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2013-04-29周奋文
周奋文
摘 要:针对“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并试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主动性;求职欲望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是给学生布置相应难度的任务,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并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调动学生主动性,实现“任务驱动”法教学
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网页制作时,我先让学生浏览本校网站,并提示学生注意网页的结构设计和网页的构成元素。再宣布本节课的任务:自制一个内容自定的个人主页。一听到这个任务,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具体制作方法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学习教程,通过自学的方式完成这个任务。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任务驱使下,在由于探索未知领域而产生的好奇中,学生自身产生学习的需要,进而主动地探索有关网页布局和图片插入的知识,并把掌握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
二、满足学生求知欲,实现“任务驱动”法教学
作为教师演示的课件,一定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制作,才能达到“任务驱动”的目的。这时,教师演示讲授操作步骤,尽管“全体广播”使学生只能用视觉、听觉,不能操纵计算机,但是教室里鸦雀无声,竟没有一个人不是全神贯注盯着显示器的屏幕,这时的学生求知欲望最强。例如,在讲授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时,由于这是每位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讲解这部分教学内容前,我事先准备一些用Word软件制作的精美贺卡、优秀的电子报刊,向全班学生演示,引起他们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并适时提出任务:如何利用Word制作贺卡与电子报刊。然后问学生想不想亲手体验一下?这样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极大兴趣,并积极地随着老师的讲解进入学习情境,这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给予学生成就感,实现“任务驱动”法教学
计算机学科具有必须亲自动手的特点,教师的教法不可以纸上谈兵。“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为着“任务”,为着制作一件“成品”或“半成品”去动手操作,去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想让五环互相环套,却涂抹了圆的一部分弧;想嵌入几个漂亮的汉字,却一个字都输不上去等等,逼你提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当大功告成,一种收获的喜悦、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立刻又在考虑:“我不能白做,得留下,留在我的U盘上!”接下来就学存盘——节课没停手,既没感觉累也不感觉枯燥,难道这不说明你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完成了“任务”,不是考试合格了吗?
四、开拓学生创造力,实现“任务驱动”法教学
“任务驱动”对于学生来说,开始是模仿,制作出与教师的“成品”一样的作品,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接踵而来的便是丰富多彩的创造性作品,这就是由“任务驱动”引发的学生的无穷的创造力。当然,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例如,能在电脑上输入汉字了,接着就要提出新的问题:怎样改变字体、字号,怎样把输入的文章存盘,怎样打印,怎样在文本中插入表格或图形等等。随着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初学者将逐步消除对电脑的神秘感,而且会不断地体会到使用电脑的乐趣。
“任务驱动”学习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为我们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志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作者单位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