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教师的素质结构
2013-04-29任延峰
任延峰
【摘要】新世纪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还要对其全面实施德、智、体、美、劳的素质教育培养。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具备以下素质:①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结构 之核心;②“T”型化的知识素质——结构之基础;③复合型的专业智能素质——结构之重要方面;④健康的身心素质——结构之必要部分。
【关键词】教师 素质 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05-02
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新世纪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还要对其全而实施德、智、体、美、劳的素质教育培养。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具备以下素质:
1.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之核心
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决定并制约着着其他素质的存在和发展方向,同时还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说到:“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过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质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认为的那样。”道德素质是经过千锤百炼、日积月累形成而长期的、决定的作用,它是内因。孔子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不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勇,勇者不必有仁。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这都说明道德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道德不仅在于其对于人类的存在、发展、解放、自由的意义;道德不仅是精神的提升和享受,同时也应该是人类物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内容;道德不是用来衡量人的所謂理性和感性的对立,用理性驾驭感性,而是使人们的存在及其全部现实活动都作为人而存在。这是道德的实践性特点,它主要不在于内心修养,而在于渗透、贯穿、存在于一切自由意志活动中的价值灵魂性质,就像古希腊哲人多次揭示的关于人如何幸福生活的一种智慧生活方式。不讲道德的人,从长远角度看,不仅不能赚到很大的便宜,相反,有可能连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也会被剥夺。
新世纪教师在教育的社会功能多元化,尤其经济功能不断凸现,人们习惯于用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评价个人价值的情况下从事着塑造人类灵魂的工作,这不仅需要高尚的情操,超出一般人的内在品质,而且要敢于和善于用自己的形象影响学生和社会上的其他成员。用自己优秀的思想品质保护自己的利益,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起码包括: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学生,作风正派,经得起名利、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淡泊名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T”型化的知识素质——结构之基础
时代已证明,“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发展史、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知识不断发现、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与积累的历史。没有知识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正如高尔基所说:“知识是进入天堂的阶梯。”现时代的教师就应该具有全面的知识素质,时代、学生、现代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知识结构趋向综合化,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打破专业壁垒,吸收各学科之精华,形成纵横交织的呈“T”型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素结构的基础。“T”字中的“一”表示渊博的知识面,“|”表示扎实的专业知识。首先,拥有宽广的知识面。学校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将进一步向综合化发展,不仅设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综合课程,而且除了整个课程系统综合化以外,各单科科目在向综合化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新兴学科同时迅速崛起,打破了知识封闭化的小局面,变专才为通才、通识是跨世纪教师的战略使命。其次,具有学术专长,精通专业。时代的发展,使得过去的理论和经验难以解释当前教育领域中所发生的一切。也很难进一步指导今天的实践。教师必须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科研型的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专业中明确主攻方向,并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专长。唯有这样,才能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也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讲台上站稳脚跟,在三尺讲台前挥洒自如,左右逢源地解析教材,吐精华给莘莘学子并使之深深咀嚼。
“T”型化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三大块:一是生活常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反映知识面哪些部分;二是所教科目的专业知识,反映知识结构中纵向研究的程度;三是教育、心理学知识,反映教师的职业特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仅只是结构不合理,而且知识素质在整个素质结构中将无法体现基础性的地位。
3.复合型的专业智能素质——结构之重要方面
教育发展及学生的特点对教师素质尤其专业素质提出了挑战,没有一流的教师,就没有一流的教育,这里专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新世纪教师起码应具有以下能力:
3.1表达能力。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教师职业从来离不开表达,尤其是其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它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作为人师者,没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很难完成教育任务。现时代更加要求教师能言善辩,做到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功扎实,口齿清楚,发音准确,音量适中,感情丰富,抑扬顿挫,落落大方、具有演说家的风度,让学生在接受的同时,陶冶情操,得到美的享受。
3.2科学研究能力。跨世纪教师不仅能教书,而且能写书;不仅是教书匠,而且是研究者。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教学推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科研能力是衡量跨世纪教师的重要指标。一方面,以教育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教师不仅要解释、组织和管理知识,而且要改编和详细说明课程,不仅要针对每一种环境选择最适合的教法和内容,而且要确定其学生的学习需要并围绕这些需要组织教学;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而且要追踪大众媒体信息并培养学生批判性的选择和使用公共信息。教师如果不把教育作为研究对象,不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其本身也会失去思考和发展的活力;教师只有以研究者的心态置于教育情景,对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则对已有的理论会更愿意思考,对新的问题会更敏感,更有创见。另一方面,以专业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呼吸新鲜空气,吸收丰富养料,检验发展理论,走向理论研究的最前沿, 成为某一专业理论的专家,用最新成果指导学生,启发学生。
3.3创新性的教育能力。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教师在教育过程要敢于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一方面,在理论上,敢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针对不同的课程, 选择不同的角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应用于教育领域,走进课堂,教师应能熟练地操作,拥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驾驭能力。如果不能娴熟地运用多媒体等教育手段去获取知识,不能正确地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检索信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3.4社会交往能力。现代学校教育打破了校园的“围墙”,走向社会,现代教育已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事业,学校、家庭、社会连成一体,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学校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会的一员;学生也不是以前的那种听话的“小绵羊”,而更像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就要求教师不可能像以前那样 “躲过小楼成一统”,而应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形成多种社会关系,承担各种社会角色。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教师不能退而回避,必须具有现代社会的交往能力,善于协调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掌握时代脉搏,成为一名新型的、开放式的具有社会活动家风采的现代教师。
4.健康的身心素质——结构之必要部分
身体素质包括两层的定义,一是身体素质,二是心理素质。世界卫生组织(WTO)对人的健康下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的、精神上的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由于职业的特点,教师用脑较多,烦心伤神,对身体健康不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竞争机制在教育领域中的引入,教师时常处于紧张、焦虑、压抑、疲劳之中,这些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健康,因此,教师队伍中英年早逝的现象时有发生。健康是工作的保证,现代教育任务艰巨,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难以胜任此项工作。为了担负历史赋予的责任,教师必须要调试自己,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提高生活质量;社会应为教师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在社会上真正形成良好的尊师重教的风格,保证教师具有良好的心境,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