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开拓进取 一甲子满育芬芳
2013-04-29相红英王华
相红英 王华
肇基创业 艰苦奋斗(上世纪五十年代)
1953年,二附中的前身北京市第46中学诞生了,当时仅有18名教职工和160名初一学生。因校舍还在建设中,暂借火神庙小学的几间教室办学,条件极其简陋。教师的办公室是一个18平方米的阴暗小屋的一部分,小屋很低,伸手就能摸到房檐。屋内用木板隔开,外间摆有4张二屉桌,两旁放着10套课桌椅供教职工开会、办公、备课,而里间则支起了一个不足6平方米的大通铺,作为四个年轻教师的宿舍。平房后有一个长条的小礼堂,被隔成两间教室,四个班学生分上、下午按二部制上课。后来,火神庙小学又挤出了半个篮球场供学生上体育课和做早操。这200多平方米的地方就是师生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办学条件虽然简陋,但教育、教学进行得井井有条。老师们都提前写出工整的教案,史、地老师自制了多种挂图,音乐老师只能到了晚上才能去教室备课。班主任召开的班干部会,都是坐在校外的草地上召开的,对学生的家访也是利用晚上或假日进行。
1954年,学校在现高中部校址建成了新的校舍,“苏氏飞机楼”建筑令师生欢欣鼓舞。学生不但有了教室,还有了宽敞的礼堂、专门的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小教室、图书馆,等等。1956年,学校开始招收高中生,从此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学校的无线电小组、航模小组、生物小组、美术小组等课外小组开展得热火朝天,所需材料都是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得来的。暑假学校会为不回家的同学组织夏令营等活动,每次的文艺演出,从演出场地安排到道具的制作,都是同学们自己动手完成。为了一场电影的视觉效果,学生们会把旧报纸贴成几层,用墨汁涂黑当窗帘,营造一个全黑的环境。学校还举办“爱护公共财物”展览会,其中展示的修好的学校广播室的十多个仪表都出自学生之手。
建校初期的二附中条件虽然艰苦,但师生因地制宜、艰苦奋斗、积极乐观。
教育改革 有声有色(上世纪六十年代)
1960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二附中的地理位置,对于当时有四面围城的北京古都来说应该是地处郊区了。从现今的积水潭立交桥往北,经过城墙豁口和护城河上的木桥,是一个叫“小村”的汽车站,小村已无村,两边尽是湖塘。再向北,索家坟、小西天、铁狮子坟、北太平庄等地名都影射着这一带多是故人的坟园,看似乎风水不好,但其实那会儿二附中的周围已经西有北师大、北有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南有北京电影制片厂,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1960年,学校的教育改革全面启动。学校开始进行了文、理分科实验,并开创性地举办了文科实验班和理科实验班。学校也开始试验北师大编写的九年制和十一年制的部分教材,启动大会上,由北大教务处长做动员报告,北京电视台现场拍摄了大会实况。这个时期的二附中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地理课学习测量距离时,老师教学生在校园实地测量,每个人的双脚就是测量工具;物理课学习冲床时,老师会带学生去附近工厂参观,课堂上学生还亲自做“小孔成像仪”等仪器;校办化工厂就是学生化学课的大实验室,学生们生产的苛性钠还在市面上出售过;英语课不注重语法,而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政治课讲农村变化时,学校组织学生乘火车到数百里外的河北徐水亲身感受;劳动课的课堂就在工艺美术工厂,景泰蓝成了实习基地,制胎、掐丝、上釉、烧制、磨光、镀金等所有工序学生都亲身实践。为了做社会调查,学生们打起行李去南口、上庄、营尔等地;语文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秋游香山,写游记,并将优秀的段落用毛笔抄在报纸上,作为考试的一部分……这样的课程改革举措对当今也是极具启发意义的。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重视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领域,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学校为高中生成立了文科和理科阅览室,使得一些大学的学科内容可以有机会提前在中学学习,这可以说是二附中最早的“大学先修课程”了。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在人民大会堂、学生宿舍楼和电影洗印厂的土建工程中都有二附中学生的身影,他们还去四季青运输冬贮大白菜,去塔院大队麦收,并在校园里种植蔬菜。学生在北海公园召开主题班会,文科实验班的第一课是从“北安河”到“收租院”,从“清河毛纺厂”到“房山县李各庄”的社会实践……
学校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教改实验、文体活动、拓展阅读、社会实践……这些充满活力的生活和学习体验塑造了学生的人格,培养了学生面对各种挑战的乐观态度和适应能力。
振奋精神 上下求索(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
七十年代后期,学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育并举”的口号,把学校的教育改革引导到教育方针所强调的“全面发展”的方向。
八十年代初,开展“五四”学制改革实验,旨在使学生达到“减轻负担,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培养能力,具有特长”。部分语文课中浅显易懂的内容由学生自学,给学生增加了古诗、古文、散文、外国文学等新内容,学生能领略到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用实践证明了语文的学习不能仅靠背书,还要通过良好的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悟性、理解力,以及对人生的感受和体会;物理课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写科技论文,为以后大学乃至研究生打下基础;数学课上,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甚至用中学方法尝试解决大学的一些数学问题;英语课关注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英文小话剧;生物老师带领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观察大自然;音乐老师让学生尝试自己谱曲,笑声充满整个课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的教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我要学”的做学问的境界。
