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孩子的习惯
2013-04-29吴衍香
吴衍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小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不但可以丰富孩子课外知识,一本好书还能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培养孩子正确的德行。因此,我们从小就要让孩子养成一个读书的好习惯,拥有一颗肯思维的大脑。从孩子一年级入学开始,我想尽办法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因为大量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依靠自由阅读积淀在心灵深处的知识,比老师在课堂上生硬灌输的知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具有更大的支持作用。读书兴趣习惯一、教师引领——激发兴趣1.讲故事我经常给学生讲名人爱读书的故事。如康熙说过:凡人、俗人与贤人、圣人的区别在哪里?就在于读书学习。他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计56457个字,都能念诵120遍、背诵120遍,小时候读书累的吐血,非常刻苦。康熙帝终生读书,手不释卷,直至老年,好学不辍。他可以说在帝王当中,是学习最勤奋的一个,也是贡献最大的皇帝,更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14岁亲政,执政61年。他文武双全,既精通传统文化,又涉猎西方科学;既能上马左右开弓,御驾亲征击退噶尔丹,又能治国安邦善于管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收复台湾,显示了康熙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我还经常给学生讲周总理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的故事,毛泽东博览群书的故事,等等。让这些伟人的故事感召学生,启迪学生,不仅学会了读书,更学会了做人。发挥我的音乐特长,我还经常给孩子唱一些与书有关的曲子,让他们猜一猜主人公和故事情节,这样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还经常把一些好书推荐给学生读。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越来越喜欢读书了,并且懂得了读书就是与名人对话,读书就是与历史交流,读书就是与智慧碰撞。2.做示范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比较强,所以,要让孩子爱读书,当老师的首先得爱读书,并且得让孩子知道“老师爱读书”“读书是件好事情”。早晨和中午都是我在孩子们面前“表演读书”的时间。每天,早晨孩子们8点上课,7点我就到校了,孩子们诵读经典诗文,我就坐在讲台上看书,中午一般提前半小时到校,孩子们读自己的课外读物,我还是坐在讲台上看书,并且都是很“入迷”的样子。开始的时候,有些孩子很好奇,都想上来看看老师读的是什么书,每当这时候,我就抽空把一些段落讲给他们听,讲到精彩处,就停下,剩下的部分就让学生自己去读。3.课文拓展每学一篇文章,我引导学生找相关的资料和文章来读,如学习《木兰从军》时,我先给孩子们背《木兰辞》,孩子们一听老师背得那么熟,还了得,赶紧背下来吧。学习《梅兰芳学艺》时,课间,我就给学生表演梅兰芳练眼神的情景。孩子们问我是怎样知道的,我就说:“我有一个好朋友,猜猜看是谁?”孩子们会马上猜到:“书。”然后,再向孩子推荐所要读的书目。不断拓展孩子们的视野。4.读书会我还结合学校开展的征服《古诗墙》《名人坊》、争创“书香班级”等活动,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定期举办《携手合作走进名著》《我与好书交朋友》《书海畅游》等一系列的读书会活动。读书是学生们最大的乐趣,如果要奖励他们,不用别的,开一次读书会,就是对他们的最高奖赏。5.班级文化在教室里设立了《快乐书屋》《好书推荐》专栏,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好书推荐给其他的同学,在全班交流;另外,今年,我在班里专门开辟了一个“书的世界”这样一个专栏,让孩子们把自己每周所读的数目统计到一张小纸条上,贴到小组相关的栏目中。6.各种奖项我在班里设立读书大王、小作家等奖项,还经常评选读书之最:谁读书最多,谁的知识面最广……鼓励孩子多读书、多写作。随着孩子的长大,在读书具体的要求上增加了一些内容。比如,读书好的学生,每次发一枚读书专用的小印章,及时评出读书大王,让每一个同学感受到那种浓浓的读书氛围。二、亲子共读——其乐融融读书,不仅在学校举行,还渗透到每个家庭中。结合学校开展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老子》《论语》等一系列活动,开展了以家庭为主的“‘融融读书情,暖暖一家亲亲子共读”活动。同样的一本书孩子父母都来读,一起写读书心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互动形式,进而通过这个过程用自己的言行、态度来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共读的形式不限制,各个家庭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定。除了“读”的形式,还可以有表演、图画、手工、实验等多种形式,重要的是,大人与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因此,从广泛的意义上说,亲子共读可以理解为大人与孩子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让很多家庭受益。孩子的心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当读书成为孩子的习惯,真善美的种子就会在孩子心灵中发芽、生长、开花。一个心灵开满鲜花的孩子,必将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