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支持性效应

2013-04-29杨俊梅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3年8期
关键词:生蛋面包师面包

杨俊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纲要》中还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机、知识的合理建构,有利于幼儿建立“表象”。教学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使幼儿在不自觉中达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渗透”与“融合”,使他们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探讨教师如何最大化地发挥情境创设的积极效应。

一、创设物质环境,丰富幼儿认知内容

所谓物质环境,是指提供与教学有关的环境布置,向幼儿传递与学习活动有关的教育信息。如在科学活动“恐龙”中,布置一个恐龙图片展。幼儿在恐龙的世界里,已有的认知经验被调动。此时,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这些图像,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幼儿面前,使他们在直观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外形各异的恐龙,不仅解决了语言描述的难点,还渗透了观察、发现能力的培养,发展了幼儿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尝到了学习的快乐。

以小班音乐活动“蝴蝶找花”片段为例:活动室里摆满了很多“花”,创设了一个大花园。

师:(组织幼儿进入场景)小蝴蝶们,我们要到大花园里去采花粉了,你们看看这里的花多美呀。“

幼儿扮演小蝴蝶开心地飞进“花园”里。

师:你们每人找一朵花,看看、闻闻,向小花问好,最后摆一个最美的姿势。

幼儿挑选自己喜爱的花,又是问好,又是欣赏,每人都摆出了与众不同的姿势……

该活动片段创设了“花园”这一特定物质情境,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音乐内容所描述的优美画面。物质环境的创设,不仅使幼儿身临其境,多感官、多方位地感知场景,引发幼儿自主联想和创造性表现,为他们理解音乐、大胆表演积累了丰富的直觉经验,幼儿乐在其中,学有所获。

二、以“言”入境,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诱导对于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同样起到了支持性效应。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所创设的情境,能够按照预定发展目标,引领幼儿联想和参与,增强了他们倾听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要想通过语言创设情境来发挥支持性效应,教师的言语必须逻辑严密,简要易懂,更要富有生动感染性,加上优美、有趣的肢体语言的配合,更能锦上添花,唤起幼儿情绪的共鸣。

以大班美术活动《面包师》中的片段为例:

师打扮成面包师的模样:大家好,我是面包师小杨,我做的面包和蛋糕可好吃了,今天要来选徒弟和我一起开一个面包屋。请问,你们都吃过什么面包?

(幼儿纷纷举起小手,情绪高涨。)

幼:我吃过圆形夹心面包,上面还有很多芝麻。

师:那你能画出来给我看看吗?

幼:能!(很快,范画纸上出现了一个面包。)

幼:我吃过像毛毛虫一样的长面包,里面有椰丝。(说完,在范画纸上画出了一个“毛毛虫”面包。)

幼:我最爱吃奶油大蛋糕,上面有各种水果,还有巧克力棒。

师:这么多好吃的面包和蛋糕都是我们面包师做的,你们想做吗?

幼:想!

师:现在我们的面包屋就开张喽!请你们设计好面包蛋糕,“烤”好后放到货架上,我会挑最好吃的品尝的。

该活动片段,教师用语言创设了一个“面包师”的角色情境,激发了幼儿创作欲望,把原本较为单调的绘画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幼儿仿佛是在玩“制作面包”的角色游戏。这是一种快乐学习,是真实情感的流露,师幼互动更加紧密。

三、突出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3~6岁的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问、求知欲强,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

(一)适合小班幼儿的行动性情境

小班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依赖行动,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多以物质环境调动幼儿参与意识,在活动的情境中开展教学,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获得知识经验。如小班主题活动“车”中,把活动室布置成马路,张贴很多车子图片,布置汽车玩具展。教师扮演警察,幼儿选自己喜欢的车“开起来”,并说出汽车名称、用途。在马路上,要看红绿灯行驶,行人走斑马线,如有违规,警察将停止车辆行人通行。在这样的模拟世界里,情境的创设是立体、真实、全方位的,幼儿的学习在行动中开展,教师的指导伴随游戏的始终。

(二)适合中班幼儿的游戏实践情境

4~5岁的中班幼儿特别喜欢玩游戏,在游戏中,幼儿的心理活动始终处于主动状态,能积极探索,善于在实践活动中思考、想象。以中班讲述活动“我的玩具”中的片段为例:

师:这是什么玩具?可以怎么玩?

幼:这个玩具叫“鸭妈妈生蛋”,打开开关就边走边生蛋。

师:你为什么喜欢它?

幼:我没看过鸭子生蛋,玩了这个玩具我就知道鸭妈妈怎样生蛋了。蛋还可以拿出来玩。

师:说得真好。我都想买一个了。如果你来当玩具店的售货员,你怎么向顾客介绍。

幼:你好!这个玩具叫“鸭妈妈生蛋”,它能真的生出蛋来,你要是没看过鸭子生蛋,买了这个就能看到。里面的蛋可以拿出来当娃娃家的食品呢。你一定会喜欢的。

这一活动片段侧重教师的启发性语言来创设“卖玩具”的特定情境。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引导幼儿有序地、逐步深入地讲述,游戏化的实践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描述和表达的机会,较好地发挥了语言情境的支持性效应。

(三)适合大班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情境

随着大班幼儿认知经验的不断丰富,掌握的本领越来越多,他们渴望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也想获取更多知识。因此,应创设一个能引发思考,具有挑战性,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能力和已有知识经验的情境。如他们自己收集的资料展;富于想象的模拟游戏;激发竞争的比赛氛围;有悬念的问题情境等。下面以大班社会活动《小鸟—我们的朋友》片段为例加以阐述:

师:你们课前都开展了关于鸟类的调查活动,有什么发现吗?

(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手拿自己收集的资料,很有条理地介绍着。

(相互交流中营造出自主学习的氛围,这也是一场比比谁的介绍好的竞赛。)

师:大家介绍得很好,把你们的资料投放到科学区和主题墙上吧。

(资料展和主题墙营造了“鸟世界”)

师: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小鸟和它的妈妈》的故事。

幼儿认真地倾听着。

(故事营造的是能激发情感体验的语言环境)

师:小鸟为什么受伤?它妈妈做了什么?小鸟喜欢鸟笼吗?获得自由后,小鸟和妈妈怎样?

(幼儿被这些问题引领着,讨论中保护小鸟的情感被激发,呈现出关爱的人文环境。)

该活动片段侧重问题情境和自主学习情境。幼儿在问题引领下尝试解决问题,获得主动发展,丰富了知识经验,幼儿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示。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起到了支持性效应。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语言情境,都不是完全孤立的,应该根据教学主题、幼儿的学习规律及年龄特点灵活设计。值得深思的是:教师必须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具备探究精神和指导智慧。在当前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还将继续。

猜你喜欢

生蛋面包师面包
Rub-a-dub-dub
生蛋
你见过像面包一样的山吗?
生蛋?不生蛋?
面包师国王
昆虫产卵跟鸡生蛋一样吗?
“好吃”的面包灯
算蛋
学会感恩
Buying Bread买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