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域文化特色的 “一家式”文化服务建设

2013-04-29颜灵光

群文天地 2013年8期

颜灵光

摘要:外来民工已经成为温岭的重要群体,如何有效确保该群体文化权益,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是摆在温岭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将温岭区域特色文化认同创建活动有机融入整个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打造新老温岭人一家式文化服务活动,无疑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区域文化特色 ;文化服务建设 ;一家式

温岭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南连玉环,西邻乐清及乐清湾,北接台州市区,是中国股份制经济的发祥地,是一座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滨海城市。全市总面积836平方公里,人口136.68万。其中市外流入人口为42.54万人,占31.12%。而个别乡镇如横峰,本地户籍人口2.9万,外来人口15万。外来民工已经成为温岭的重要群体,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作为全国民工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农民工的生活是否幸福、工作是否安定、文化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直接关系到温岭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温岭的城市形象,关系到幸福温岭的建设。

温岭的文化工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扬山海文化,化春泥护花”一家式文化服务活动,将温岭区域特色文化认同创建活动有机融入整个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打造新老温岭人一家式文化服务活动,并形成一大特色。该项目通过诸如“关爱民工子弟,艺术辅导进校园”公益活动,“零距离体验温岭山海文化系列公益培训活动”,“免费获赠万张全家福活动”等,既充分发掘了具有温岭特色的山海文化,又增强了新温岭人对于温岭特色的山海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加强对新温岭人文化服务工作,为新温岭人了解温岭,与老温岭人平等地对话、交流开通更多的渠道,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培育新温岭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增强新温岭人的归属感、尊严感和幸福感。

一、依托群众文化辅导员和联络员制度,深化文化惠民内涵

市文化馆以群众文化辅导员和联络员制度为规范,为基层文化活动搭建起培训、辅导、交流平台,形成馆与站、站与基层文化俱乐部之间的三级文化网络,促进了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建立,活跃农村文艺舞台。特别是在新温岭人积聚地,文化馆通过业务干部蹲点制度,深度发掘区域文化特色,加大农民工题材的创作力度,在提高新温岭人文化素养和精神品位,丰富新温岭人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時,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的稳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横峰街道的“欢乐鞋乡大舞台”联谊展演活动以为外地民工设舞台为宗旨,已经连续开展四年。这既给广大外地民工朋友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新老温岭人开展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让所有的温岭人在温岭这块土地上不但“劳动着、生存着”,更是“生活着、享受着”。

二、持续开展“关爱民工子弟,艺术辅导进校园” 公益活动

随着温岭市经济持续迅速发展,外来农民工不断增加的同时,随父母迁入温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据数据统计,2011年14岁以下的外来农民工子女为43073人,占总流入人口数的10.13%。在温岭的一个个工业园区内,一个个民工子弟学校相继出现。而大多的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学校的艺术课程辅导几乎处于空白。秉承“生活在同一蓝天下,同享阳光雨露”的理念,市文化馆通过与教育主管部门协商,把艺术辅导延伸到这个特殊的区域——民工子弟学校。据学校需求,文化馆选派了馆内辅导经验丰富的书法、声乐、美术、舞蹈等专业骨干,每月一次进入各民工子弟学校进行免费定期的免费艺术培训。从2009年开始,此活动已经持续4年,不但获得了民工子弟学校师生的欢迎,学生家长的拥护,并在当地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活动多次被温岭电视台、温岭日报等媒体报道。

三、推陈出新“零距离体验温岭山海文化”系列公益培训活动

温岭“四山一水五分田”加上三面环海,山清水秀,兼得山海之利,让温岭孕育出极具特色的山海文化。为让温岭市民,特别是新温岭人更好地了解温岭的历史,体验温岭的乡土文化,温岭市文化馆或组织或参与了一系列零距离体验温岭山海文化公益培训活动。

在举办的传统手工技艺学习班上,著名民间剪纸艺术家林荣文则通过开设剪纸艺术免费教学班向新老温岭人传播温岭海洋剪纸艺术。在免费艺术培训活动中,文化馆以春夏秋冬为届,分四期分别开设排舞、摄影、声乐、书画等立足温岭文化特色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活动。为了不影响外地民工学员的正常上班,市文化馆的业务骨干主动将授课时间安排在晚上及双休日举行。各类公益培训活动覆盖面广,层次深,又极具区域文化特色深受新老温岭人的欢迎。

除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外,市文化馆利用创办的《温岭文化》、《海风》等期刊向所有温岭人约稿,充分发掘、发扬温岭山海文化,为新老温岭人搭建了另外的文化舞台,为新老温岭人奉献着别样的文化大餐。温岭的文化工作者们正努力弘扬温岭的山海文化,建设着温岭“一家式”文化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文化馆)