐轿骑马,一到五里铺就要步行。一是村东口立有梁阁老(明代的太子太保梁梦龙)的神道碑;二是他在村子里的辈分较小。王士珍居乡里,有一个规矩,凡是父老乡亲找上门来,不管大事小事都要管。
正定王氏举行了一个隆重典礼,准备迎接王士珍,但王士珍溜回了家。族长责备王士珍不给面子。王说:“您老人家别生气,都是我的错。您老人家有所不知,没当官的人想当官,当了官以后你才知道官场的险恶。就像我,说不定哪天又得变成乞丐,又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呢?”
王士珍回家隐居,一日,一人推独轮车上坡,恰在当中上不去。此时,王正好路过。于是,上前帮忙,由于力没使好,险些让车颠翻。那人大喊:“你这是怎么搞的,连车也不会推,尽帮倒忙!”王连说:“是我不好,是我不好。”
(选自《微历史:1911—1949民国圈子》/黄一鹤 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