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要回归自然
2013-04-29张惠琴
张惠琴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回归“自然”,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又表达得合乎规范呢?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从写作材积累、写作训练、写作指导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究,成绩显著。习作教学积累训练指导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回归“自然”,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又表达得合乎规范呢?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积累——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因阅读而精彩,写作因生活而美丽。大凡写作出众者,无一不是阅读的痴心者、生活的有心人。在阅读和生活中寻找“活水”,这是习作教学颠扑不破的真理。1.欣赏美文写作基于阅读。习作教学应该坚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精神领域、语言积淀、写作水平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近年,笔者坚持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给学生朗读美文或让学生互相交流欣赏美文。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美文,推荐给老师。学生搜集美文的过程,既是阅读的过程,也是搜集信息、学习语言、借鉴范例的过程。2.感悟生活,闪现灵性写作源于生活。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因此,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创设生活的情境,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生活范围,如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真实的社会,走向纯朴的自然,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观察体验生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长期细心的观察和积累,才能有所发现;只有全身心投入生活,亲身体验,才能偶有感悟,将之入文。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寻找素材。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言可议,大脑中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出写作“活水”。二、训练——百花齐放才是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很多语文教师推崇“生活作文”,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并提倡写日记、随笔、自由作文,这样,作文的难度降低了,历练的次数增加了,与生活的联系紧密了,学生的作文也就会“有血有肉”。在实践中,笔者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轮流日记激情四溢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竞争。利用这一心理,笔者在平时开展小组轮流日记活动。将全班学生按座位分成8个小组,组内成员轮流写日记,轮流担任组长,每天上交一次,一周统计总分,评出等级。日记命题有时为全开放式,有时是话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有时是故事接龙……内容精彩纷呈,形式不拘一格。每天,日记本在一个个同学中传递,智慧的火花、合作的激情、习作的灵性也由此传递。一到下午发日记本的时间,学生都想一睹为快,并积极为下一位成员出谋划策。第二天的课上,教师挑选最优日记在班上当众朗读,既激发作者的积极性,又调动各小组的竞争性,收到了“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效果。轮流日记这一妙趣横生的作文训练形式,使得很多学生欲罢不能。首先,它极具挑战性,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其次,是每位学生一周轮到一次,负担并不重,且一旦坚持,收获颇丰;另外,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间互相合作、借鉴,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了责任意识,可谓一举多得。2.自由周记释放心灵作家毛志成认为:“真正的好作文都像‘野生植物,不是‘园栽植物。只有在命题作文之外,在课余有写作兴趣,而且又写了较多的‘自由文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从这一点上说,自由周记是学生展示心灵和个性的舞台,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阶梯。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述,让学生从自我愿望出发,题目自己拟,内容自己选,体裁自己定,尽量减少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形式上不作硬性规定,几个片段组合也行,长而精者更佳。内容上,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可以选择生活中的一点、一面、一人、一事,或记叙,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或想象,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这样,还周记以自由和轻松,学生在周记中乐于表达,敢于展现自己的真情个性,习作中能搜寻到一种特有的儿童气息。3.课堂作文,习得规范课堂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自由写作的同时,规范写作的导引同样不可缺少。如果说自由习作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那么课堂作文则是使泉水日臻清澈——落实语言基本功、学习基本的习作方法。三、指导——巧把金针度与人长期以来,人们反对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指导,其理由是教师指导要限定学生的思路,造成习作千篇一律。这种说法固然有其正确性,但如果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约束而完全忽视基本技法的指导,那无疑是因噎废食。l.提倡开放式指导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认为:“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着习作者的生命状态和精神自由。在这样的作文教学中也就不仅仅关注写作知识和技巧,而是更多地追寻着一种儿童精神。”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尝试“作后指导”,即先放个性,后统作法,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待学生写好初稿后,教师再进行评改指导,而后学生改写或重作。这样,既能矫正一些问题,又不至于千“文”一面,抑制学生的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2.提倡灵活性仿写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写作技能和借鉴能力,对优秀作品的仿写是提高他们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习作创新的起点。在积累一定语言,阅读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有序、有层次的仿写训练,学生不仅会对习作构思有基本的概念,而且会潜移默化地用文学作品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来改造、丰富自己的语言,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为创造性习作奠定基础。但是,仿写应该是灵活的借鉴,而非机械仿作,否则“像我者死”,学生只会成为作文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