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发制品市场持续升温

2013-04-29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发制品分会

进出口经理人 2013年8期
关键词:消费市场北美总额

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发制品分会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把发制品作为一种展现自我、追求时尚的准必需消费品,发制品也因此逐步走入人们的日常消费中。

发制品是以人发或特种化纤丝为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的假发制品,主要用于发型妆饰、美容美发教学及弥补缺发、脱发等生理缺陷,满足特种职业(如演艺、律师等行业)需求等。其中,绝大部分产品用于发型妆饰,具有准必需品的时尚消费特征。发制品的分类方法有多种,相关分类情况见图1。

全球发制品消费及未来趋势

全球经济形势好转,进出口贸易活动逐渐升温,发制品行业出口总额和市场规模也呈现上扬趋势。2009~2011年,全球发制品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6.2%、18.15%和26.14%,消费总额分别增长17.02%、21.07%和24.5%。2012年,发制品出口总额和消费总额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全球发制品出口总额为33.98亿美金,增长15.43%;消费总额为84.47亿美元,增长13.51%。未来几年,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保守预计发制品行业出口总额和市场规模将以15%的速度增长,到2017年全球发制品出口总额将达到68.35亿美元,全球消费市场规模将超过170亿美元。

从全球消费板块看,发制品消费中心是北美洲、非洲、欧洲和亚洲(见图2),其中北美洲是最大的消费中心,非洲、亚洲和欧洲占比较为均衡。北美板块中,美国占据绝对消费市场份额;非洲进口国家以贝宁、南非、尼日利亚和加纳为主;欧洲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英国、法国和德国;亚洲市场以日本、中国香港和韩国为代表。

北美:最大的消费市场

从全球发制品行业的消费趋势看,北美是全球发制品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是世界著名的发成品批发市场和消费市场,经营规模全球第一;产品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北美经济发达、发制品消费群体大,一直是发制品的热点消费市场,生产企业和品牌商也都将其视为重点开拓地区。北美发制品市场起步早,发展成熟,佩戴习惯早已渗透到不同肤色、阶层和年龄阶段人群。

2008~2012年,北美发制品消费总额年均增长率达到18.68%,保守预计未来几年北美发制品消费市场规模仍将以14%的速度增长,到2017年北美发制品市场消费总额将达到75亿美元。

非洲:刚性需求强劲

非洲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发制品消费市场。从非洲发制品消费地域来看,进口发制品的非洲国家数量逐年递增,由2006年的40个国家上升至2010年的49个国家,年均增长5.3%。发制品消费广度的逐年上升,从地域范围上加大了发制品市场需求的动力。

从人种特点方面分析,黑人原生发卷曲、贴头皮、不易长长,不佩戴发制品很难区分性别。出于这一功能性需求,黑人女性只要具备经济条件,即从少年时期佩戴发制品,原生发及种族特点形成了发制品在非洲的刚性需求,这一需求使发制品成为非洲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此外,出于人种、民族特点,黑人男性也喜欢通过发制品追求形象个性化,发制品的消费欲望也远高于其他人种男性。非洲市场的发制品消费频率高,消费周期也相对较短,最短的为化纤发条,通常为半个月左右,而最长的为人发发套,在6~12个月。加上非洲黑人人口较多,这些自然特性将使非洲成为全球发制品需求增长最快的市场。

全球经济的稳健增长也将非洲经济带入发展轨道,非洲的居民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也在逐步提升,在拉动发制品刚性需求的同时,也将带动发制品产品升级,由原来低档产品充斥市场逐步向中高档产品升级。

非洲发制品消费额从2008年的4.05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7.3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43.92%,其中2012年非洲发制品消费额同比2011年增长48.44%,非洲是全球唯一未受经济不景气因素影响的发制品市场。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非洲将成为发制品行业的重点开拓领域,其消费市场规模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17年消费总额将超过43亿美元。

欧洲:消费档次较高

欧洲是发制品行业的发源地,发制品佩戴历史悠久,市场成熟,消费群体大而稳定,因此也是发制品的重要消费中心。欧洲发制品消费市场比美国和非洲市场小,但以白人的时尚消费为主要需求,其总体消费档次较高,除了黑人日常使用的发条产品外,多数为白人高档产品,如假发套、卡子发等。

近几年,欧洲的发制品消费总额和进口总额也不断扩大,但增长速度较北美地区缓慢,数据显示2008~2012年消费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2.65%。预计未来5年,欧洲消费市场规模将以11%的速度平稳增长,到2017年消费总额将达到19.4亿美元。

