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实然性分析及实施路径探讨
2013-04-29周贤
周贤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急剧增加,在有限的就业需求下,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就业问题。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鼓励自主创业,提高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引起的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建设。
大学生 就业 思想教育 和谐社会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全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的主要力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未来发展。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的能力不强,缺乏明确的定位和目标。为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和社会要不断推进教育制度的改革,做好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和谐社会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问题突出,造成大学生择业态度不端正,缺乏信心,心理压力过大,悲观消极。同时,大学对自身定位不准确,片面的就业观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系统、不完整。比如,某些高校只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作一些求职技巧上的指导,或者提供一些就业政策等相关信息,就业指南般的走马观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引导他们由功利性的就业观转变为正确、健康的就业观,鼓励自主创业,帮助他们成功地就业。
二、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高校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要重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系统性的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还要重视学校的就业质量。进一步丰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以缓解学校的压力,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推进文明、和谐、平安的校园建设,还可以为学校本身带来社会效益,学校就业率的提升是学校招生工作的保障,有利于下一届学生积极努力的学习和增强对未来的信心。
2.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就业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不到重视,缺乏专业的研究。比如,在各类研究论文中,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就业的指导方面的文献少之又少。学校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呈现课程集中化、形式单一化,主要是在集中在大学生毕业前的一段时间,进行就业方面的辅导、培训。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这方面的辅导,只是对某些学生在面临就业手足无措的时候主动咨询时被动地解答,或者以班会的形式简洁扼要地介绍一下注意事项便了事。
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统性,一次性地就“解决”了。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辅导员的事,动员多部门,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就业需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比如,宣传部门要关注就业信息、就业政策,提供给有需要的毕业班学生。宣传积极向上的就业思想及正确的就业观,推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学校要避免一次性灌输式教育,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大一是思想的启蒙阶段,以渐进式的方式进行,使学生能够真正从中受益。同时,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就业技巧的指导,要注重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职业规划的指导,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针对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形势,探索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让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指导大学生的就业过程,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1.分模块、分层次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相互渗透,其内容包括:自我认知教育、就业形势教育、诚信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择业心理教育、团队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要将这些模块课程化或专题化,一方面,使大学生思想素质得到提高,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另一方面,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锻炼,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健康的就业心理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抗压、抗打击能力,在挫折面前要坚强、乐观。
2.以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问题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多元的教育方式。在进行集体教育的同时对问题显著的个别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培训;非毕业班的日常教育与毕业班的强化教育并重进行;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勇敢尝试,及时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发挥优秀毕业生就业典范的榜样作用,针对大学生就业中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培训教育。鼓励学生要刻苦努力,在学校和家庭的联合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面性、实用性、针对性、时效性、全程性和渗透性。
3.针对对象的特点进行区别教育
不同大学、不同的专业,有着不一样的就业形势,教育对象的不同,具体教育的方法和重点是不同的。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材施教。如热门专业与常规专业的区别,少数民族毕业生与汉族毕业生的区别,毕业班学生与非毕业班学生的区别,新专业与传统专业的区别,能力强的学生与能力弱学生的区别,不同情况的学生其面临的就业问题也不尽相同,就业心理不一样,就业需求不一样,对不同的学生要有重点、有区别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强化师资力量是保障
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相关教师要进行相应考核与培训,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质量,打造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自己的责任感,提高自己的指导能力,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总结经验,推广优良做法,能够真正为大学生解答疑惑,提供就业方面的帮助。
四、结语
在国家就业政策的指导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方向上的指导,精神上的扶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对于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有积极意义。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压力,稳定社会秩序,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大学生是国家为社会培养的人才,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体现了社会对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社会、学校及家庭要共同努力,不断推进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潘小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探讨及可操作性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7).
[2]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07).
[3]李荣强.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1,(07).
[4]郝南.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谐校园[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08).
[5]王利迁.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