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业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
2013-04-29杨建珍
杨建珍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应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这一教学理念启发我们,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关注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发展,关注他们的个性需求,于是数学“学业导师制”应运而生。
数学“学业导师制”制定的出发点,在于关注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实施中力求体现两大特色: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业导师”;二是从“导师制”走向“导生制”,教师的指导最终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转化为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数学“学业导师制”的实施,真正做到“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到关爱”。
一、积极准备,精心打造
1.选择学生
这个试验刚刚开始,于是大家决定从学习困难生开始,老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多数个性鲜明,有得恐惧数学,有的在数学上没有自信,有的很努力,但学不得法等。(每位老师选择5名学生)
2.了解被选择学生的详细情况
每位辅导老师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家庭情况及学习状况等。
3.制定辅导方案
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别找学生谈话,并和家长沟通,获得支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志向,指导学生制定好个人的学习计划,并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制定相应的辅导方案。
4.定期辅导,因材施教
5.在学业辅导的同时,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规划人生,努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辛苦的工作,感悟与收获
1.“学业导师制”的实行,提高了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调查表明,参加辅导的所有同学中,95%提高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参加辅导,是不甘落后,有的学生是被迫的,但一段时间之后,通过辅导,对数学思想与实质的进一步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了。特别是不少学生有数学“恐惧症”,通过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很多学生逐步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不再害怕。一次考试后,有一个学生激动地说:“老师,考试时我看到题目都会做,太高兴了,我抑制不住地兴奋!”这种进步的愉悦、兴奋的情绪会有效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数学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进步指日可待!
2.通过“学业导师制”的实行,学生在知识方面有了发展
一部分同学提高了成绩,改变了过去数学成绩落后的面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
调查表明,30%的参加辅导学生成绩有明显的提高,50%的同学成绩有进步!这种进步,让他们感到快乐!成功的快乐是人进步的源泉,愉悦的体验影响着对数学的学习。通过这种克服困难的过程,学生提高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这种体验必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通过“学业导师制”的实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进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逐步形成数学思维的习惯,提高了教学学科素养
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方法上存在欠缺,比如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的阅读能力,数学的运算能力,数学的思维能力等等,都有欠缺,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到他的理解能力。在辅导中,很多老师关注的是思维,特别是发现学生的思维症结所在,诊断性地进行辅导,在思维的症结附近设置问题,让学生从会的入手,自己步步打通思维的障碍,而不是只教具体的知识,这样虽然很花时间,但教会学生方法远比教会某个知识重要得多,这样学生的成绩提高虽然不明显,但假以时日,量变到质变,必将产生飞跃!
4.通过“学业导师制”的实行,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进一步加强
真正的面对面平等的交流,让学生更体会了关爱,也让老师的责任感和爱心得到升华。而这种良好和谐的氛围传染着身边的每个同学,使得这种关爱在相互传递。
5.“学业导师制”的实行,促进了老师的教学
在学业辅导中,让老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并了解学生的状况,真正体会到学生的疑难之处,以使老师调整教学思路,从学生自思维发展的最近區域切入教学,加强有效教学的实施。
6.加强了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更合理有效地利用了教育的资源
三、不懈的追求,更多的思考
收获的同时,也促进了数学人的思考,学业导师制到底走向哪里,又能走多远呢?有没有更好的思路?
首先,基于这个实验刚刚实行,本学期的“学业导师制”仅限于在学习后进生方面开展,随着进一步的发展,是不是可以考虑在不同层次学生中间开展呢?如何更好地指导尖子学生在数学方面发展?中等生又如何进一步提高数学成绩?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导师学业制”?是否可以设想教师助教制?
其次,由于老师工作的繁忙,可能有一些辅导更多的关注的是知识的提高,深层次关注学生落后的多种因素方面做得不够,毕竟“授人以渔”更加重要!如何更有效地“授人以渔”也需要更深入的思考。
最后,做人和治学往往是相融的,出色的导师,能在教授学业的同时又不动声色地将生活哲理传达给学生,也能通过日常生活将治学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这也可能是学业导师制的最高境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