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建设初探

2013-04-29冯晖艳

中小学德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委员辅导心理健康

冯晖艳

心理委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支重要队伍,是朋辈心理辅导推广的助人自助的一种新方式。朋辈心理辅导倡导让年龄相近、背景相近、经历相近的个体互相给予心理安慰、支持、鼓励和劝导,开展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互助活动,从而使参与者心理素质向积极方向发展。鉴于当前学校心理教育面临的学生数量大,专职教师少,心理辅导普及率较低和效果不佳等现状,在学生群体当中选拔和培养心理委员,充分发挥学生心理互助的主观能动性,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对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理委员的功能和作用

从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开展的现状来看,总体而言还是学生需求大,专职教师人数少,工作任务繁重。在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可以协助专职心理教师开展多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健康教育中“供不应求”的现状,有效充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1]。

从心理委员的选任情况看,心理委员本身就是班级内的学生,和班级的其他同学共同学习生活,能实时觉察学生的心理状况,也就能较早发现班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利于提前实施干预,从源头上减少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概率。

此外,心理委员是学生直接参与班级管理核心队伍的重要成员,设立心理委员可以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同伴效应,最大化地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

二、心理委员的职责范围

1. 观察同学心理动态

观察是心理委员的常规工作之一,也是最常用的工作方式。心理委员作为学生中的一员,更容易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观察同学的心理状况。心理委员需要阶段性地向专职心理老师反馈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发现特殊情况,则需要及时报告,最终根据观察的结果,撰写班级心理工作日志。

2. 帮助同学解决心理困扰

每当发现存在心理困扰的同学,心理委员要主动给予关心和提供支持,恰当地运用朋辈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同学解开心结,舒缓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如果遇到较为复杂的案例,则要及时报告专职心理老师。

3. 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作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员,心理委员有义务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黑板报和电影欣赏等途径,向同学们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2]。

4. 协助心理老师开展工作

协助专职心理老师开展工作是心理委员的主要职责。例如,心理老师在制定教學计划和方案时,可以通过心理委员反馈的信息来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时可以先培训心理委员,再让其参与施测过程,在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时可以让心理委员参与策划和组织等。

三、心理委员的选拔和培训

1.选拔标准

心理委员的自身素质和责任心直接关系到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必须严格选拔程序,制定选拔标准。通常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可以设立男女心理委员各一名来开展工作。采取“个人自愿,班主任考察推荐,专职心理教师面试”的方式,择优选任。具体的选拔流程是: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班主任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进行考察,并向专职心理老师举荐。在参考班主任老师的推荐意见后,专职心理老师对经过前两轮选拔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评(如施测EPQ人格测试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等)和结构化面试,从而全面了解该生是否能胜任心理委员岗位。选拔主要综合考察以下六个方面[3]:(1)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2)是否乐于为班集体服务;(3)是否性格乐观开朗;(4)是否喜欢和同学沟通交往;(5)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6)是否对心理学感兴趣。

2.培训内容

心理委员的工作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支持,所以必须对心理委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一般进行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4]:(1)心理委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制度,目的是让心理委员明确本职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规范;(2)明确工作关注的重点对象,例如学困生、社会关系复杂的学生和有家庭危机的学生等;(3)掌握班级心理工作日志的内容和要点,要求心理委员在班级日志中据实填写同学的心理动态、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出现心理危机的干预和上报等信息;(4)掌握同学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了解同学群体一般的心理特征;(5)学习常见心理问题的甄别方法,如把握好校园常见的考试焦虑、学习兴趣下降、人际交往困难的行为表现和区分的法则;(6)掌握心理危机的干预手段,学会运用一些较简易的方法如规劝法、榜样法和心理暗示法来开展同辈心理辅导活动;(7)掌握心理辅导的原则和技巧,如心理辅导必须遵循保密、真诚、尊重等原则和学会倾听、共情和积极关注等技巧;(8)掌握团体培训的操作和技能,了解团体培训的流程,能够辅助心理老师开展团体辅导活动;(9)学会使用心理测量工具,如了解问卷量表的发放和回收工作的注意事项;(10)学习分析案例,根据典型案例进行集体分析,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四、心理委员的管理制度

如前所述,选拔是保证心理委员队伍工作成效的第一环节,只有选拔出真心为班级服务和热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生,才能真正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因此,心理委员的选拔任用制度、培训制度尤其重要。此外,心理委员的管理制度还包括跟进报告制度、监督指导制度、奖惩激励制度。

1.跟进报告制度

心理委员要定期向心理老师反馈班级同学的心理状况。一旦发现班里同学出现心理问题,就要及时向心理老师报告。在对同学进行朋辈心理辅导时,也要求定时向心理老师报告辅导进展和结果。同时,心理老师需要跟进心理委员的工作进度,及时提供指导或接受转介。

2.监督指导制度

心理老师要对心理委员进行定期督导,指导心理委员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其进一步提升心理委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其心理健康素养。

3.奖惩激励制度

在心理委员的管理中应设置奖惩激励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心理委员要给予适当的奖励,肯定其优秀的工作成绩和付出的辛勤劳动[5];对于实际工作中无所作为的心理委员,要及时进行诫勉谈话,指出存在的不足;对于确实无法胜任心理委员工作的同学,要在恰当的时机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张雯谦,马晓云,李瑜琴.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实践与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2]何思彤.如何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能动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3]富安兴.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探索[J].中国德育,2007(5).

[4]宋英.大学班级增设心理委员的实践探索[J].中国学校卫生,2005(12).

[5]田永静.发挥心理委员作用的三项举措[J].北京教育(德育),2010(3).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责任编辑 颜雪梅

猜你喜欢

委员辅导心理健康
图片报道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委员风采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