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三单元
2013-04-29杨友生
杨友生
一、基础知识(15分,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线 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冠冕堂皇 劝勉央浼分娩
B. 故弄玄虚炫耀悬隔旋钮
C. 公开辟谣譬如媲美睥睨
D. 宫闱秘事韦姓违背纬度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枯躁无味 赋与 凝聚 休戚相关
B. 稍纵即逝 推衍 撕碎 孤立无缘
C. 咄咄逼人 罪孽 脑髓 勃然大怒
D. 归根结缔 国萃 履行 残羹冷炙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造型新颖、稳重,富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中国红,更使这座建筑显得冠冕堂皇。
B.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日本这样喜欢漫画,因为还没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像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那样喜欢漫画,在他的轿车中是一本本漫画,而绝不会节外生枝放置其他作品。
C. 凡人善举,一点一滴,汇聚成榜样的力量,这力量会叫人惶恐不安,因为它是真实的,更容易叫人感动。
D. 面对困难,不能逃避,也不要犹豫,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起来,在做中寻求克服困难的方法。
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其文学世界的钥匙。
B. 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网络文学写作者超过200多万人,每年有六七万部左右的作品被签约;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达1.94亿。
C. 近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光伏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市场萎缩、订单减少、融资困难等因素影响,出现企业运营困难,各地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
D. 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作者弗洛姆,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新弗洛伊德派”和“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B. 蒙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帕斯卡尔,法国十七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卓越的数理科学家,著有《思想录》;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他的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极富哲理性,曾成为美国年度第一号畅销书。
C.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
D. 谈到美学,我们通常会觉得这是一门高深难懂的学问。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则能举重若轻,把高深的美学道理明明白白介绍给普通读者。
二、古诗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诫子书
张之洞
吾儿知悉:汝出门去国,已半月余矣。为父未尝一日忘汝。父母爱子,无微不至,其言恨不一日离汝,然必令汝出门者,盖欲汝用功上进,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有用之才耳。
方今国是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汝自幼即好动,在书房中,一遇先生外出,即跳掷嬉笑,无所不为,今幸科举早废,否则汝亦终以一秀才老其身,决不能折桂探杏,为金马玉堂中人物也。故学校肇开,即送汝入校。当时诸前辈犹多不以然,然余固深知汝之性情,知决非科甲中人,故排万难送汝入校,果也除体操外,绝无寸进。
余少年登科,自负清流,而汝若此,真令余愤愧欲死。然世事多艰,习武亦佳,因送汝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肄业,不与汝之性情相违。汝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勿惮劳,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抑余又有诫汝者,汝随余在两湖,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无人不恭待汝。今则去国万里矣,汝平日所挟以傲人者,将不复可挟,万一不幸肇祸,反足贻堂上以忧。汝此后当自视为贫民,为贱卒,苦身戮力,以从事于所学。不特得学问上之益,且可藉是磨练身心,即后日得余之庇,毕业而后,得一官一职,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余五旬外之人也,服官一品,名满天下,然犹兢兢也,常自恐惧,不敢放恣。
汝随余久,当必亲炙之,勿自以为贵介子弟,而漫不经心,此则非余所望于尔也,汝其慎之。寒暖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赌博等行为。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
余身体甚佳,家中大小,亦均平安,不必系念。汝尽心求学,勿妄外鹜。汝苟竿头日上,余亦心广体胖矣。父涛示。
(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有删改)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勿惮劳,勿恃贵 惮:竭尽
B. 反足贻堂上以忧 贻:赠给
C. 为贱卒,苦身戮力 戮:杀戮
D. 当必亲炙之 炙:熏陶
7. 下列句子中,都属于张之洞送儿子到日本习武原因的一组是(3分)( )
①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 ②外寇纷来,边境屡失 ③学校肇开 ④不与汝之性情相违 ⑤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 ⑥得学问上之益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张之洞十分关爱儿子,在儿子离家半月后,就急着写信给儿子,把家里的大小事情全都告诉他,让他安心学习。
B. 张之洞的儿子从小喜欢卖弄才华,常常捣乱课堂,无心读书,张之洞认为凭他的资质不可能再考取更大的功名。
C. 张之洞认为,即使科举没有废除,儿子最多也只能考中一个秀才,而当时各位前辈则不认同张之洞的这个看法。
D. 张之洞告诫儿子,就算将来毕业后,靠父亲的庇护能谋得一官半职,也要好学上进,体察民情,不要放纵自己。
9. 断句和翻译。(21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5分)
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6分)
①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汝苟竿头日上,余亦心广体胖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0. 下面是陈毅元帅为鲁迅先生逝世十四周年撰写的一幅对联。上下联各抽出了部分句子并打乱了顺序,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入空格处。(3分)
上联:要打叭儿落水狗,___________,懂得进退攻守,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一生最恨帮闲,___________,不愧思想权威。
①临死也不宽恕 ②莫做空头文学家 ③岂仅文坛闯将 ④敢于嬉笑怒骂
11. 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上下文衔接连贯。(8分)
“人”字最难写。一笔写出生的哭声,一笔写临终的笑容:前者表明面对生的艰辛,后者表明平生了无憾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一笔写道德,一笔写才能:没有“德”这一撇,不成其人;没有“才”这一捺,难以自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仿照示例的句式,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修辞,并赋予其一定寓意。(4分)
小草呀,你的身份虽卑,但是你拥有顽强的意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40分)
13. 请以“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