亚洲:下一个潜力市场

亚洲人口超过40亿,占世界人口60%左右,但发制品消费却不到全球消费总额的20%。尽管亚洲是发制品生产中心,但其80%~90%的发制品用于出口。随着亚洲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发制品消费观念也逐渐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尝试佩戴发制品,而且部分消费者认为佩戴发制品是一种时尚。

可以说,人们经济条件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都将逐步释放亚洲发制品市场需求潜力。未来几年,亚洲发制品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大,成为继非洲之后发制品行业的又一潜力市场。亚洲发制品消费总额由2008年的10.78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5.2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亚洲市场消费规模将以12%的速度稳步增长,到2017年将达到26.79亿美元。

中国发制品出口全球占比不断攀升

伴随着全球发制品生产中心的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发制品生产基地和发制品出口大国,发制品出口总额持续稳步增长(见图3)。2008~2012年,中国发制品出口总额由12.42亿美元增加至27.55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1.38%。2012年中国发制品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总额比例为79.31%。预计到2017年,中国发制品出口总额将达到57.09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68.35亿美元)比例将达到83.53%。

近年来,伴随着发制品原材料价格不同程度的增长,中国发制品行业在出口总额稳步增长的同时,出口单价也在不断提升。2008年,中国发制品出口平均单价为33.37美元/千克,到2012年出口平均单价提高到50.66美元/千克,5年间出口平均单价涨幅达到17.3美元/千克,出口平均单价年均增长率为11%。

北美和非洲成重点出口市场

北美地区本土没有发制品生产企业,发制品主要依赖进口,中国发制品出口以北美为主。2011年中国至北美地区的发制品出口额为11.27亿美元。2012年上半年,中国至北美地区发制品出口额为6.56亿美元,但下半年北美市场需求有所回落,发制品出口额为5.68亿美元,2012年出口增速有所放缓。未来随着北美地区经济的逐渐恢复,发制品消费将继续稳步增长。

非洲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尼日利亚为中心的西非市场、以南非为中心的南部市场和以肯尼亚为中心的东非市场,这三大市场推动了非洲地区发制品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对发制品需求的急剧增长,以及中国对非洲发制品出口额的快速攀升。

2011年,中国对非洲发制品出口额达到5.66亿美元,占中国发制品出口总额的24.43%,非洲是中国第二大发制品出口地区。2012年,中国对非洲发制品出口额达到8.43亿美元,同比增长48.97%,占中国发制品出口总额的30.6%。非洲已经成为全球发制品最具市场增长空间的地区,未来随着非洲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加强,将进一步带动发制品的消费。

中国对亚洲及欧洲地区发制品出口额也在小幅增长,但整体看来,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呈现小幅下滑态势。

国内生产和出口基地

中国发制品行业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以及对全球发制品制造业转移过程的吸收和接纳程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区域性特征。

河南许昌由于具有悠久的发制品发展历史,该地区是最早接受和开始生产发制品的地区.目前,河南许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发制品生产基地。其他如青岛、天津、安徽、湖南等地也是我国发制品的主要生产地区,但这些地区在传统人发制品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合资等方式接纳了不少日本、韩国等地的中低档化纤发制品生产企业,因此中低档化纤发制品生产技术在这些地区相对比较成熟。

近年来,河南发制品出口总额一直位居国内出口地区前列。2012年,河南省发制品出口14.9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4.32%;山东省出口6.9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5.11%;湖南省出口0.9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54%;广东省出口0.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26%;安徽省出口0.7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87%;其他地区发制品出口1.2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38%。

当前发制品消费主要集中在北美、非洲、亚洲和欧洲。其中,欧美市场发展较早,市场相对成熟;非洲市场对发制品具有刚性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黑人对发制品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促进全球发制品行业增长的新驱动力。与此同时,亚洲发制品需求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其中,中国发制品消费规模正逐年增长,需求空间也在稳步增长。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国内发制品的需求增长十分可观,后期开发潜力不俗。

(本文摘编自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全球及中国发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猜你喜欢

消费市场北美总额
北美灰熊被杀案
IP经济崛起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劳动报酬总额统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向西!穿越北美
颜值时代的消费市场 精致男人成为新增长力
宏观经济形势与文化消费市场
NECOO立强珠宝时尚DIY系列引爆年轻群体消费市场
北美纪行
В 20162016 году объемы китайского экспортамогутсократиться
全国国有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