学校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渗透到每一项活动中。入校的第一课是美化校园的义务劳动,师生一起用行动践行“我们是学校的主人,为它添砖加瓦”,学生从心底体会劳动的快乐。凛冽寒风中,1500米的长跑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体魄。生日会上,学生们一起载歌载舞庆祝自己成长的时候,每个人会意外地收到来自家长的礼物和一封信,字里行间饱含了家长的殷切期望,这是二附中“成人节”的雏形。艺术节上,大家尽显才华,健美操、小话剧使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辩论赛和演讲比赛的讲台上,同学们意气风发,指点江山,鞭挞丑恶现象,探索人生的真谛。“共产党在我心中”的系列活动中,学生走访老红军,自制墙报宣传板,上街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激发了“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的雄心壮志。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从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等方面,为二附中后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开拓进取 创出特色(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
九十年代,学校进入发展壮大时期,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两个“三年发展规划”和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打好基础,全面育人,争创一流,办出特色”成为规划的主题。在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二附中“构建学生的健全人格,打好学生发展的基础”的教育理念和“尊重学生自主,倡导人文教育,重视环境熏陶,强调道德实践”的教育主张。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期,学校推行了一系列举足轻重的课程改革,并始终有一条主线:尊重学生差异,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求。
90年代初期,学校为数理资优生开设了理科实验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的大容量、高难度、快节奏,解决了部分学生“吃不饱”的问题,为培养数理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现在,理科实验班已经成为理科优秀学生成长成材的摇篮。
1995年,学校恢复了文科实验班,这里集中了对人文和社会科学有浓厚兴趣,有志于文科方向学习的优秀学生。文科实验班的课程对国家课程进行了全面整合。在人文和社会领域,强调“宽、厚、实”的特色,并加强人文实践。在科学和技术领域,把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整合成“科学与技术”课程,强调综合,强调科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改变了二附中文理优秀生在数量和质量上不均衡的现象,初步探索出培养文科优秀学生的途径,同时我们认识到:优秀生的培养固然需要天资优异的“苗子”,更需要因材施教。
2002年,学校开始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学生自主选题,自行结组,自主找导师,教师也全员参与,通过网络平台全过程管理,建立了多元的评价体系。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提出者、解决者和体验者,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得到提升。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脱颖而出的“普通班”学生,也使我们萌发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想法,通过多样的形式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以“尊重学生差异,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宗旨的课程改革推动了二附中前进的步伐,“人文教育,自主发展”的办学特色也逐渐清晰起来。
人文自主 引领示范(二十世纪初至2013年)
这个时期,二附中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有效教学”“欣赏型德育”“学生指导体系”“6+1+1课程体系”“班级特色化建设”“项目管理”……一个个高瞻远瞩的理念与脚踏实地的呈现完美结合,全面提升了学校的素质教育质量,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有效教学”引导老师们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时间和效益,关注教学的适应性,建立目标反馈机制。“欣赏型德育”让德育的过程不再是枯燥的说教,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欣赏自然美、作品美、人性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叩问真善美的价值,是用生命呼唤生命。“学生指导体系”引导学生走进幸福之门,“学法指导、规划指导、心理指导、选课指导”唤醒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定位与追求,每位老师不仅是学生文化的启蒙者,更成为学生精神的启蒙者。“6+1+1课程体系”,既保障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又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学有所长,课程体系的可塑性与包容性使“基于学生差异的课程改革”得到了有效推进。“理科实验班”“文科实验班”“项目式学习实验班”“社科特色班”“数字化学习特色班”“PGA课程班”等各具特色的课程群,以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初步实现了“班班有特色,人人有所长”,体现了二附中尊重学生生命活力的智慧。“艺术课程的改革”实现了“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的突破,使美育进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流地位;“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淡化了行政管理色彩,形成了“学习—研究—实施”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以团队为单位的学习和研究成为教研的常态,教师之间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老师们在自主探索中得到了历练和成长。
以生为本,以师为本,是二附中“人文”之魂;“让生命自为,做幸福的生命激扬者”是二附中“自主”之根。“人文”“自主”是二附中的特色,是二附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